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讀音一是xiá,二是xié,你選第一還是第二?

懷抱太平洋


前兩天,我們校長給我們上課的時候特地講了這個問題。現在來回答一下。我校長是中小學教材編委會成員之一——周建忠先生。

首先來說結論,按照現代規範來說,這個字應該讀xiá。

現代之所以改成xiá,是因為國家為了字音的規範,特地做了修整。

《中國語言文字法》規定,所有的字音都用普通話來讀,用於表演時,可根據情況調整。

所以,依據國家規範,這個字應該讀成xiá。

更改之後,許多人擔心古音不在,會不會削弱中國傳統文化?首先,字音不完全代表中國傳統的文化。

現代與古代距離遙遠,許多字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想按照古音來讀的話,那不應該只改變韻腳字,應該所有的字都讀古音,但這個太難了。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語音系統,從另一個角度看,新標準更尊重現代的語音環境,大大減少了爭議。

其次,我認為,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愛護和珍惜不一定通過固守古音方式表現出來,也可以換個表達方式。像我們這樣依舊堅持一份對古詩詞的熱愛,就是最好的守護。


琳同學的寫作專欄


試答如問如下:

“斜”讀xiá,我第一次知道這個讀音,不是在“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句裡,而是在讀一年級的時候。

我一年級老師,是一位年輕的民辦教師,蒙古族人,講課的時候帶有濃重的,很好聽的蒙語口音。她課教得很好,是我的啟蒙老師。

我的小學1~4年級是兩個年級,在一個教室同時上課(複式班教學),原因是學生少。學生少,學校也就小。教室和老師辦公室離得很近。老師之間討論問題,在門外是能夠聽到老師之間說話的。

有一次,一位學富五車,粉筆字、毛筆字寫得非常地道,打一手好算盤的老師,與她討論“代”字中的斜勾,是應該讀“xiá”。

我經歷的不同的老師,把“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有讀“xiá”的,讀這個音的。多數是年長者,他們認為,讀這個音是合理的。漢字的寫法在連續不斷的簡化中,讀音也在變化的。權威的《新華字典》裡只有“xié”是值得商榷的。

小編認為:讀xiá合理,讀xié合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的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我肯定會讀成“xiá”。

上小學的時候,是語文老師告訴我們這個字就是應該讀成“xiá”,特別強調絕對不能念成“xié”,還講了當時沒有聽明白的好多理由,但死死的記住了“xiá”的這個讀音。後來大學期間學漢語時,教授又講這個問題,和小學老師講的完全相同。

讀“xiá”,第一是為了押韻,第二則是字義上的問題,“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的詩中的含義是彎彎曲曲,沒有“xié”的意思。

近年來一直對這個字的讀音分歧甚多,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主張改“xiá”為“xié”,在《詩經韻讀》中說:“我們並不要大家用古音來讀《詩經》,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其所以不可能,因為如果按古音來讀,那就應該全書的字都按古音,不能只把韻腳讀成古音,其他多數的字仍讀今音。如果全書的字都讀古音,那就太難了。其所以不必要,是因為我們讀《詩經》主要是瞭解它的詩意,不是學習它的用韻,所以仍舊可以用今音去讀,不過要心知其意,不要誤以為無韻就好了。”他的觀點遭到很多人的反對。


詩詞與文學


第二。


春花有意1052061899


有得選嗎?我小時候讀xie,老師說錯,要讀xia,而且這個字只在這裡讀xia。我記住了,這就是學問,這就是古早的讀音。現在我兒子讀小學了,說教育部課本上規定讀xie,我以前教的xia是錯的。。。

都是些什麼專家規定的呢?能站出來嗎?把名字留下,記錄在案,讓歷史銘記,是你!就是你!改的讀音。


遙遠的TA4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上初中時,有個農村來的物理老師,其中講到力學定理的“斜面”,老師對斜字的發音就是“xia”,還說他們村裡人都是這麼念。所以,我一直以為

石徑斜的斜就應該念xia。

令人不解的是,古代語言的許多字,都被現代人給改了,甚至在字典上都找不到原音了。比如大伯的“伯”(bai),非要改成bo;茅廁的廁(si),非要念成茅ce,曝(pu)光,也變成“bao”光了,呆(ai)板也變成dai板了,就連人盡皆知的阿房(e pang)宮,也成“afang”宮了。美其名曰,方便外國人學中文,有利中文走向世界。這些都是專家教授的傑作。


李建新9529


當然是讀作xia了。

斜在古代就讀作xia(俠)。本人是山西運城人,運城方言與陝西話極為相似,保留了大量古語古音!

