03.05 怎樣讀懂馬蒂斯和野獸派?

yy--wei


二十世紀,藝術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一系列的各種“主義”應運而生,紛繁交替。在各種藝術運動中,藝術家有一個共同特點:拒絕以寫實手法表現客觀世界,排斥遵循古典藝術傳統的學院藝術。

各種流派的藝術家們實驗新的技法和藝術形式。二十世紀藝術舞臺上出現的第一次藝術運動就是野獸派,其狂野的色彩運用、扁平的透視畫法和簡略的細節描繪在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亨利·馬蒂斯(1869-1954)是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之一。1869年,馬蒂斯出生於法國北部與比利時接壤的小鎮卡託·康佈雷齊(Le Cateau-Cambrésis)。1892年,馬蒂斯來到巴黎學習法律,兼修繪畫課程。法律專業學習結束後,馬蒂斯進入藝術學院,並加入古斯塔夫·莫羅的畫室。1898年,旅居法國海外省科西嘉期間,馬蒂斯創作了一些色彩豐富的小畫,預示他後來的野獸派風格的形成。

1904年,馬蒂斯在法國南部度假勝地聖特洛佩茲與點彩畫家保羅·西涅克一同繪畫,完成了代表作《奢華、寧靜與歡愉》,這幅畫參加了1905年巴黎獨立藝術家沙龍展,被認為是標緻野獸派開端和馬蒂斯創作黃金時代開端的畫作。關於這幅畫的詳細解讀,可以翻看我的微頭條,有一篇專門的介紹。

1905年,馬蒂斯與安德烈·德蘭在科利烏爾度過野獸派之夏,隨後其作品在巴黎秋季畫展引起轟動。

1906年至1910年,馬蒂斯完成了一些重要作品,堅定了構圖應該是和諧而色彩應該是明快的觀念。

馬蒂斯常常將肖像畫、靜物畫和風景畫等題材結合起來表現在同一幅畫作中,他所用的這種技法前所未有。他很多的內景畫中,這些元素常常同時出現,透過那些畫中打開的窗戶,便可以看到馬蒂斯為我們繪製的海景或風景。

1921年開始,法國政府開始購買馬蒂斯的作品,他也成為榮譽軍團騎士。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馬蒂斯患上嚴重的關節炎,無法拿起畫筆,但他仍然堅持製作大型剪紙畫。

馬蒂斯一生始終在尋求色彩和形式的平衡。他曾說:“我作品的整體佈局是表現主義的;無論是人物所佔據的區域,還是人物身邊的留白以及各種比例關係,每一個元素都不可或缺……”“一件藝術作品必須本身就具有完整的含義,甚至必須能夠讓觀眾在發現作品主題之前就能理解到這一點。”


畫家王衍成


如果你聽到“野獸派”(Fauvism,the wild beasts)想到的就是狂躁的線條和對比強烈的色彩,那麼,你錯了!要知道,“野獸派”一詞是一位保守記者路易·沃賽爾對前衛藝術的惡意攻擊,只是這些前衛藝術家敢於高調地延用其名。順便說一下,這位記者其實也挺有才氣的,後來他還創造了另一個影響了整個20世紀的名詞——“立體主義”。




“野獸派”的代表作是馬蒂斯的《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大面積平塗的色彩取代了深度空間,強烈的補色關係取代了光影與明暗,人物面部正中的一抹綠色深刻地劃分了一個時代。

但是,那不是完整的馬蒂斯,要知道,馬蒂斯將藝術比喻成“安樂椅”,他的藝術,無論是油畫、版畫、素描、剪紙,還是大型壁畫、彩色玻璃鑲嵌畫,都優雅且高貴,讓人重新認識到線條、色彩、二維平面、裝飾花紋獨立的品質與魅力,下面請屏住呼吸靜靜地聆聽圖片中線條與色彩的聲音。

如果你聽到“野獸派”想到的只是馬蒂斯,那麼,你就一錯再錯了。除馬蒂斯外,盧奧、德蘭、弗拉芒克等藝術大師也都在西方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龍展上亮相的“野獸派”是20世紀最早出現的現代主義藝術流派,其主創成員的風格也不盡相同,但卻都受益於一位象徵主義藝術家古斯塔夫·莫羅(1826-1898)。 如果說路易·沃賽爾發明了“野獸派”一詞,那麼莫羅則發現了“野獸派”這個群體。

