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2018二建市政黃金濃縮考點

2018二建市政黃金濃縮考點

1

第一部分 技術部分

一、城鎮道路工程

P9 (1)施工特點: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在工程施工區域內的專業類型多、結構物多、各專業管線縱橫交錯;專業之

間及社會之間配合工作多、干擾多,導致施工變化多。準備工作:項目技術負責人向施工人員技術安全交底,強調

工程難點、技術要點、安全措施。附屬:先地下後地上,先深後淺。

P10(2)填土路基施工要點

10cm 土塊打碎,排水清理填井墳,陡於 1:5 挖臺階,分層填壓,先輕後重,管涵上 50cm 禁壓路機等。

P10(3)挖土路基施工要點

排水清理,自上而下,嚴禁掏洞開挖,預留碾壓量,12t 以上,兩邊向中心碾壓,幹灑水溼晾曬,井管周圍回填石

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礫。

P11(4)石方路基施工要點:先碼邊再填築;試驗段目的;管線、構築物四周溝槽回填土料。

P11(5)質量檢查與驗收:主控項目為壓實度和彎沉值(0.01mm);

P11(6)填築要求 :分層檢驗填築,兩邊各寬 500mm,最佳含水量±2%碾壓。管頂 50cm 禁用壓路機。不用沼澤土、泥

炭土、有機土,強度(CBR)滿足設計要求。

P12(7)試驗段目的 :確定預沉量、壓實方式、壓實機具、壓實遍數、虛鋪厚度(預沉虛鋪三壓實)。

P12(8)路基壓實:(1)壓實方法:靜壓、振壓。(2)土質路基壓實原則 (先輕後重、先靜後振、先低後高、先慢後快,

輪跡重疊)(3)邊緣向中央,超高處內側向外側,縱坡低向高。

P13(9)不良土質處理方法(1)作用機理三類:土質改良、土的置換和土的補強;(2)處理方法六種:碾壓及夯實、

換土墊層、排水固結、振密擠密、置換拌入、加筋;各自適用範圍。

P14(10)石灰/水泥/二灰穩定土類基層

(1)共同特點:板體性、一定的強度、幹縮和溫縮。

(2)水泥、石灰、二灰土只能用作高等級路面底基層。

(3)抗凍、抗收縮:二灰>水泥>石灰;早強:水泥>石灰>二灰;水穩:水泥>石灰。

(4)石灰 5℃不增強,二灰 4℃不增強度。

P222(11)質量要求

(1)原材料:1~3 級新石灰,使用前 2~3d 消解,≯10mm;水泥初凝 3h 以上終凝 6h 以上,超過 3 個月或受潮應檢驗

後使用;清潔中性水;塑性指數 10~15 粉質黏土、黏土,有機物<10%。

(2)快速路主幹路基層、底基層及次幹路基層粒徑≯37.5mm,次幹路底基層≯53mm。

(3)無機類基層主控:原材、壓實度、7d 無側限;級配基層主控:原材級配、壓實度、彎沉值。

P16+P222(12)基層施工技術

P18(13)透層(滲透)、粘層(粘結)、封層(封閉防水養護)。

2

P19(14)運輸與布料:隔離劑,運輸覆蓋保溫、防雨和防汙染;攤鋪機前運料車等候(高等級道路 5 輛以上);10~30cm

空擋等候,被攤鋪機頂推前進卸料。

P19(15)攤鋪作業:梯隊攤鋪前後錯開 10~20m、兩幅搭接寬度 3-6cm、上下層接縫錯開 20cm 以上;緩慢均勻不間斷,

速度 2~6m/min,下面層鋼絲繩、上面層平衡梁或滑靴找平,松鋪係數試鋪試壓。熨平板加熱≮100℃。

P20(16)壓實成型

P21(17)接縫:上下縱縫錯開 15cm(熱)或 30-40cm(冷);已鋪留下 10-20cm 暫不碾壓,最為後續基準面跨縫碾

壓;高等級表面層用平接縫。冷接縫處理:刨出毛槎,刷粘層油後鋪新料。

P21(18)開放交通: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於 50℃後,方可開放交通。

P224(19)主控項目:壓厚彎+原材料,混合料。

P21(20)生產和運輸:(1)提高 10-20℃。(2)瀝青均勻包裹骨料,45s。(2)貯存溫降≯10℃,瀝青滴漏。改性瀝青混

合料貯存時間≤24h;改性瀝青 SMA 當天使用;0GFC 隨拌隨用。廢棄溫度 195℃。

P22(21)施工(在普通瀝青面層基礎上)

(1)攤鋪:最低 160℃,不宜用輪胎攤鋪機,1-3m/min,中下面層鋼絲繩、鋁合金導,上面層非接觸平衡梁。

(2)壓實與成型:開始碾壓溫度≮150、終了≮90℃,不宜用輪胎壓路機,振動壓路機"緊跟、慢壓、高頻、低幅"。

(3)接縫(運輸滿足攤鋪需要保證縱向接縫成為熱接縫)

