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農曆戊戌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狗年即將來臨。作為“六畜”之一,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也是人類忠貞不渝的朋友。中國古代就流傳著許多義犬救主、義犬伸冤、義犬報恩、神犬驅邪的故事和傳說。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人們不僅將狗列入十二生肖,還將其視為最神奇、最忠實的人類保護神。由此可見狗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在我國古代的歷史筆記、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中,有很多關於義犬的故事,這些與主人患難與共的義犬常常讓人感慨,也是如今人們喜歡養寵物狗的一個主要原因。

《聊齋志異》中就有兩篇關於義犬的故事,皆短小精悍。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其中一篇講山東周村有個商人,到蕪湖經商賺了大錢,遇見一屠夫殺狗。商人見其可憐,便花雙倍價錢將其買了下來。回鄉途中商人被強盜搶劫,強盜用毛氈把他裹起來拋入江中,那隻狗也跳到水中,用嘴咬著毛氈,和主人一起浮沉,最終商人獲救。後來狗還幫助主人抓住強盜,要回了被搶的財物。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滿族也有一個義犬救主的傳說。相傳努爾哈赤年輕時曾在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手下任職。後來李成梁要殺掉他,努爾哈赤倉皇出逃,被義犬所救。努爾哈赤不忘義犬捨身相救之恩,遂告誡後世子孫,對狗永遠不許傷害。滿族人對這條戒規世代相傳,據說至今不吃狗肉。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中國古典小說裡狗的形象出現不多,有名有姓者大概只有《西遊記》裡的哮天犬。哮天犬在民間俗稱“天狗”。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以為日食、月食現象都是天狗在作怪,古代出現日食、月食時,老百姓有敲打鑼鼓趕“天狗”的習俗,至今坊間也還有“天狗吃月亮”的俗語。

進入21世紀,很多人為了緩解自己的孤獨,想找個伴兒。這時候,熱情開朗的狗狗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了: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到了2018年,在互聯網時代的春節,狗更是有了更豐富的意義和象徵。

2月8日,由今日頭條推出的“發財中國年”新春福利活動之一—“集生肖、分2億”活動正式上線,只要用戶集齊十二生肖,以及“旺財狗”和“阿發狗”共14張卡,就能在除夕夜平分2億元現金紅包。

活動一上線,就引起了吃瓜群眾的熱議,幾乎全網都在搜尋阿發狗,原因就是遲遲不見“阿發狗”牌的出現。因此有網友驚呼:難道今年是阿發狗年?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作為中國傳統春節的吉祥物,十二生肖代表著中國獨有的民俗文化符號,因而,阿發狗的誕生格外有意義。

由於具備互聯網基因,它的名字與人工智能“阿法狗”諧音,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科技的前沿,以及寓意農曆新年為狗年。可以說,此次活動將傳統民俗與互聯網紅包有機結合,讓中國年味與互聯網文化實現了完美的交融。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還沒聽說這場“新年味運動”的,趕緊上頭條看看啊!

5000年後的今天,當狗年有了互聯網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