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

在一个群里,一个姐妹说出自己的困惑,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

她说:自己来自一个小城镇,在学校里做业务性的工作,三十多岁,已婚未孕。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工作繁忙,但薪水微薄。

在这种压力和困境中,自己也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一是转为代课老师增加收入;二是在外兼职代课赚钱;三是做高考志愿指导;四是做早教;五是做公众号。

应该还有六七八九十,用她的话说,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什么都想过了,想得头都疼了。

可以看出,她既想缓解经济压力,又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可是,面临即将要宝宝的现实,又担心这些努力会伤害到宝宝。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

看到她发出这长长的文字,我好像看到一个晕头转向的人,站在十字路口来回打转。而这一切的关键是,她想得太多,而做起来又缩手缩脚。

这时,群里的另一位姐妹马上打出一行字:我的建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现实。

干脆利落。正是我要表达的意思,忍不住为这句话点赞。

很多人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却又不敢放弃,在困顿中设想着各种未来的可能,却又为如何选择未来的方向而增加了烦恼。就这样,现实中的烦恼,加上想象中的迷茫,让自己更加焦虑慌乱。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

就像这位求助的姐妹,受困于经济压力,不满意现实的处境,头脑中还为将来做什么而苦恼,这些还不算,还为还未孕育的宝宝做不必要的担心。可是,她这么多烦恼和恐惧,都是无形无影的东西,对于自己想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去行动,连试试都没有。

就算想一千件美事,都不如去做一件最简单的小事。只有行动才能实现梦想;只有行动才能检验想象是否成熟;也只有在行动中摸索前进,小步试错,不断修正,才慢慢抵达自己的理想。

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就是“用思想的勤奋来掩盖行动的懒惰”。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

在我一直坚持写作的过程中,有好多我的读者也跟我沟通他们的烦恼,有一个小姑娘,大学还没毕业,为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即将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烦恼不已。她问我该怎么办?

我问她,有什么想做的吗?

她说,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做兼职,比如找实习单位,比如锻炼身体、减肥……可是好像又什么都不想做,每天按部就班地坐在教室里发呆,或者躺在宿舍床上昏睡。找不到出口,找不到行动方向。

我说,那你就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比如,早起10分钟去锻炼。

我告诉她,暂时把那些大的想法都放下,先通过培养一个微习惯来逐步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微习惯的培养就是通过不太费力气就能完成的事情做起,长期坚持,慢慢调整自信心和目标感。

她答应了。第二天就告诉我她真的早起了,言语间很高兴。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

可是第三天到中午时在网上给我留言说自己又没有起来。

我说那你就再找一件自己乐意而且能坚持下来的小事情做,比如早前10分钟不行,那就早期5分钟。要的是行动,再微小都可以,然后就是坚持。

然而,她依然没有坚持下来。

有些道理,很多人都懂,而且说起来还头头是道。但是只有行动,才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关键。想得再好,不去做,然并卵。纠结再多,不通过行动去破解迷乱,也只能是作茧自缚。

一个人没有突破现有生活的动力,不单是因为迷茫无出口,还是对现实的一种依赖和依恋。即使那么多想法和规划,但身体依然处于一个舒适区,那些所谓的烦恼和焦灼,不过是饱暖思淫欲的胡思乱想。人没把自己逼到一个境地,永远不会有绝地反击的坚决。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

对于一个被烦恼困住的人,不必给他讲解什么规划和方案,只要告诉他“想少一点,多做一点,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事实”,足矣!成了,她幸;败了,她命。我们能救人的性命,对于幸运,还是要靠他自己用行动去争取。

往往越简单的道理,践行起来越需要付出百倍的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