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鈍感力》是個美麗的誤會。當時買《鈍感力》的時候,是希望從書中找到一些,

將“敏感”轉化為“鈍感”的方法。但顯然渡邊淳一沒有打算提供這個服務,他用通篇17章,講述了鈍感力的好處。

不過好在文風輕鬆,讀來如同與長者對坐,娓娓而談,讀完輕鬆、愜意,也有滿滿的收穫感。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01 無處不在的鈍感力

鈍感力這個詞,據說是渡邊淳一的原創,大致可以解釋為“遲鈍的能力”。我們通常覺得,一個人敏銳、靈敏是一件好事,但是作者卻讓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讓我們看到“遲鈍“、”鈍感”也是一種可喜的能力。

那什麼是“鈍感力”呢?渡邊純一用一個例子就解釋清楚了:小K和小N都被公司領導批評,第二天,小K跟沒事人似的,照常上班,而小N卻一直襬脫不掉這件事情的陰影,以致於影響了之後的工作。對比起來,“鈍感”的小K就比敏感的小N,更有優勢,而小A的這種對領導批評反應“遲鈍”能力,就被作者稱為鈍感力。

所以,這裡的“鈍感力”,不是指笨笨的、木木的遲鈍,而是指“遲鈍的力量”,也就是“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的一種能力。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在工作中,鈍感力挫折商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渡邊淳一所說的鈍感力,放在工作中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挫折商(AQ)。

他用兩個例子來說明在工作中,鈍感力是一種“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O先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者,同時也是一位自尊心極強的人。一般的作者遇到退稿的情況,可能裝模作樣抱怨一下就繼續創作了。可是O先生卻因此遭遇了極大的打擊,以致於提不起創作的興致。後來編輯找他催稿的時候,他也總是無精打采,懶得應對。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後來有才華的O先生反而從文壇消失了。

相比之下,S醫生應該算作“厚臉皮”的典型了,他跟隨一位愛訓斥人的主任教授作為第一助手,平時聽得最多的就是各種批評打擊,但是他把這些話都當做耳旁風,該學的學,該做的做,後來成了同輩裡進步最快的一位,最後做到一家大醫院的院長,而且健康長壽。

渡邊淳一通過這兩個例子說明,鈍感力,不是指反應遲鈍,而是一種耐挫力。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很快調整好心態,做好自我激勵,繼續前進,這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②對於身體健康,鈍感力≈適應環境的強韌生命力

在作者看來,鈍感力,不僅是一種精神上的抗挫折能力,甚至也是一種保持身體健康的動力。

渡邊淳一曾是醫學博士,有過從醫背景。所以,他也從生物學上論證了鈍感力的重要性。有的人容易過敏,有的人天生很皮實。有的人容易失眠,但有的人就天生睡眠好,倒頭能睡。同吃一桌菜,別人拉肚子,但有的人就能安然無恙,渡邊淳一認為,後者就是生物意義上鈍感力比較強的人。

作者甚至用一章的篇幅來論述,擁有鈍感力人,情緒更為平穩,因此在交感神經的影響下,血液的流動會更加流暢,也更容易獲得健康。這個觀點沒有更詳實的科學論證,這裡就不妄加評論。

整體而言,在健康方面,渡邊淳一所指的鈍感力更像一種,隨遇而安的能力,一種適應環境,隨時保持活力的旺盛的生命力。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③在情感生活,鈍感力包容能力

一對日本夫妻,因為一支牙膏吵到不可開交。這是怎麼回事呢?丈夫有點強迫症,喜歡從後面依次擠牙膏,還要將牙膏尾整齊地卷好。妻子卻是不拘小節,拿到手就擠。為此丈夫每天都要修整妻子擠完的牙膏管,不用說,最終他們為此大吵一架,卻誰也改變不了誰。

這個例子很有趣!

事實上,很多夫妻即使不遇到擠牙膏的問題,也會遇到疊衣服的問題、放鞋子的問題等等,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問題。渡邊淳一認為,夫妻生活、情感生活中,就需要鈍感力——說白了就是包容能力,對看不慣的事物,理解並接納能力!

敏感的人會把對方的所作所為都放在心上,日積月累,煩躁和不耐漸漸升級,直到矛盾爆發。鈍感的人則是要麼過眼就忘,要麼吵過就忘,反而更利於維持彼此關係的平和。我們有句老話說“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

。生活裡確實大家更愛和寬厚開朗的人打交道,這樣的人皮實,不容易生氣。這種人也就是渡邊淳一所說的“鈍感力”更強的人。

這裡的鈍感力,更像是一種柔韌力,一種人際關係中的包容能力。擁有這種“鈍感力”的人,也更能適應團體生活,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鈍感力的核心要素:接納能力、專注力、適應能力

在渡邊淳一看來,鈍感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要素。其實當我們把這個原創名詞拆解開來,就可以看到,“鈍感力”提倡的並不是“遲鈍力”,不是不作為和逆來順受,而是提倡在不要過度反應的情況下,在保持從容鎮定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步調,解決問題的能力。

①鈍感力的釋義一:接納能力

回到開頭的那個例子,小K和小N都被領導批評,為什麼兩個人反應如此不同?其實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同樣是工作失誤,受到領導的批評。有人就是接納現實:好吧,今天太倒黴了,我做的不好,被罵了。然後可以總結一下此次工作中的紕漏,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完善。

也有人始終在這件事的陰影中始終走不出來,他始終不能接受“工作失誤,被領導批評”這件事。也許他會覺得領導是小題大做,覺得自己委屈,甚至越想越覺得,領導是不是不喜歡自己,故意針對自己?自己一直兢兢業業,卻在這件小事上捱罵,難道真的是自己能力有問題,以後會被人看不起等等。因此,在情緒裡打轉,難以自拔。

接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兩人真正的區別在於,一個接納已經發生的事實,繼續做好下面的工作,一個是鑽進牛角尖,在這個事實裡打轉,跟自己內耗。所以,鈍感力其實在這裡提倡的是一種接納現實的能力。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為什麼從小一起長大,她過成了貴婦,我卻還在為買房子發愁?