這個斜字,在運城方言裡,就讀作xia,與大俠的俠是一個讀音。我們小時候,看到某個東西是歪歪斜斜的,就說它是“xiaxiai”(俠俠)。



所以上學的時候,老師講這一句古詩“斜”字要讀作xia時,我們是很容易理解的。

另外,從整首詩韻腳考慮,也應該讀作xia。

山行這首詩,一共四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按照絕句押韻的規矩,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最後一個字應當押韻,也就是說應該是同一個韻母。

第二句最後一個字“家”,第四句最後一個字“花”,韻母都是“a”,所以,整首詩的韻腳應該是“a”。只有第一句的斜讀作“xia”,整首詩才能押韻。


最後,說點題外話。

除了這個斜字。運城方言裡還有很多古語古音。

比如,“攜”字,運城土話裡,有“攜娃”這樣的詞彙。就是抱著孩子。說起來好像是土話,土得掉渣。但是寫出來,看文字,竟然那麼文雅,古意盎然。

再比如,“讓”字,先秦時期,讓字,主要是批評,責備的意思。這個意思,至今完整保留在運城方言裡。


再比如,“床”字,它最初的含義是胡床,也就是一種板凳。運城方言,保留了床最初的含義和讀音。運城人把小板凳叫做/fuə/,這是國際音標。因為拼音字母無法標音。

還有很多例子,這裡不一一例舉。寫這麼多,只想說一句,那些認為粵語是古漢語讀音的觀點,真是腦袋被驢踢了。漢語古音,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方言存在。而漢語雅音,一直都在中原大地,並且現在仍然以方言的形式充滿活力的存在著。


上將噯福斯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是杜牧的絕句《山行》。詩中第一句的"斜"字,必須讀作xia(霞音)!!!絕不可讀作xie!這是不應該有爭論的!為什麼呢?主要取決於韻腳!詩人在這首絕句中使用的是家花韻。第一句尾字斜xia,第二句尾字家jia,第三句仄起拐彎,晚Wan,第四句花hua,斜,家,花,這三個字,雖然聲母不同,但韻母都是a,這個家花韻腳規定了斜字的讀音必須念xia!而不應讀作xie。


張永科38


我選第一個,Xⅰa。因為古詩比較注重韻律,一首詩其韻腳相符,即壓韻。這首詩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葉花。




短笛輕吹潤家園


這個讀音在小學認真聽講的基本上都知道在古詩中咱們讀“xia”,平日生活中咱們讀“xie”,這並沒有什麼衝突。

產生這種疑問,只有一個原因,古詩讀得太少。杜牧的這首《山行》實在太過耳熟能詳,才讓人生疑。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其實還有孟浩然的《過故人莊》,也是經典作品: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裡也得讀“xia”,才能和“家”、“麻”、“花”押韻。

稍生僻的還有韋莊《浣溪沙·惆悵夢餘山月斜》:

惆悵夢餘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孃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數不勝數,不再舉例,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古音中這個字就讀“xia”,平水韻中屬“六麻”部。

不讀古詩詞沒什麼影響,但是要賞析古詩詞,必須要切換到這個讀音,才能體會到古詩詞的音律切合精妙,否則的話會很影響古詩的誦讀感。

最近好像國家對這些古今異音字進行了調整,不再在字典中標註古讀音。還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其實這也沒什麼,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規範發音以便於交流確實是大勢所趨。

很多人是這麼想的,那些領導也這麼想,所以一拍腦袋,改。

字典這個東西,並不是用來規範發音的,從古至今,字典的功用是用來記錄發音的變遷的。當世界上還有這個讀音需要,字典就應該記錄下來,給求知的人以參考。隨著有些發音的消失,字典中就可以取消記錄,而不是通過修改字典來改變下一代的讀音。

其實對“斜”字影響不大,因為不管讀“xia”還是“斜”,它都是一個意思。但是對有些多音異意字來說,就不一樣了,比如“騎”字,讀“qi”還是讀“ji”,意思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這樣的讀音如果取消了反而會引起古文意思的混淆,這是不應該的。

當然了,這個咱們說了不算。

所以還是自己多讀點相關知識吧,當我們的孩子朗誦到“遠上寒山石徑斜(xie)”,“一騎(qi)紅塵妃子笑”,問為什麼讀起來很彆扭的時候,至少我們可以解釋清楚。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喜歡請點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