P6(22)路面包括墊層、基層及面層。面層混凝土板:素混凝土板、碾壓混凝土板、連續配筋混凝土板、預應力混凝

土板。我國素混凝土板。

P23(23)配合比設計:要兼顧技術經濟性的同時滿足彎拉強度、工作性、耐久性要求。

P25(24)模板:鋼模板 1m 設置 1 支撐,嚴禁在基層上挖槽嵌入模板。木模板堅實,用前浸泡。

P25(25)攤鋪與振動:三輥軸前進振動、後退靜滾方式作業,最佳滾壓編數應經試驗段確定。面板厚度超 15cm 或塌

落度<30mm 時,必須插入振搗。滑模攤鋪機應佈設基準線,清掃溼潤基層,塌落度 20~40mm,坍落度小高頻低速,

坍落度大低頻高速。速度 1-3m/min。兩次攤鋪在下層初凝前完成,下層厚度總厚 3/5。

P26(26)接縫:脹縮導致裂縫或翹曲,設垂直相交的縱向和橫縫。橫向施工縫儘可能選縮縫或脹縫處。脹縫上部為

填縫料,下部安裝脹縫板和傳力杆;連續澆築採用支架固定,不連續澆築時採用端頭木模固定傳力杆;橫向縮縫採

取切縫機施工,25%~30%設計強度時切縫,縫寬 4~6mm,養護期滿及時灌縫。

P26(27)養護:養護時間 14-21d,到設計彎拉強度 80%。一般保溼養生,晝夜溫差>10℃或日均溫<5℃應保溫。開

放交通:40%行人通過,100%且填縫後開放交通。

P226(28)雨期施工要求: 1.加強與氣象臺站聯繫,掌握天氣預報,安排在不下雨時施工。2.調整施工步序,集中

力量分段施工。3.做好防雨準備,在料場和攪拌站搭雨棚。4.建立完善排水系統,防排結合;並加強巡視,發現積

水、擋水處,及時疏通。5.道路工程如有損壞,及時修復。(記憶:集排棚報修,炸雞排雨棚壞了報修)。

路基施工:1.對於土路基施工,要有計劃地集中力量,組織快速施工,分段開挖,切忌全面開花或挖段過長。2.挖

方地段要留好橫坡,做好截水溝。堅持當天挖完、填完、壓完,不留後患。因雨翻漿地段,堅決換料重做。3.填方

地段施工,應按 2%~3%的橫坡整平壓實,以防積水。(記憶:集力快速忌長段,填防積水挖三完)。基層施工:1.

對穩定類材料基層,攤鋪段不宜過長,應堅持拌多少、鋪多少、壓多少、完成多少,當日碾壓成活。2.下雨來不及

完成時,要儘快碾壓,防止雨水滲透。未碾壓的料層受雨淋後,應進行測試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攪拌。及時開

3

挖排水溝或排水坑,以便儘快排除積水。(記憶:當日成活四多少,快壓防滲排水早)。面層施工:1.瀝青面層不

允許在下雨或下層潮溼時施工。雨期應縮短施工工期,加強施工現場與氣象部門和瀝青拌合廠聯繫,做到及時攤鋪、

及時完成碾壓。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應勤測粗細集料的含水率,適時調整加水量,保證配合比準確性,嚴格

掌握配合比。雨期作業工序要緊密銜接,及時澆築、振動、抹面成型、養護。(記憶:瀝禁勤聯兩及時,砼料勤測

工緊密)

P227(29)冬期施工基本要求:1.當施工現場日平均氣溫連續 5d 穩定低於 5℃,或最低環境氣溫低於-3℃時,應視為

進入冬期施工。路基施工:1.城鎮快速路、主幹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料填築。次幹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

中凍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於 100mm,凍土塊含量應小於 15%。基層施工: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穩定土(粒料、鋼渣)

類基層,宜在臨近多年平均進入冬期前 30~45d 停止施工,不得在冬期施工。2.水泥穩定土(粒料)類基層,宜在

進入冬期前 15~30d 停止施工。3.級配砂石(礫石)、級配碎石施工,應根據施工環境最低溫度灑佈防凍劑溶液,

隨灑布,隨碾壓。瀝青混凝土面層:1.城鎮快速路、主幹路的瀝青混合料面層嚴禁冬期施工。次幹路及其以下道路

在施工溫度低於 5℃時,應停止施工;粘層、透層、封層禁止施工。2.必須進行施工時,適當提高瀝青混合料拌合、

出廠及施工溫度。採取"快卸、快鋪、快平"和"及時碾壓、及時成型"的方針。攤鋪時間宜安排在一日內氣溫較

高時進行。(記憶:快主瀝面三層止,溫高三快兩及時)。水泥混凝土面層:1.攪拌站應搭設工棚或其他擋風設備,

混凝土拌合物的澆築溫度不應低於 5℃。2.混凝土拌合料溫度應不高於 35℃。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帶有冰雪的砂、石