莫羅本人沒能掙脫時代精神的束縛,屬於世紀末象徵主義思潮的一員,喜歡錶現充滿戲劇性情節的神話和宗教故事,他是那種在技術上深陷古典主義不能自拔,在精神上卻嚮往浪漫的唯美氣質型藝術家,反映在作品上劉有著那麼一絲憂鬱的神秘主義氣息。

莫羅在藝術史上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以其開放的姿態和對精神性的追求解放了色彩。他反對印象派追求自然主義的“逼真”再現,曾說:“我既不相信我摸到的東西,也不能相信我看到的東西,我只相信我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

正是這種對主觀精神的高度崇尚,使他對學生的挑選與眾不同,當馬蒂斯報考巴黎美術學院落榜後被招入莫羅工作室。盧奧、德蘭、弗拉芒等一起參加1905年“野獸派”展覽的藝術家也都是莫羅的學生。莫羅對繪畫色彩的主觀性論述,深深影響了他的學生們——美的色調不可能從照抄自然中得到,繪畫中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象和夢幻才能獲得。從這個層面上說,莫羅無疑是非常開明的教育家,正是在他的指引下,“野獸派”成員們保持了各自的天賦秉性,卻又在藝術表達層面上達成了共識,即用主觀的色彩,而不是傳統的光影、明暗來表現客體;用色彩表達感情,而不是抄襲自然。


最美還是藝術史



馬蒂斯是一個善於吸取各種藝術門類優點的人,他研究東方地毯和北非景色的配色法,發展成一種對現代設計有巨大影響的風格。“餐桌”是他1908年的畫作之一,從這幅作品中我們能夠看見馬蒂斯把眼前的景象改變為裝飾性的圖案。糊牆紙的設計花樣和擺著食物的檯布紋理之間相互作用,形成這幅畫的主要主題。連人物和穿過窗戶看到的風景也變成這個圖案的一部分。那位婦女和樹木的輪廓大都簡化、甚至歪曲其形狀去配合糊牆紙的花朵,也顯得完全協調一致。在這幅鮮豔色彩和簡單輪廓的畫中,我們有時還能夠看出兒童畫的某些裝飾性效果。

從而可以看出馬蒂斯視覺的獨特與奇怪,他有時在觀看某種物像時,視覺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對所觀察的對象,賦予一種色相的極致變化。有時,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思緒及意識的流動,也會讓自己的眼睛迷離起來,恍惚起來,從而看到或者感受到色彩的另一種存在。其實物態的色彩從沒有離開物態本身,色彩本就是一種存在。而馬蒂斯只不過是賦予這種存在以色彩的塗飾而已。而這種塗飾,在馬蒂斯身上尤其明顯而強烈。而野獸派的野獸二字,他也可以當之無愧。


用戶62081517873


先來說一下野獸派這樣一個奇特的畫派名稱是如何得名的。
1915年,
巴黎秋季沙龍揭幕時,一位評論家被一幅幅用純色塗抹的油畫驚得目瞪口呆,正好展廳中間,有一幅多那太羅的雕塑作品,於是他就驚呼“啊!多那太羅被野獸包圍了!”於是西方美術史上就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流派——野獸派。
馬蒂斯是野獸派的領軍人物,是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畫家。他的作品


,在繪畫,雕塑,剪紙等方面都有傑出貢獻。

繪畫風格一,用色極為大膽,熱衷於運用
鮮豔,濃重的色彩,以直率,粗獷的筆觸,創造出強烈的繪畫效果。但在畫面中又會找到色彩的平衡,所以畫面色彩濃豔,但卻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和諧。
比如這張為世界人民熟悉的《紅色的和諧》,畫面的色彩極其有限,且基本上都是純色,高度精練的色面結合,使該畫獲得強烈的色彩效果。儘管熱烈的紅色在畫面佔據絕對的優勢,但冷靜的藍色(鹿角形裝飾圖案)卻彷彿一個個休止符,使畫面色彩的情緒回落下來。

