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軍官轉業和自主擇業,哪個更好?

美食家灬爵乚丷


轉業還是自主擇業?這是擺在所有符合條件軍官面前的一個選擇難題,也是軍人向後轉之後必須要面對的嚴峻考驗,因為這事關人生的選擇,會給個人前途、家庭、生活帶來決定性的影響,不能不慎重。

轉業好還是自主擇業好?要因人而異,需要對自我實際情況進行清晰定位和分析,適合別人的未必就適合自己。

對於年紀尚輕的軍官來講,我感覺選擇轉業要好一點,從題主的提問來看,能夠達到自主擇業的條件,起碼也是營職以上的軍官,轉業到地方後,多數會安排到政府機關,安排相應的行政公務員崗位,最次也得是事業編幹部身份。初到地方,如果是安排領導崗位的話,基本都是虛職,除特殊原因一般不會安排實職,但通過個人奮鬥和努力,以及各方面的關係運作,進步前景還是不錯的,而且政府職位還是比較受社會尊重的,如果進入一些比較好的強勢部門,其工作之外的影響力你懂的。

如果年齡大一些,而且也沒有多大的事業幹勁和激情,想過的自由散漫一些,或者是想自己在商業領域成就一番,那麼選擇自主要好一些,一來自主擇業仍然有工資保障,可以說給自己預留了後路,即便什麼不幹也是旱澇保收。

未來的轉業軍官,待遇肯定會越來越好,到地方後也會逐漸受到重視,建議還是考慮轉業好一些,因為現在經濟形勢很嚴峻,創業之艱難度太大。


元芳有看法


我在部隊生活工作很多年,我是10年回來創業的這幾年呢,對軍人回來發展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的,根據我的經驗,我認為,轉業和自主職業沒有說哪個好,只有說哪個適合自己,

比如說你喜歡一個穩定的工作,按部就班的上班,那你就可以可以選擇轉業轉業之後呢,地方會給你安排相應的工作,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這樣的工作,這樣對自己有保障,對家庭也有一個保障。

很多人也選擇自主擇業,自主職業呢,其實也簡單如果說你有能力,有資源,有家庭背景,回到地方工作之後呢,自主職業選擇創業,我認為也是非常不錯的,也有從部隊回來,自主職業型的創業的人,成功的大有人,但我想告訴你這畢竟是少數,但是如果你有這樣的資源,有這方面兒的能力,家庭背景,我認為你可以選擇自主職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也有很多人選擇,轉業之後到地方安排工作,利用工作之餘的選擇創業,現在國家不準公務員創業,再加上到一個陌生單位,工作時間肯定比較緊,現在公務員管的也比較嚴,想利用業餘時間創業,真的已經不太適合了。



我是朱軍強,歡迎大家評論,點贊,關注,轉發和私信我共同交流學習,謝謝!


兵頭將尾朱軍強


關於選擇自主和安置的一點思考。

一直有戰友糾結於是選擇計劃安置還是自主擇業,網上大家也有很多很好的分析,我個人就不獻醜來分析了。

思考兩件事:

一、在現行的制度下,軍官退出是有兩種選擇的,轉業和按義務兵復員(退休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幹到退休的)。大約是在1997年,出臺了幹部按義務兵復員的政策,當時有人選擇了這種轉業安置方式,並且在當時領到了似乎不菲的轉業安置費。然而短短的幾年時間,隨著物價上漲等多種原因,選擇按義務兵復員的弊端就顯示了出來,選擇這種安置方式的也就很少了。

二、2001年出現的自主擇業方式,到現在也快19年了,大家還在糾結於在計劃安置和自主擇業間如何選擇,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沒有絕對的對錯。畢竟沒人會糾結於是不是要按義務兵復員來安置吧?每個人的家庭狀況、社會關係和個人理想不同,別人的分析只能參考,決心還要自己下。

哈哈,似乎說了一大堆廢話。我也不想費勁和大家辯論,不喜勿噴啊。


美食家灬爵乚丷


這個問題真的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好這個字的含義太寬泛,太主觀。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好”的標準,標準不同答案肯定也不盡相同。

不過,一般而論,退役後我們追求的不外乎生活安逸一點,照顧家方便一點,至於其他的,升職,面子,社會地位等等,在部隊大好年華的情況下沒有爭取到的東西,退役後除非有重大機遇基本上不可能得到了。所以,在轉業和自主擇業的選擇上,我感覺換個活法比較好,在部隊體制內呆久了,既然有自主擇業這個選項,為什麼不選呢?自主的好處我感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自由自在。心無掛礙,放飛自我,不用看人臉色,可以隨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是收入可觀。除退役金外,地方還發一部分住房補貼,除一二線城市外,自主擇業的收入比地方公職人員要高。而且地方退休時間要延遲,誰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