料,可加防凍劑、早強劑,攪拌時間適當延長。3.混凝土板澆築前,基層應無冰凍、不積冰雪,攤鋪混凝土時氣溫

不低於 5℃。4.儘量縮短各工序時間,快速施工。成型後,及時覆蓋保溫層,減緩熱量損失,混凝土面層的最低溫

度不應低於 5℃。5.養護時間不少於 28d。

P228(30)水泥路面高溫季節施工:1.氣溫高於 30℃,混凝土拌合物在 30-35℃、同時空氣相對溼度小於 80%時,應

按高溫期施工的規定進行。2.應避開高溫期施工水泥混凝土面板。高溫施工的規定:1.嚴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證

其和易性,必要時可適當摻加緩凝劑,特高溫時段混凝土拌合可摻加降溫材料(刨冰,冰塊等)。儘量避開氣溫過高

的時段,可選晚間施工。2.加強拌制、運輸、澆築、做面等各工序銜接,儘量使運輸和操作時間縮短。3.加設臨時

罩棚,避免混凝土面板遭日曬,減少蒸發量。及時覆蓋,加強養護,多灑水,保證正常硬化過程。

(記憶:控配比,加緩凝,避高溫,緊工序,減蒸發,強養護)

二、橋樑工程結構類型和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

P27(1)常用術語:"五大部件"(橋跨結構、支座、橋墩、橋臺、墩臺基礎)與"五小部件"(橋面鋪裝、排水防

水系統、欄杆、伸縮縫、燈光照明)。五大:分部工程,五小:分項工程。跨徑、橋樑高度、矢跨比等概念。

P29(2)鋼筋施工技術:

(1)需做代換由原設計單位作變更設計。吊環必須未經冷拉的 HPB300 熱軋光圓鋼筋製作。(2)≤22mm 無焊接條件時

可綁紮,受拉構件中的主鋼筋不得綁紮連接。(3)常溫下彎制,不得加熱。

(3)鋼筋接頭設置應符合的規定

①同根鋼筋少設接頭。②接頭設在受力較小區段,不宜位於構件的最大彎矩處。③在任一焊接或綁紮接頭長度區段

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該區段接頭截面面積佔總截面積百分率符合規範。④分不清受拉受壓,按受拉辦

理。⑤接頭部位橫向淨距≮鋼筋直徑且 25mm。

P41(3)混凝土強度及配合比設計

(1)抗壓強度以 150mm 的立方體試件測定,3塊為一組,同等條件製作和養護。

(2)常用外加劑:減水劑、早強劑、緩凝劑、引氣劑、防凍劑、膨脹劑、防水劑、混凝土泵送劑、噴射混凝土用的

速凝劑等。(3)配合比設計步驟:初步、試驗室、基準和施工配合比設計階段。

P32(4)混凝土施工

(1)坍落度澆築地點為準。嚴禁加水,分層離析應進行二次攪拌。

(2)澆築之前檢查模板強度剛度穩定性、鋼筋預埋件位置;連續澆築在初凝之前完成澆築,收漿覆蓋和灑水養護。

泵送間斷不超 15min。分層澆築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振搗:平坦泛漿不冒泡。

(3)硅、普硅或礦硅水泥混凝土,≥7d。摻外加劑或抗滲等要求以及高強度混凝土,≥l4d。

(4)低於 5℃應保溫,不得灑水。

P33(5)模板、支架和拱架

(1)地基足夠承載力,立柱底端放墊板或混凝土墊塊。地基嚴禁泡水,冬施防凍脹。

4

(2)通行孔兩邊加護欄,夜間設警示燈。河中支架設牢固防護設施。

(3)支架或拱架不得與施工腳手架、便橋相連。檢驗合格後方可安裝模板。

(4)澆築混凝土和砌筑前,應對模板、支架和拱架進行檢查和驗收,合格後方可施工。

(5)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規定:

1)非承重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結構稜角不損壞時方可拆除,混凝土強度宜為 2.5MPa 及以上。

2)先支後拆、後支先拆。按幾個循環,卸落量由小漸大。每一循環,橫向同時、縱向對稱。

3)預應力結構側模張拉前拆除;底模張拉後拆除。

P37-40(6)預應力材料的技術要求

1.預應力材料進場驗收。

2.室外存放的預應力筋必須下墊上蓋,時間不宜超過 6 個月。錨夾具連接器應倉庫內配套保管。

3.預應力筋切段採用切斷機或砂輪鋸,不得采用電弧切割。

4.管道需設壓漿孔,還應在最高點處設排氣孔,需要時在最低點設排水孔。

5.預應力原材料必須保持清潔,在存放和運輸時應避免損傷、鏽蝕和腐蝕。預應力筋和金屬管道在室外存放時,時

間不宜超過 6 個月。

6.錨固體系:夾片式、支承式、握裹式、組合式。預應力筋錨固後外露長度不宜小於 30mm。

P34(7)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

1.預應力混凝土配製與澆築

(1)優選硅、普硅,不宜礦渣硅,不得二灰硅。嚴禁含氯外加劑;超 0.06%,阻鏽劑、保護層厚、提高混凝土密實度。

2.應力控制,伸長值校核±6%。

3.先張法 (鋼絲鋼絞線對於夾片式自錨性能錨具的張拉程序)

