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百街千巷整治彰顯古都風貌

來源標題:東城整治百街千巷彰顯古都風貌

家住前門東大街8號樓的居民,如今都住上了花園房:打開窗戶,樓下就是一片開放式花園。沿著馬路的一排老槐樹綠廕庇日,樹池裡鋪著鵝卵石,賞心悅目。樹池旁,一條彎彎曲曲鋪著紅色瀝青的步道伸向遠方,兩側灌木叢、綠草地交錯,讓人忍不住想走上幾圈。

通過“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工程,2017年上半年,東城全區完成拆違4397處,封堵開牆打洞3340處,清理堆物堆料5600餘噸,提前完成了上半年的拆違任務。48條街巷達到違建無蹤,環境提升。衚衕靜了,綠地多了,居民樂了。

8號樓樓下有條小馬路,叫前門東小街,全長450米。這條路,是前門街道樓房區和平房區的分界線。“過去,這裡的環境有點兒差勁。”家住8號樓的居民們告訴記者,“小汽車到處亂停,馬路牙子上都是。一層窗外都有違建,堆著亂七八糟的東西,看著礙眼。綠地有是有,沒什麼景兒,管理也跟不上。”

2016年,前門街道對前門東小街開展整治。拆除違法建設,清理堆物堆料和垃圾,拆除私設燈箱牌匾等環境亂象。同時,翻新主路,重新鋪裝人行道,在綠地內鋪設彩色瀝青道路。把原有的高臺綠地,改為帶狀綠地,架設廊架、設置坐凳、建設景觀牆,利用園林小品、種植、鋪裝等的節奏變化,營造休閒氛圍。

改造後的前門東小街,靜了,綠了,養眼了,氣象一新。周圍7棟樓900多戶居民,散步、納涼有了“後花園”。

這麼好的環境如何維護?就在前天,“東小街環境自管會”宣佈成立,還發布了“居民公約”,以後居民要自我約束,管好身邊的環境。在此基礎上,引入志願者組織,前門街道還將組建地區環境理事會,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政府、居民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

像前門東小街這樣的整治亮點,東城區還有很多。東四街道南門倉衚衕裡拆違建起的一個口袋公園,就讓周圍居民讚不絕口。

“以前,路口這兒有一個變電站。開始接出了一層違建,兩三家佔著。後來就變成了兩層,樓上樓下的,開起了六家小餐館。你想啊,那環境能好嗎?”家住附近、今年65歲的申義徳大爺說。對面就是陸軍總醫院,一些小商小販在餐館門口擺攤,看病的、上下班的,那路就沒法兒走了。

2016年2月,東四街道聯合城管等部門,對這處違法建設進行拆除。拆後怎麼利用?居民一致反映,咱這兒缺綠地、缺花園。街道請來園林綠化部門,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五針松、元寶楓球、碧桃、西府海棠、白蠟、丁香、連翹;絲蘭、狼尾草、鳶尾、玉簪、萱草、松果菊……不到400平方米的小花園裡,植物品種多達二三十種。高低錯落,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成了一個小植物園。“買菜路過這兒,都愛坐下來歇個腳,心情都不一樣了!”申義徳說。

前門疏解整治,恢復古三里河,水穿街巷,老城風貌重現;東四整治衚衕環境,見縫插綠修花池擺花箱,居民爭相認養當衚衕花匠,老胡同的感覺回來了;東華門街道對故宮周邊主要大街開展整治,封堵開牆打洞,過去那些侵街佔道的小餐館、小旅遊紀念品店大幅減少,故宮周邊靜下來了……通過疏解整治,整個東城區靜了,淨了,古都風貌日益彰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