為什麼一起進公司,他已經成了經理,我卻還是基層員工?

這些為什麼,都是常見的疑問。

其實看完《鈍感力》,你就彷彿聽見渡邊淳一在嘆氣:不要去追問已經存在的事情為什麼發生,而是調整心態,接納事實,接納自我,並努力調整好不足,繼續出發。

②鈍感力釋義二:專注力

鈍感力,還可以理解為一種專注能力。“維護內心的小宇宙,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擾。” 一旦下了決心,就能夠無視周圍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語,毅然決然地進行。即使聽到別人的諷刺,也是一副“與我無關”的架勢,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這種鈍感力,正是人們向嶄新的領域挑戰時能夠獲得成功的原動力。

我們是否因為別人的評價,而不放棄一款自己覺得很好看的衣服?

會不會因為別人眼光,而不去爭取一個想去爭取的職位呢?

《鈍感力》告訴我們,別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專注做好你自己,對周圍的評價“鈍”一點。一個堅持自我的,往往比一個左右搖擺的人,更能獲得成功。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同事們都社交的時候,他總是默默地感覺不是很合群,也不大喜歡湊熱鬧。可是在屬於自己的大把時間裡,他把自己的專業技能磨鍊得很好,合作的時候,不給他人添麻煩,他的人緣不是靠喝酒喝出來的,都是靠平時合作累積起來的。漸漸大家也就習慣了他這種性格,反而覺得他是一個踏實、穩妥的人。也許這就是鈍感力,與其逢迎世界,不如耕耘內心,心中有花,世界自然也不會荒蕪了。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③鈍感力釋義三:適應能力

提倡鈍感力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現在我們崇尚個性定製,什麼都以個體的舒適為佳。而《鈍感力》提倡的反而是一種普遍的適應能力

渡邊淳一在學醫的時候,因為夜間需要觀察小白鼠需要兩個小時醒一次,因此他鍛煉出一種快速入睡、快速清醒的本領。所以他認為,人在環境面前,應當更多提高自身的“鈍感力”,不是枕頭就人,而是人應該去訓練更好的睡眠習慣。容易拉肚子,可能除了吃的東西不乾淨,可能還由於平時的生存環境過於乾淨,降低了身體的免疫力。人應該更“鈍”一點,去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不是單純去改變環境,達成人的舒適感。

對於社會環境,也是一樣。一個公司職員,因為身邊一位女士的香水味而心生芥蒂,要求更換座位。渡邊淳一感嘆“人們的好惡以及忍受範圍各不相同,可謂千差萬別。而公司正是這種好惡之情彼此湧動,互相碰撞的場所。” “鈍感力”更強的人,才能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迅速適應,並如魚得水地工作生活,獲得更好地發展。

所以,我們深挖一下,為什麼渡邊淳一如此欣賞讚嘆“鈍感力”,試想有這樣一個人,他對於周邊環境有很好的適應能力,能夠接納現狀,快速反應,並且非常專注,能很好地完成目標,這樣的人,是不是看起來就非常踏實可靠,而且也更容易成功呢?

鈍感力的內核:和諧圓融的思想

其實,當我們更深一層解剖鈍感力的含義的時候,會發現,為什麼我們讀《鈍感力》是如此地平和、從容,好像飲茶清談一樣舒緩。其實,《鈍感力》提倡的就是一種修養自我,以達成人與人、人與環境和諧的思想。

《鈍感力》:顛覆認知,鈍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面對芸芸眾生的毛病,有些人耿耿於懷,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視若無睹。在這方面人們的感受各不相同。但有一點非常明確,就是隻有對各種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計,才能開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它提倡的是一種人和人、人和環境之間平和共處的態度。

不是非要區分對錯,公平與否,不是非要一較長短,而是可以以一種鈍化的、甚至的曖昧的態度來處理問題。

《鈍感力》富有東方式的智慧,它不強調突出相反,是要鈍一點,圓一點,收斂一點。人不是要戰勝環境而是要適應環境。在一段關係中,不強調主客體,而是著眼於彼此之間的包容和退讓,讓關係得到緩和和改善。

在書的扉頁上寫著:

職場上的鈍感力,可以使人在芸芸眾生中出人頭地,笑到最後。

似乎鈍感力是一種決勝之力!可是我卻覺得,鈍感力不是戰鬥之力,而是一種託底之力。擁有鈍感力的人,也許不是特別激進、富於激情,但一定是圓融貫通,充滿柔韌之力。“鈍感力”不是強勁的進攻武器,但絕對有水滴石穿的力量。

“鈍”如何比“敏”更有力量?也許看完這本書,大家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