(1)臺座足夠強、剛,抗傾覆≮1.5,抗滑移≮1.3。張拉橫樑足夠剛,最大撓度≯2mm。

(2)活動與固定橫樑始終平行。超張拉放張至 0.9 控制應力安裝模板、鋼筋及預埋件等。

(3)放張時混凝土不得低於設計值 75%。放張順序應符設計,分階段、對稱、交錯。

4.後張法

(1)金屬管道套管連接,大一直徑同類管道,且應封裹嚴密。波峰排氣孔;最低排水孔。

5.張拉要求

(1)設計要求且不得低於設計 75%。

(2)曲線筋或≥25m 直線筋兩端張拉;<25m 一端張拉。多束一端張拉,張拉端均勻交錯設置兩端。

(3)張拉前實測摩阻損失,確定控制應力值和理論伸長值。

(4)張拉順序符設計;分批、分階段對稱張拉(宜先中間,後上、下或兩側)。

6.

後張法預應力筋斷絲、滑絲、斷筋控制值表 表 2K312013-4

預應力筋種類 項 目 控 制 值

每束鋼絲斷絲、滑絲 1絲

鋼絲束、鋼絞線束 每束鋼絞線斷絲、滑絲 1絲

每個斷面斷絲之和不超過該斷面鋼絲總數的1%

鋼 筋 斷筋 不允許

P236 (8)張拉施工質量事故預防措施

1.人員控制

(1)單位有資質。(2)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3)人員應培訓,合格後上崗。

2.設備控制

(1)半年且≤200 次。(2)應配套校準,配套使用。

3.預應力施工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和作業指導書,並按相關規定審批。作業指導書由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單位或項

目技術負責人審批。

"六不張拉"(記憶:證規件交準強,中國正規建交準保富強):①沒有出廠合格證②預應力筋規格不符③配套構

件不符④交底不清⑤準備不充分、安全設施未做好⑥混凝土強度達不到。

4.壓漿與封錨

5

(1)張拉後 48h 壓漿,宜真空輔助壓漿;水泥漿強度應符設計且≥30MPa。

(2)排氣孔、排水孔水泥濃漿溢出。

(3)壓漿過程中及壓漿後 48h 內,結構混凝土的溫度不得低於 5℃。白天>35℃,夜間壓漿。

(4)封錨混凝土 80%且 30MPa。水泥漿強度達到設計規定或設計 75%後方可吊移。

P41(9)高出施工期間可能出現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P42(10)土圍堰:1.5m,0.5m/秒;黏性土,堰頂 1-2m,內坡腳與基坑邊≮1m,迎水坡緩於背水坡;土袋圍堰:3m,

1.5m/秒;黏性土,上游開始下游合龍,錯縫碼砌。

P42(11)鋼板樁:深水基礎,大漂石及堅硬岩石河床不用,上游始下游合,鎖口捻縫,接頭錯開;施打順序一般從

上游向下遊合龍。鋼板樁可用捶擊、振動、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辦法。

P43(12)鋼套箱圍堰:2m/秒內,不深的水中基礎或樁基水中承臺;雙壁鋼圍堰:大型河流深水基礎,平坦岩石河床;

P44(13)沉樁順序: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四周對稱施打;先深後淺;先大後小,先長後短。

P44(14)沉樁方法:軟黏土靜力壓樁,砂類土、黏性土錘擊沉樁,密實土砂岩石用振動沉樁。射水沉樁在黏性土和

重要建築物附近不宜使用。

P44(15)終止沉樁:以控制樁端設計高程為主,貫入度為輔。貫入度應通過試樁或做沉樁試驗後會同監理及設計單

位確定。地質的大橋特大橋要試樁確定承載能力和沉樁工藝。

P44(16)鑽孔灌注樁:反循環與正循環相比,具有鑽孔進度快,用泥漿料少,消耗動力較少,清孔時間快等優點。

旋挖鑽機採用跳挖形式,長螺旋成孔先灌混凝土再插鋼筋籠。人工挖孔樁挖孔深度宜≤25m,超過 16m 要編制安全

專項方案並專家論證。表 2K312022(重點注意根據不同的土層和岩層條件,選擇相應的成樁方式和設備)

P45(17)護筒埋設:泥漿面高出地下水位 1m 以上。鑽孔過程中,應保持護筒中泥漿液位一定高度,形成 1~2 米液位

差,以保護孔壁免於坍塌。終孔測定:鑽桿長度+2/3 鑽頭,不宜用測繩。

P45(18)端承樁沉渣≯10cm,摩擦樁沉渣≯30cm。灌前比重<1.1,砂率≤2%,粘度≤20Pa.s。衝擊鑽每 4~5m 應驗

孔一次,更換鑽頭前或容易縮孔處,均應驗孔並應做記錄。

P45(19)泥漿處理:現場設置泥漿池和泥漿收集設施,廢棄泥漿、泥渣處理後排放;泥漿池設置護欄和警示標誌。

P46(20)工序連續,鋼筋籠放入泥漿後 4h 內必須澆築混凝土。超灌 0.5~1m。實際澆築體積≮計算體積;坍落度

18-22cm,骨料≯40mm。

P47(21)導管要求:(1)灌注前距孔底 30~50cm;首灌埋入≮1m,過程 2~6m。拆管≯15min。(2)不得漏水,使用前

試拼、試壓,試壓為孔底靜水壓力的 1.5 倍。(3)灌注必須連續,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P230-234(22)鑽孔灌注樁施工質量事故預防措施:

一、孔口高程及鑽孔深度的誤差:(一)鑽孔深度的誤差 孔深測量應採用丈量鑽桿的方法,取鑽頭的 2/3 長度處作

為孔底終孔界面,不宜採用測繩測定孔深。

質量事故類型 原因 預防措施

鑽孔垂直度

不符合規範要求

1.場地平整度差 1.壓實、平整施工場地

2.鑽桿彎曲 2.安裝檢査,鑽進過程垂直度檢査

3.鑽頭磨損 3.定期檢査鑽頭、鑽桿、鑽桿接頭

4.軟硬土層 4.低速低鑽壓鑽進,鑽桿加設扶正器

塌孔與縮徑

1.地層複雜,護壁泥漿性能差 1.泥漿性能要好

2.鑽進速度過快 2.鑽進速度放慢

3.成孔後放置時間過長沒有灌注混凝土 3.鋼筋骨架安裝後立即灌注混凝土

質量事故類型 原因分析及注意事項

初灌時埋管深度

達不到規範要求

1.導管底端至孔底的距離應為 0.3〜0.5m

2.初灌時導管首次埋深應不小於 1.0m

6

灌注混凝土時堵

1.導管破漏(導管使用前進行水密試驗的水壓不應小於孔內水深 1.5 倍的壓力)

2.距孔底深度太小

3.準備時間太長

4.隔水栓不規範

5.混凝土配製質量差

6.導管埋深過大

灌注混凝土過程

中鋼筋骨架上浮

1.清孔時孔內泥漿懸浮的砂粒太多

2.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

3.灌注速度太快

樁身混凝土強度低

或混凝土離析

1.配合比控制不嚴

2.攪拌時間不夠

3.水泥質量差

樁身混凝土

夾渣或斷樁

1.初灌後埋管深度太小

2.導管拔出混凝土面(導管埋深控制在 2-6m 之間)

3.灌注時間太長

4.懸浮砂粒多

樁頂混凝土不密實

或強度達不到設計

要求

1.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夠(樁頂混凝土灌注完成後應高出設計標髙 0.5〜1m)

2.混凝土浮漿太多

3.孔內混凝土面測定不準

P47(23)墩臺蓋梁:(1)重力式水層分層 1.5-2m。(2)接縫鑿毛、清理、溼潤,鋪同配比水泥砂漿一層。

P234(24)大體積裂縫原因:水化熱、內外約束條件、外界氣溫變化、混凝土收縮變形、混凝土沉陷裂縫。

P235(25)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方案的編制應做到科學合理,內容應主要包括:1)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設計;2)支架模板及支撐搭設與拆除

的穩定性、安全性措施;3)混凝土的攪拌、運輸和澆築方案,分層分塊澆搗措施;4)溫度控制,包括混凝土的測溫

和降溫等措施;5)養護措施。

(2)混凝土非沉陷裂縫的預防

(3)質量控制措施

1)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種類及用量、級配、含泥量、

外加劑、坍落度。

2)澆築與振搗措施:分層澆築,利用澆築面散熱。

3)養護措施:內表和表外溫差<20℃。採用內部降溫法

來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內部預埋水管、投毛石法。保

溫法保持混凝土的內外溫差<20℃。儘可能延長養護時間,拆模後立即回填或再覆蓋保護,同時預防近期驟冷氣候

影響,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縫。

P49(26 預製梁板安裝前:(1)構件脫底模、移運時,混凝土≮75%;孔道水泥漿≮30MPa。(2)檢查:構件尺寸預埋

件、支承結構(墩臺、蓋梁)強度、支承結構和預埋件的尺寸、高程及平面位置、支座安裝質量。

P49(27)預製梁板安裝要求:(1)吊環順直,交角<60°時,應設置吊架或扁擔,使吊環垂直受力。(2)支承位置應

與吊點位置一致,吊點位置按設計或計算確定。(3)不得吊錯上、下面。(4)全跨安裝完畢後,按設計整體化。

水泥品種 養護時間(d)

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14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低

熱微膨脹水泥、礦渣硅酸大壩水泥 21

在現場摻粉煤灰的水泥

注:高溫期溼潤養護時間均不得少於28d。

7

P50(28)支架法:(1)地基承載力;(2)預壓消除拼裝間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彈性變形。(3)根據梁體和支架的彈性、非

彈性變形,設置預拱度。(4)排水;(4)防止支架不均勻下沉。

P50(29)移動模架:(1)模架長度。(2)分段工作縫彎矩零點附近。(3)滑動就位,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預拱度誤差。

P50(30)懸臂澆築法:(1)掛籃/梁段=0.3-0.5,2cm,安全係數 2;載重試驗消除非彈性變形。(2)澆築四段落及順序:

0#塊、對稱懸澆段,邊跨現澆段,中跨合攏段。(3)上下、左右對稱張拉。(4)合龍先邊跨、後次跨、再中跨。,在

梁段混凝土澆築前,應對掛籃(托架或膺架)、模板、預應力筋管道、鋼筋、預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機械

設備、混凝土接縫處理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經有關方籤認後方準澆築。懸臂澆築混凝土時,宜從懸臂前端開始,

最後與前段混凝土連接。橋墩兩側梁段懸臂施工應對稱、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於設計要求。

P51(31)張拉及合龍: (1)兩懸臂端合龍口臨時連接,並將合龍跨一側墩的臨時錨固放鬆或改成活動支座。(2)合龍

段長 2m。(3)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進行。(4)支座反力調整應以高程控制為主,反力作為校核。(5)合龍前觀測氣溫變

化與梁端高程及懸臂端間距的關係。(6)梁跨體系轉換,應在合龍段及全部縱向連續預應力筋張拉、壓漿完成,並

解除各墩臨時固結後進行。(7)合龍段混凝土提高一級。(8)合龍前,兩端懸臂預加壓重,並澆築過程中逐步撤除,

以使懸臂端撓度保持穩定。

P51(32)高程控制:掛籃前端垂直變形值、預拱度設置、施工中已澆段的實際高程、溫度影響。

P52(33)管涵:(1)混凝土管座或天然地基頂部弧形面應與管身緊貼合,使管節均勻受力。(2)沉降縫設在管節接縫

處。(3)降水至基坑下 50cm,且應連續進行至工程完成到地下水位 50cm 以上且具有抗浮及防滲能力後方可停止。(4)

回填應在主結構防水層的保護層完成,且砂漿強度達到 3MPa 後,對稱回填,高差不超過 30cm。

P53(34)頂進前檢查:(1)主體結構達到設計強度,防水層及保護層按設計完成。(2)水位降至基底下 500mm 以下,

並避開雨期;雨期施工必須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3)無關人員、材料、物品及設施撤出現場。

P53(35)頂進前啟動:(1)主管施工技術人員專人統一指揮。(2)空轉無異常後試頂。(3)0.1 倍自重頂力,應暫停檢

查。(4)油壓每升高 5~1OMPa 停泵觀察。(5)頂力 0.8 倍自重箱涵未啟動,應停止頂進;解決後方可重新加壓頂進。

P53(36)頂進挖土:(1)小型反剷挖土機按設計坡度開挖,0.4~0.8m,機械裝車出土。頂板、側牆刃腳切土及底板

前清土須由人工配合。挖土頂進應三班連續,不得間斷。(2)兩側欠挖 50mm,鋼刃腳切土頂進。有中刃腳時應緊切

土前進,上下兩層隔開,不得挖通漏天,平臺上不得積存土壤。(3)列車通過時嚴禁繼續挖土,人員應撤離開挖面。

P54(37)季節性施工措施:(1)儘可能避開雨期。雨期施工時,應在汛期之前防對擬穿越的路基、工作坑邊坡等。(2)

雨期施工應做好地面排水,周邊設擋水圍堰、排水截水溝等防止地面水流入工作坑。(3)適當放緩邊坡坡度或設置

支撐保持邊坡穩定。(4)冬雨期搭設固定或活動作業棚,以免受天氣影響。(5)混凝土入模溫度。

P292(38)施工區域安全措施:限速限流;設警戒區,專人值守;安全監測,指導施工。施工作業安全措施:(1)不

積水。(2)設圍擋標誌,封閉管理,嚴禁非施工人員入內。(3)運行間隙或避開高峰期開挖和頂進;列車通過時,嚴

禁挖土,人員撤離開挖面。(4)頂鐵頂柱區嚴禁停留。(5)液壓故障,嚴禁工作狀態下檢查和調整。(6)專人統一指

揮調度。

P291-292(39)箱涵頂進:

1.線路加固:小箱涵(調軌梁、軌束梁,記憶:小樹條,小束調)。大型箱涵(橫樑加蓋、縱橫樑加固、工字軌束梁

或鋼板脫殼法。記憶:縱橫鋼軌);土質差不限速(低高度施工便梁)。

2.路基加固方法(管棚超前、水平旋噴樁、地面深層注漿)

3.管線遷移保護(遷移、暴露管線、支架、應急)

4.施工安全保護

(1)施工區域限速限流、警戒區值守、安全監測;

(2)不得積水,封閉管理,運行間隙頂進,通過時嚴禁挖土,人員撤出,嚴禁在工作狀態下檢查和調整,專人統一

指揮和調度。

P282(40)沉入樁製作:(1)吊環未經冷拉 HPB300 鋼筋。(2)鋼筋堆放高度:整捆 2m,散捆 1.2m;鋼筋籠、網、骨架

碼放≤2m,不超 3 層。(3)焊接切割周圍 10m 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培訓持證上崗;焊工防護(頭罩、護面罩、手套、

防護服、防護鞋、護目鏡)。

8

P288(41)預製樁吊運堆放:(1)由具有吊裝施工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主持,必須由信號工指揮。(2)設計無要求設計