三是可進可退。不想工作,退役金可以保證衣食無憂,醫保可以享受公務員待遇。想工作了,這個年頭機會多的是,只要放平心態,找個月薪4000左右的工作不算難事。

四是後顧無憂。退役金和現役軍人的工資掛鉤,只要現役的漲工資,咱們老自也跟著漲。而且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後,有理由相信我們老自的保障會更好。

最後說一下,怎麼選還得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反正我選的是自主擇業。


晴空月


之前有轉友問過相似的問題,我把原來的答案拿過來,調整了一下。

回答這個問題,一要看轉到哪裡,國家、省級、市級還是縣級;二要看你在部隊的級別。問題沒有詳細說明,所以我泛泛回答一下。

一、轉業。

優勢:一是政治生命順利延續。部隊幹部服役和機關工作,都是走仕途,追求的是職務的晉升和社會的認可,都是所謂的有政治生命的。一般機關的工作習慣和作風,是低於部隊的要求,但又有很多相通之處,對行政幹部來說,轉型適應肯定很快。二是福利待遇保障到位。雖然工資低一些,但機關還是有它的一些福利待遇,比如協調孩子上個好學校、去醫院找個好醫生等,有點地方還能團購住房或者購買政策性住房。和有些戰友留言上說:醫保、社保都得個人去爭取的情況,這些困難你都不用操心。到齡退休後還有相應的政治待遇,退休工資也比社會一般勞動者高一些。三是精神境界繼續提高。當收入不多且煩心事少的時候,人的理想往往是清澈且崇高的,你可以提高眼界,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始終不斷的學習和進步,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你看世界的角度和“錢”看世界的角度肯定不一樣。

劣勢:一是一切從零開始。需要做好從零開始乾的心理準備,之前為軍隊付出的血和汗,在轉業那一刻就成為歷史了,你需要從打水、拖地、取報紙、寫簡報等小事開始做起,從事很多在部隊連排級幹部甚至是戰士做的工作,慢慢積累你的省直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逐漸獲取領導的賞識和信任,慢慢地接觸重要和核心的工作。二是崗位邊緣,從事核心工作難。一般轉業幹部安置工作有三大方向,黨建、後勤和安保,小概率從事核心業務工作,尤其是快40歲的人,調到核心崗位的概率更低。三是工作不夠自由。按時上下班是一定的,有些崗位呢也非常忙,還有就是工作中自己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有限,和部隊的指揮權差距甚遠。四是工資水平不平衡。主要是看在具體在什麼省份,經濟發展程度,社會平均待遇標準,各地都不太一樣。比如廣東,科級可能就能拿三十萬,在北京科級也就二十左右。

二、自主擇業

優勢:一方面有不低的退役金保障。每月應該能拿到小一萬吧,這收入在很多地方都比正式上班還高,你可以什麼都不幹,提前開始享受退休生活。另一方面有機會開創第二天地。可以從事喜歡的或者熟悉的工作,有的人創業、有的人打工、有的人經營自媒體之類,再另算上越來越多的退役保障政策,生活質量應該還是比較愜意的。

劣勢: 首先是社會地位降低。人是社會中的人,尤其在中國的經濟社會結構中,如果不是在經濟上有一定實力的公司,或者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那生活圈、交際圈會比較受限。剛離開部隊時,戰友聚會很多,慢慢的,你就需要適應習慣遠離主流社會圈子的寂寞。其次是意志品質消退。如果你不找第二職業,或者僅僅從事相對簡單的工作(比如私企文員等),缺少組織的關心和重擔,在部隊20年培養訓練的意志品質會慢慢消退,對自身的要求也會慢慢降低,工作對你的壓力也會逐漸消失,簡單點說就是老年化吧。最後是對家庭的貢獻減弱。除了基本的收入和充裕的時間外,你當年在配偶心中的意氣風發和孩子心中的英姿颯爽,都會慢慢成為回憶,對家庭的導向和示範作用也會慢慢減弱,對家庭的貢獻和對孩子未來的規劃能力也會減弱。

三、結語

放眼轉業群體裡中,很多自主擇業人員羨慕轉業人員保障好,轉業人員羨慕進企業掙錢多,企業人員羨慕自主擇業自由且掙雙份,這就只是圍城而已,每種圈子都有它的優勢和劣勢。這個世界本是沒有“如果”,大家一定要立足當下,眼往前看,擼起袖子加油幹,在當前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努力奮鬥。

預祝你退役後的生活,多姿多彩。


解甲釋法


重點看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覺得體制生活重要、有個人脈關係,那麼就選擇轉業安置;你覺得自由自在,隨便自己能做點什麼,那麼就去自主擇業。

1.安置的好處是,你會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然後會有一個體制內的圈子,以前的人其實更看重這一點,而且之前在體制內有一份崗位,很多事情辦理起來更方面更容易,如果年輕的話還可能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2.自主擇業的好處是,你就算啥也不幹,每個月的收入也不低,特別是在艱苦邊遠地區,比如高原、邊防等,這些地方轉業,相對而言自主擇業的工資待遇更高。而且如果你勤快點,或者有其他的技能,再幹一干,就相當於有兩份工資。

