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遵義老字號美食哪家強?

_Pushcart_


天哪。看到遵義美食四個字我是完全沒有抵抗力的。主要是遵義美食真的太好吃了。大學四年,畢業一年,五年的遵義時光,如今回到北方,每每談到遵義美食,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流口水。

那麼就先來說說豆花面。

遵義師院門口,也就是上海路,有一家張家豆花面,做的可謂爐火純青。不信瞧瞧。



豆花面

豆花面是貴州省遵義市的一種特色麵食,也是我上大學時,在遵義吃的第一頓飯。記得九月初下火車,我和哥哥走到學校門口時,一眼就看到了張家豆花面。

作為北方的我們,決定進去嚐嚐南方的麵食。 我們要的是幹拌豆花面,老闆端上來時,只見如韭菜葉子寬的麵條,薄的透亮。麵條上蓋著一塊雪白的豆花,似水豆腐,但比水豆腐嫩多了。你甚至覺的用筷子都太生硬了些,實在是豆花太過過溫柔。 麵條上蓋的除了豆花,還有魚腥草,肉丁,切得方方正正,和油辣椒,油炸豆腐丁一起。

其中,魚腥草是標配,就和豆花一樣,是不可少的。魚腥草是一種類似香菜的野菜,吃在嘴裡你會覺的不僅僅吃的是菜,更是一種香味。

豆花面當地人的吃法都是吃湯的,也就是把吃麵的汁子和麵條分開。也叫蘸水面。



蘸水是相當豐富的,有肉丁,油辣椒,油炸的黃豆,豆腐乾,花生米,魚腥草,蔥花等一起混合在小碗中,再用醬油,花椒麵,味精,精鹽調配而成。 麵條煮好後,會盛在有豆漿的碗中,在蓋上豆花,用筷子將麵條和豆花挑進拌蘸水碟內,趁熱邊蘸邊吃。

對了,貴州那邊很少吃醋的,他們餐桌上一般放的作料瓶都是醬油,若要加醋,可以直接跟老闆說。 給蘸水倒點醋,酸酸的,辣辣的,油而不膩,魚腥草的香味沁口而入,頓時有種心曠神怡之感。 尤其夾著一小塊嫩白的豆花,蘸一下汁子,放入口中,隨口即化,最是一番享受。

烏江辣雞米皮



米皮對於貴州人而言,就如涼皮對於陝西人一般。

遵義的米皮店很多,最鍾愛的當屬烏江辣雞米皮。我們學校大門右側,有一家店,是連鎖店。

米皮,類似於涼皮,只不過是用大米做的。比涼皮白,也軟一些。

米皮的吃法基本是幹拌,貴州人也叫乾餾米皮。烏江辣雞米皮主要是用雞肉配料。雞肉是剔骨後做的,切成小丁,用蔥薑蒜,醬油,料酒,花椒等在鍋裡炒,直到雞肉完全熟透,所有作料味都入進去,就可以了。

一碗米皮,上面蓋著一大勺雞肉丁,油炸花生,蔥花,泡菜,油辣椒攪拌後即可食用。

第一次吃辣雞米皮,至今難以忘懷。一小塊雞肉丁嚼在嘴裡,竟可以冒出鮮鮮的肉汁,感覺整個雞肉丁是鮮嫩而豐滿的。

貴州的辣椒是出名的香,除過辣,自帶一股香味。特別是當地人又特別會炒油辣椒,放什麼花椒麵,黑芝麻,肉末,黃豆,花生米等,炒出來很有嚼頭。

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可別忘了老乾媽可是走出國門的辣椒,恰恰是貴州的招牌。

遵義烙鍋

烙鍋是另一大特色小吃。



烙鍋始於清代,至今有300多年曆史。傳說,平西王吳三桂調兵鎮壓水西彝族,當地居民為逃避戰爭,逃進深山,取來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葷素野菜等食物充飢。不料這竟成了一道美味沿襲下來。

只是瓦片換成了平底鐵烙鍋,可烙的食物有山珍、海味、野菜。

每當夜晚降臨,學校門口的巷子裡,一家又一家的烙鍋,生意火爆。

烙鍋也屬於平底鍋,放在又蜂窩煤的爐子上。一般在你點菜的時間,老闆會給你放半搪瓷缸菜籽油,鍋上放一個鏟子。



鍋稍熱時,將菜籽油倒進烙鍋,然後把點的菜夾進鍋裡,上下翻動,熟了以後,用鏟子撥到烙鍋的四周,然後再夾菜繼續烤。 通常,菜蔬後吃時,都會配一隔小碟子,碟子裡是辣椒麵。主要將花生、芝麻炒熟後,與辣椒麵、花椒一齊搗成粉末狀,加入適量鹽和味精。其中,花生等佐料與辣椒的比例大約為2比3。 夾菜放入小蝶中蘸一下辣椒麵,放在嘴裡,香辣可口。