強度的 75%以上。(3)樁的吊點位置應符合設計。(4)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不積水。(5)混凝土樁支點與吊點在

一條豎直線上,不超 4 層。鋼樁不得超過 3層。

P289(42)鑽孔灌注樁:

1.不得在高壓線線路下施工,任何狀態下鑽機安全距離

2.相鄰 5m 內樁,5MPa 後可鑽孔;或間隔鑽孔。

3.分段製作的鋼筋籠入孔後進行豎向焊接時,起重機不得摘鉤、松繩,嚴禁操作工離開駕駛室。骨架焊接完成,經

驗收合格後,方可松繩、摘鉤。

4.澆築混凝土作業必須由作業組長指揮。

P290(43)模板支架安全一般規定:(1)支架、腳手架應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搭設和拆除。(2)作業人員應經過專業

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並應定期體檢,不適合高處作業者,不得進行搭設與拆除作業。(3)進行搭設與拆除

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4)起重設備應經檢驗符合施工方案或專項方案的要求。

(5)模板支架、腳手架的材料、配件符合有關規範標準規定。

P291(44)支架、腳手架搭設要求:(1)支架:方案已批、先檢查再使用、不得超載集中堆料、經常檢修。(2)腳手架:

與構築物連接不得連支架,滿鋪腳手板、安全網;斜道、安全梯;嚴禁栓繩架泵;先檢查再使用。

P291(45)模板支架、腳手架拆除要求:設區設牌看守,機械拆除專人指揮,由上而下嚴禁同時,嚴禁蠻力、拋擲,

分類堆放。

P292-299(46)舊橋拆除:

1.基本規定

(1)必須由具備爆破或拆除專業承包資質的單位施工,嚴禁將工程非法轉包。(2)拆除工程施工區域應設置硬質封閉

圍擋及醒目警示標誌,圍擋高度不應低於 2.5m,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區。(3)拆除工程必須制定生產安全和環

境保護方案,並制訂應急救援預案。(4)拆除施工嚴禁立體交叉作業。

2.施工準備

(1)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在開工前 15d,將下列資料報送建設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1)施工單位資質登記證明;2)擬拆除橋樑、構築物及可能危及毗鄰建築的說明;3)拆除施

工組織方案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4)堆放、清除廢棄物的措施。

3.人工拆除

(1)應從上至下、逐層拆除、分段進行,不得垂直交叉作業。作業面的孔洞應封閉;(2)擋土牆嚴禁掏掘或推倒;

4.安全防護

(1)腳手架、安全網、必須由專業人員按設計方案搭設。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合格使用。(2)安全帽、安全帶、防護

眼鏡、防護手套、防護工作服。(3)危險區域,設置警戒線和相關安全標誌,並派專人監管。(4)消防組織。

6.安全技術管理

(1)>1000m2 安全施組,<1000 ㎡安全方案;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審批。(2)大雨、大雪、六級(含)以上大風

嚴禁拆除作業。(3)當日拆除結束,設備遠離。(4)培訓考核,全面安全技術交底。(5)安全技術檔案(三個合同協議

書,方案交底和記錄)。(6)動火制度。

三、城市軌道交通工程

P56(1)明挖基坑優點:作業面多、速度快工期短、質量高、造價低;蓋挖法:(1)沉降變形小安全,縫難處理費用

高。(2)順作法:牆樁頂板下挖土,從下往上做結構,最後復路和交通;(3)逆作法:牆樁頂板復交通,邊挖邊做結

構層。

P58(2)淺埋暗挖法:(1)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記憶:前嚴短強勤快,在戰爭前沿段

強勤快);(2)預支護、預加固一段,開挖一段;開挖一段,支護一段;支護一段,封閉成環一段。(3)不允許帶水

作業,開挖面具有一定的自立性和穩定性(否則預支護加固)。

P62(3)盾構:(1)鬆軟含水相對均質地質條件。始發和接受工作井,連續盾構≮300m;(2)優點:環境施工互不幹,

工序循環管理便;(2)缺點:小半徑、淺覆土困難,沉陷勞保要求高。

P66(4)圍護結構類型:(重點掌握鋼板樁、灌注樁、SMW、地下連續牆特點、工序及接頭設置);

電壓 1kV 以下 1~10kV 35~110kV

安全距離(m) 4 6 8

9

P69(5)支撐結構類型:

材料 特點

現澆鋼筋砼優點:剛度大,變形小,施工方便;

缺點:澆築、養護時間長,工期長,拆除困難

鋼結構優點:安裝、拆除方便,可週轉使用

缺點:工藝要求高

P70(6)基坑變形特徵:

(1)圍護牆水平變形:當基坑開挖較淺,還未設支撐時,不論對剛性牆體(如水泥土攪拌樁牆、旋噴樁牆等)還是柔

性牆體(如鋼板樁、地下連續牆等),均表現為牆頂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呈三角形分佈。隨著基坑開