全畫給人以夢幻般清純,寧靜的感受。

這就是馬蒂斯畢生追求的平衡與寧靜藝術的最好體現。
繪畫風格二,認為藝術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照原樣摹寫,一種是藝術的表現
,他主張後者。上面這幅《馬蒂斯夫人像》就是這種藝術主張的體現。雖然此畫的色彩極其濃重和強烈,但整個畫面卻顯得十分沉靜。這裡的色彩完全是主觀感受的產物,而絕非客觀的如實模仿。

這裡我講一個小趣事,據說,曾經有一位貴婦指著《馬蒂斯夫人像》傲慢的對馬蒂斯指責“難道我們女人都長這副德行嗎?”馬蒂斯笑笑的回答“夫人,那只是一幅畫。”這一句精妙的回答就點出了大師的主觀創作的藝術主張。




藝術風格三,在色彩上追求一種單純,原始的、
稚氣,很多時候用平面圖色的手法,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裝飾感。

藉以此篇文章向大師致敬。


那年夏天荷花滿堂


馬蒂斯所代表的野獸派是20世紀初的一個藝術流派,要想讀懂,就一定要明白,為什麼是20世紀初,以及野獸派代表了怎樣的變革

在講野獸派的時候,我們先說一下比野獸派風高稍早的印象派,最有名的,同樣也是流傳度最廣的就是莫奈的作品,我們看一下這一幅《日出》

印象派的最大的功績就是把藝術從古典油畫的技法中解放了出來,怎麼算解放了?因為,在傳統的學院派看來,像“印象派”這種畫作是沒有完成的草稿作品,甚至連作品都算不上,但是印象派通過不斷的努力,莫奈,畢沙羅等等大師讓19世紀末的人們漸漸接受了這種區別於學院派精雕細琢的,用於表現一瞬間感覺的作品,為了更好的比較,我們也放一張當時學院派經典的作品,筆者最喜歡的大衛的《蘇格拉底之死》


那麼,進入到我們今天的問題,通過印象派的努力,既然線條和筆觸不需要那麼的精雕細琢了,更重要的是體察內心,少了更多的限制,多了更多的趣味和創作在裡面,不過,大家不要覺得說,對線條和筆觸要求不重要,是不是就是說,畫家在胡亂畫呢?當然不是,我反而覺得古典油畫有跡可循,有點照本宣科,反而是,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未來派等等這些大師們的作品,在混亂中尋找秩序會更難。我們來看幾幅馬蒂斯的作品。

首先是這一幅《紅色的和諧》:這幅畫裡沒有用到傳統意義的透視原理,所謂透視原理,就是近大遠小,近高遠低,但是要注意,這幅畫裡的空間是塌陷的,神馬意思呢?這幅畫沒有景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空間對稱,但是我們依然能感受畫幅空間感的吸力,到正中間的水果,以及餐具,微微向觀眾方面傾斜,但是上面的壁紙裝飾和綠色風景又是平面直敘的展現在面前,這種不同角度的安排會造成塌陷的空間感,彷彿在一個平面上出現了不同維度的空間。沒有精雕細琢的線條,強調畫面一瞬間的衝擊力,這一點在下面《戴帽子的女人》和《馬蒂斯夫人》的畫中表現的更為突出。


藝術世界觀


馬蒂斯野獸派的創始者,也是現代藝術重要的一位畫家。

馬蒂斯和畢加索都是現代藝術重要的奠基者,他們是區別於傳繪畫的,脫離了寫實這一主題,繪畫更多的體現在表現力上。

馬蒂奇我們首先要看他的線條,他對線條的運用有著很好的天分。還有構圖,使全部畫面充滿了裝飾味道。

再就是色彩的衝突運用,打破了傳統的技法,體現出了不同的畫面感。,馬蒂奇的藝術發展是向簡練進行的,到晚年作品更偏向平面裝飾。

所以欣賞馬蒂斯和野獸派,不能再以畫的像不像,功底紮實不紮實,來討論,更多的是從藝術的表現性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