一般是不加醋的,若放點醋,也別有一番風味。 大家可以圍著鍋坐一圈,邊吃烙熟的菜,邊喝酒聊天。

遵義烤魚



烤魚,我是在雲南的麗江,吃了納西族人的烤魚,在北京,也吃了兩三家烤魚,西安,吃了好多家,但這些地方的烤魚吃過也就忘了。

唯獨遵義的烤魚,是刻在心裡不會忘的。 遵義的烤魚,是在路邊搭個架子,用炭火烤。 自己選一條魚,老闆洗乾淨後,放上醬油等作料,用一個如鐵扇的大夾子夾在火上烤,同時另一人會將土豆,粉帶,魔芋,木耳,藕片,花菜,豆腐,芹菜,辣椒等炒好。

等魚烤好後,放在一個大鐵盤裡,然後把炒的菜連同汁子一起倒入大鐵盤,最後在撒上油炸花生米和魚腥草。

此時,呈現在眼前的不僅僅是烤魚。因為它比烤魚更豐富,比干鍋更有味,比火鍋更純粹。

每次我們吃完烤魚後,我都會將魚骨頭給老闆,夾在鐵夾子裡,幫我烤熟。有時,也會自己烤魚骨頭。

魚骨頭也是一小節一小節,吃時最好咬在節骨上,慢慢嚼,越嚼越香,一股焦焦的味道,還有一絲絲油油的味道。

不但美味,而且補鈣。

所以,我總喜歡吃遵義的烤魚,我總覺得吃一頓烤魚我賺大了。

遵義的小吃還有很多,比如劉二媽米皮,蝦子羊肉粉,花溪牛肉粉,絲娃娃,酸菜魚等,都是特別好吃的。

若有機會,一定去看看那邊的美景,吃吃那邊的美食。

那時,你會發現生活比你想象中的更美好,更加讓人迷戀。


叢林中的小苜蓿


老字號的美食很多,每一種列舉一家。

羊肉粉:朝陽巷羊肉粉。

豆花面:老火車站大連路口的豆花面豆花飯。

牛肉粉:香港路李鴻牛肉粉。

砂鍋粉:代二砂鍋粉。

辣雞米皮:香港路烏江大廈辣雞米皮。

炒洋芋:白沙井疤子洋芋。

雞蛋糕:老謝氏。

烤雞:洪橋烤雞。

烤肉串:胡家巷賴味烤肉。

抄手:羅豔抄手。

糯米飯:胡家巷糯米飯。

重慶火鍋:獅子橋洞天火鍋。

肥腸魚:廣州路口劉遠勝肥腸魚。

烙鍋:建材路口烙鍋。

粥鋪:尚品粥府。

鍋魁:中華路下楊家巷鍋魁。

肉餅:寧波路質監局路口肉餅。

家常館:高橋啞巴餐館。

冰粉:萬里路冰粉。

湯圓:萬里路啞巴湯圓。

魚館:董公寺楊三魚館。

豆花牛肉:南京路小雨天豆花牛肉。

狗肉館:大興路田家狗肉。

羊肉火鍋:董公寺戴老三羊肉。

米皮:劉二媽米皮。

怪滷:撈沙巷鍾記怪滷。

滷菜:辣得笑。

鍋貼:南京路興興鍋貼。

烤魚:歪哥烤魚。

絲娃娃:小肥頭。

蹄花火鍋:銀杉橋何記蹄花。

麵館:公園路老泰來。

還有很多隻列舉部分。


善睿戶外川哥


其實我們遵義的老字號美食是非常傳統,非常美味的。

下面我就來推薦一些傳統美食供友友們去分享。

牛肉粉;香港路李鴻家的味道正宗,原湯原味很不錯。

豆花面;公園路口的老泰來,遵義會議會址景區對面的兩家都好吃。另外,公園路口的那家的鴨溪涼粉是很多遵義好吃嘴的心尖愛。

羊肉粉;公園路口走進去大概十米左右就有一個小巷子,直接走進去就會看見一家。非常有名氣。而且口味正宗的羊肉粉館,戴家羊肉粉館,另外還有417醫院門口那家羊肉粉也還馬馬虎虎。

紅花崗那家一天到黑都在排隊的那家賣粑粑的值得你去嚐嚐。

紅軍街第二家賣得那個酸辣粉吃起也過癮,那條街上還有賣茶葉的和遵義雞蛋糕的,來遵義玩的朋友也可以買點帶回去做伴手禮。

子尹路的金志抄手,吃了你一定會記住她那個讓你一直念念不忘的味道。隔壁的汪五三香包子就衝著他的名氣你也可以去排排隊買來嘗一下。

步行街的小胖頭絲娃娃喜歡吃素的你可以去嘗試一下。說到步行街。怎能忘記大名頂頂的劉二媽米皮呢!老闆加肉丁,加紅油辣椒,完了,流口水了。

鳳凰路中醫院挨著的息峰陽郎雞和酸湯魚的味道在遵義這個城市已經廣為流傳。

電廠那家出了名的串串,那個味道喲,吃飯時間一到門口停滿了車,看到沒有,你沒有看錯,就是他家。

然後就是撈沙巷你必須去打卡的地方


風帶走了砂礫


讓你一次爽個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4050008d1cda4518e14\

歲月150403518


遵義美食那家強,遵義深溪找苟家


緣我機車夢


老字號,廣西柳州螺螄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