挖深度的增加,剛性牆體繼續表現為向基坑內的三角形水平位移或平行剛體位移,而一般柔性牆如果設支撐,則表

現為牆頂位移不變或逐漸向基坑外移動,牆體腹部向基坑內凸出。

(2)圍護牆豎向變位:當圍護結構下方有頂管和盾構穿越時,會引起圍護結構突然沉降。

(3)坑底隆起:過大的坑底隆起可能是兩種原因造成的:

①基坑底不透水土層由於其自重不能夠承受不透水土層下承壓水水頭壓力而產生突然性隆起;

②基坑由於圍護結構插入坑底土層深度不足而產生坑內土體隆起破壞。

一般通過監測立柱變形來反映基坑底土體隆起情況。

(4)地表沉降:基坑圍護呈懸臂狀態時,較大的地表沉降出現在牆體旁;施加支撐後,地表沉降的最大值會漸漸遠離

圍護結構,位於距離圍護牆一定距離的位置上。

P71(7)基坑變形控制方法:(記憶:剛深被撐水,用鋼深杯子盛水)(1)增加圍護結構和支撐的剛度;(2)增加圍護

結構的入土深度;(3)加固基坑內被動區土體;(4)減小每次開挖土體的尺寸和開挖支撐時間;(5)控制降水對環境

變形的影響。

P71(8)坑底隆起控制: (1)加深圍護結構入土深度、坑底土體加固、坑內井點降水。(2)適時施作底板。

P72(9)基(槽)坑土方開挖:①基坑開挖應根據支護結構設計、降排水要求,確定開挖方案。②軟土基坑必須分層、

分塊、均衡地開挖,分塊開挖後必須及時施工支撐。

10

P72(10)基坑邊坡穩定影響因素:邊坡,荷載,排水,土體鬆散。

P73(11)基坑邊坡穩定措施:坡面土釘、掛金屬網噴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漿護面。

P75(12)加固目的:坑內:提高強度和側向抗力;坑外:止水,減少圍護結構承受的主動土壓力。

P75(13)坑內土體加固:長條基坑-抽條,大面基坑-裙邊,端頭井-格柵,環保封閉地下水用滿堂。換填適用較淺基

坑;水泥土攪拌、高壓噴射注漿、注漿適用深基坑。

P76(14)不同注漿法:(有縫滲透無縫劈,中砂非飽可壓密,靜壓不行用電動)

P77(15)深層攪拌法:適用於加固飽和軟黏土和粉土地基;漿液攪拌和粉體噴射攪拌兩種;優點:利用原土,無振

動、無噪聲、無汙染,加固形式靈活,成本低。

P78(16)高壓旋噴樁:硬黏性土、多塊石或多根莖不適合;旋噴(柱狀)、定噴(壁狀)和擺噴(扇狀)。單管法(水

泥漿)、雙管法(水泥漿+壓縮空氣)和三管法(高壓水流+壓縮空氣+水泥漿),三管法最長。42.5 級及以上普硅水

泥。

P80(17)地下水控制方法:降水、隔水和回灌三類。複雜程度:簡單、中等複雜、複雜(兩種以上方法)三級

P83(18)降水系統佈置:面狀降水工程,呈封閉狀均勻佈置,距開挖上口邊線≥1m。線狀、條狀降水工程降水宜沿

單排或雙排佈置,兩端應外延條狀或線狀降水井點圍合區域寬度的 1~2 倍佈置水井。

P83(19)真空井點要求:真空井點孔口至設計降水水位深度≤6m 時(單級);>6m 且場地條件允許時(多級),多級

井點上下級高差宜取 4~5m。井點間距宜為 0.8~2.0m,距開挖上口線≥1m;構造:井點管宜採用金屬管或 U-PVC

管。濾水段長度>1m;孔壁與井管之間濾料宜採用中粗砂,濾料上方用黏土封堵,封堵至地面的厚度應>1m。

P84(20)集水明排:排水溝宜每隔 30~50m 設置一座集水井。排水溝深度和寬度應根據基坑排水量確定,坡度宜為0.1%-0.5%;集水井尺寸和數量應根據匯水量確定,深度應大於排水溝深度 1.0m;

成孔要求 注意事項

成孔形式

垂直井點易塌孔地層:泥漿鑽進、高壓水套管衝擊

不易塌孔地層:泥漿鑽進、長螺旋鑽進

水平井點 易塌孔地層:套管鑽進

傾斜井點 穿多含水層:井管傾向基坑外側

成孔規格直徑 滿足濾料且 ≯ 300mm

深度 ≮ 降水井設計深度

P86-87(21)隔水帷幕:方法選擇和施工順序

地層情況 隔水方法選擇

基底以下存在連續分佈、

埋深較淺的隔水層落底式豎向隔水帷幕

基底以下含水層厚度大,

隔水層不連續、埋深較深

懸掛式豎向隔水帷幕+內側降水

(必要外側回灌或與水平隔水帷幕結合)

地下暗挖隧道、涵洞 水平向或斜向隔水帷幕

帷幕形式 施工順序

獨立的、連續性 先施工帷幕,後施工支護結構

嵌入式 攪拌工藝成樁 先施工帷幕樁,後施工支護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