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港交所“同股不同權”,小米:我要第一個吃螃蟹

繼4月24日港交所刊發有關《上市規則》的諮詢總結,4月30日,“同股不同權”機制正式生效,港交所正式開始接受實施“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申請。

港交所“同股不同權”,小米:我要第一個吃螃蟹

據悉,”同股不同權“公司股票分為高低投票權兩種,顧名思義,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投票權要高於低投票權股票。此雙重股權制度曾在港股存在,但在1989年,由於當時港股市場缺乏監督管理經驗,無奈被正式廢除。

本次“同股不同權”的機制改革,能夠拓寬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及完善上市機制,旨在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到港交所上市。此前,由於其本身的”合夥人制度“觸犯了“同股同權”的底線,阿里巴巴在2013年拋棄了在香港上市的選擇。另外,百度、新浪、網易等公司也均因此放棄港股,在美國上市。

那麼,哪家公司最有可能先赴港“吃螃蟹”哪?

港交所“同股不同權”,小米:我要第一個吃螃蟹

小米公司作為內地最優秀的互聯網及硬件公司之一,有望在本週遞交上市申請,如果進展順利,小米最快可於6月底至7月掛牌。按此進度,小米公司最可能成為第一個享用“同股不同權”新體制的公司。首先,小米的股權結構複雜,估值要求較高,港股市場比起A股更加適合小米。此外,小米創始人雷軍另一個公司“金山軟件”早已在港股上市,雷軍對於港股市場的資本運作非常熟悉,若採用1比10投票權,雷軍只需持有9.1%特殊股權,其投票權就可超過其餘普通股總的投票權,這對成立僅僅8年的小米公司也尤為重要。

小米公司此次上市,有望成為繼阿里巴巴赴美融資之後科技股最大一次IPO。目前,由於周光平、黃江吉辭去小米公司職務,小米聯合創始人僅剩雷軍、黎萬強、林斌、劉德、王川和洪鋒6位。

港交所“同股不同權”,小米:我要第一個吃螃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