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岳陽是湖南的“北大門”,古稱巴陵,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先後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嶽州扇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嶽州扇品種繁多,工藝精湛,美觀耐用。目前品種多達200多個,主要分為紙扇、羽毛扇、絹扇、骨扇、宮扇、帽扇、輕便扇、套扇、戲劇舞蹈扇和香木扇等十幾大類。

嶽州羽毛扇是以洞庭湖一帶的天鵝、野雁、鷹、鸛鶴等名貴鳥類的羽毛製成的。羽毛經過清理、梳洗和分類,然後按其形狀、毛色和質地,用銀絲巧織成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羽毛扇。扇骨上雕有精緻的圖案,扇面鋪滿紅綠絨毛,再噴上香料。摺疊如一束鮮花,打開給人以“無風起舞,無花飄香”的感覺。還有以馬鷹毛製作的掌扇,羽軸堅而柔,羽絲細而韌,玉質的扇柄,再繫上玲瓏的玉墜,顯得莊重雅緻,古香古色,生風柔和,涼不傷體,尤為老年、產婦和兒童們消暑所歡迎。

平江桂花蜜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平江蜂蜜為湖南著名特產,有蜜中之王稱號。其外觀呈乳白色,氣味清香,濃度比其他蜂蜜大,甜度也很高。平江蜂蜜揚名中外,質量好,與當地特產的山桂花有著密切關係,冬天百花凋零,而山桂花卻傲然怒放,花期較長,故又稱山桂花蜂蜜。

岳陽洞庭春茶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洞庭春茶以形、色、香、味四絕聞名,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其外形聚結微曲,白毫滿披隱綠,香氣高鮮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清澈明淨,葉衣嫩綠明亮,深受消費者喜愛。洞庭春茶產於全國名茶基地建設先進單位岳陽縣黃沙街,飲用始於隋、盛於唐,至五代被列為貢茶,至今有1400年曆史。

華容豆筋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華容豆筋是華容縣名土特產,色澤黃白,油光透亮,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其精選優質黃豆,經磨成豆漿,加熱,待豆漿表面起膜後,用一根竹棍捲起來,類似腐竹的做法。食用前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火鍋等。

樟樹港辣椒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樟樹港辣椒是傳統地方特色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具有香、脆、甜等特徵,果實辣味非常適合大眾口味,前期微辣香甜,中期中辣香脆,後期辣而有香,味純不澀,椒香濃烈且明顯高於其他品種,清炒時皮肉不分離,清脆而柔軟,味道十分鮮美。好的辣椒有水果的香醇,樟樹港辣椒便有種“嫩剝青菱角”的清新自然。

北港毛尖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北港毛尖是條形黃茶的一種,其外形芽壯葉肥,毫尖顯露,呈金黃色,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橙黃,滋味醇厚,葉底肥嫩黃似朵。沖泡後,香氣清高,滋味醇厚,湯色金黃,葉底黃明,肥嫩似朵。產於湖南省岳陽市北港和岳陽縣康王鄉一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稱“邕湖茶”,唐代斐濟《茶述》中列出了十種,邕湖就是其中之一。

洞庭湘蓮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湘蓮,是地處岳陽洞庭湖區的特產,是一種富有營養、清香味美的上等食品。

湘蓮的品種很多,大致可分食用和觀賞兩種,食用蓮中,採果用的叫子蓮,采地下莖用的叫藕蓮。子蓮按形態特徵又分白蓮、冬瓜蓮、紅蓮三種。

白蓮又名寸三蓮。其特點是:藕小而短,色白;荷花有純白、尖紅身白、淡紅色幾種;蓮藕大,結子密,產量高。蓮子呈圓球形,蓮肉潔白細膩,肥壯結實,質優味美,為蓮子中的上品。

冬瓜蓮,因蓮子開似冬瓜而得名。其藕肥而長,筒粗質脆,花色多樣,蓮大子稀。蓮子品質次於白蓮。

紅蓮,藕大而長,花紅似火,果實細長,皮暗紅色,故名紅蓮。蓮子味澀,多作藥用。蓮肉品質比白蓮遜色。但它抗病耐瘠,適應性強。

湘蓮營養豐富,味道甘美。其蛋白質的含量比雞蛋的含量還高。另外,還含豐富的鈣、鐵、磷、維生素B1、B2和胡蘿蔔素。“冰糖白蓮”香甜爽口;“蓮果八寶飯”,席上珍饈。湘蓮還是很好的中藥材,根葉花實都可入藥。蓮子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精、清心潤肺的功效。蓮藕具有滋陰、生肌、清熱、生津、散淤血的效用。蓮鬚可補腎固精、安神養心。蓮花與荷葉是良好的清涼飲料,可以清署解渴,治胸悶腹瀉。蓮梗寬胸利氣、發奶通乳。荷蒂能和胃、安胎、止血、止瀉。

君山銀針茶

全國特產博覽——岳陽市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故鄉,世界各地種茶、飲茶習俗均是從中國傳入的。明朝許次紓在《茶疏》中寫道:“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暖山,故獨宜茶。”神奇的世界上唯一會跳舞的茶葉――君山銀針就生長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肥沃、富於神話色彩的君山島上。

  君山茶“盛稱於唐,始貢於五代。”自乾隆46年開始,歲貢18斤。

  君山銀針的採摘季節性很強,採摘十分細緻。《巴陵縣誌》有“穀雨前後知縣遣人臨山僧採製一旗一槍……雨前雨後採茶忙,嫩綠新抽一寸香”的記載。1956年君山茶場進一步嚴格了採摘標準,謂之曰“十採十不採”。銀針便是清明前後7-10天採摘單一壯實苞滿的芽尖精製而成。為防擦壞茶芽和影響芽上茸毛,盛茶葉的籃內還要用乾淨的白布墊襯。

  君山銀針的炒制不同於一般的名茶,它在外形上不作任何修飾,務必保持芽體的原狀。只是在色、香、味三個方面下功夫。銀針的炒制勞動強度不大,但技術要求高。茶芽要經過十道工序才製成成品茶,歷時72小時,即三天三夜。加工完畢後,還要按芽頭肥瘦、曲直、色澤明暗進行分級。以壯、直、亮為上,瘦、曲、暗者次。揀茶分級的工具和方法也很講究,盛茶盤須墊襯光滑的紙張,以免有損茶芽和金毫,手勢亦十分輕巧。揀剔分級後用皮紙包成小包,置於墊有生石灰的楓木箱中貯藏,茶葉品質久藏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