3.而且自主擇業這個工資是一直髮的,不是說到了哪一天就停了,不過自主擇業政策還能持續多久,這個不好確定。

4.因此,具體說哪個好,其實沒一定,看你如何抉擇,你需要什麼樣的生活,你想要什麼樣的狀態,但是從我接觸的看,應該說整體上都還不錯,因為部隊相對而言還是強度大,加班加點的,回到地方上無論什麼崗位,相比較於部隊還是要輕鬆很多。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起步一二一


先糾正一下問題,軍官轉業有兩種安置方式,即:計劃安置和自主擇業,也就是說自主擇業已屬於轉業。所以,問題這麼表述更準確一點:軍官轉業選擇計劃安置和自主擇業,哪個更好?

下面再來談談我的看法。

計劃安置和自主擇業都是不錯的安置方式,不存在哪個更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想政策的設計本身也是為適應新形勢下,轉業幹部的不同要求。哪種方式適合自己,需要結合自身情況,認真權衡。這裡我只談自己的情況和體會。



當年轉業時,我將安置和自主擇業作過比較,最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了自主擇業,我的理由很簡單,一是如果安置工作的話,和在部隊工作能有多大區別呢?體制內工作大致相同,一樣的按時上、下班,按點打卡,處處小心謹慎,受制於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二是自主擇業雖然待遇上不如安置,但在我所在的城市也能度日,如果能另謀一份工作或者創業的活,興許還能過得更充裕。三是既使不能實現財務自由,也能落個身心自由,沒有上班的煩惱,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三是家人支持我的選擇,二十多年軍旅生活,對家人虧欠太多,自主擇業可以更自由地安排生活,彌補這一虧欠。四是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對生活的落差,甘於平淡。



如今,我自主擇回到地方已十年了,和我當初預想的一樣,生活平靜,一切都好。偶爾也會同那些安置的戰友交流,我覺得,兩種安置方式各有利弊,選擇安置方式,實際上也是在選擇你將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五里橋記事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就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意思。

這裡先分清一個概念,那就是轉業。軍人退役現在有這麼幾種方式,一是退休;二是轉業(自主擇業,計劃分配);三是復員;四是新添加的轉文職。

一,退休不用說了,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到的,服役到年齡滿五十或者軍齡滿三十年。

二,轉業其實包括兩種方式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計劃分配就是回到安置地政府做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自主擇業則是每月領著自主擇業金,自由擇業。如果又進到體制內工作,那麼自主擇業金就沒了(國家不會給雙份錢的),但是如果進到私企或者外企或者進行創業,那麼可以繼續領著自主擇業金。

至於說兩者哪個更好,那就回到開頭說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為能達到自主擇業的條件,軍齡方面至少十八年,也就是說服役將近二十年了,這時很多人一般都會選擇離開體制,過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再者,對於一些在團以上領導來說,很多也都符合條件,那就看看自己還想不想繼續做官,因為團以上領導計劃分配的話,如果運氣好的話會給個實職崗位。所以,選擇兩者就看自己想不想離開體制,官癮大不大。

復員和轉文職就先不說了,都挺好理解。


萬里河山Show


哨兵小虎第607條回答。

轉業和自主擇業是軍官退役的兩種選擇方式,也是大多數軍官的最終歸宿。

首先,小虎向大家介紹下什麼是轉業和自主擇業。

1.轉業(計劃安置)。

轉業是軍官從軍隊崗位退役後,被地方政府安置到政府、企業或集體等相關機構工作的一種安置方式。俗稱的轉業就是計劃安置。

軍官轉業所需的條件:

①幹齡滿8年,軍齡不限制。

②個人選擇轉業,且地方政府同意接收。


2.自主擇業。

自主擇業是1998年後開始實施的一項軍官轉業政策,這項政策是我們學習美軍最好的見證。

自主擇業所需的條件:

①軍齡滿20年(改革期間軍齡滿18年以上)。

②國防生需要軍齡滿16年(外加大學四年)。

據一份調查報告統計,軍官選擇轉業的人數佔退役軍官總人數的七成,而選擇自主擇業的則佔二成,剩下的10%分別是退休和復員。

近兩年隨著部隊改革,選擇轉業的年輕幹部比率有所提升,而軍齡滿20年,選擇自主擇業的幹部勢頭也有明顯提升。

這兩種轉業安置方式有什麼區別呢?

1.退役金。

自主擇業的退役金最高,以18年為例,服役滿 20年副團職中校退役,約有50萬。而轉業退役金則只有33萬元。


2.工作。

自主擇業後,政府不安置工作,可逐月領取退役金直至死亡。以20年副團中校2018年退役,每月可領取退役金9500元左右。但此後住房、醫療、子女入學則和尋常百姓無二。

而轉業則通常按地方正科職以上待遇,通常約在6000~10000元之間!同樣,公務員的各項福利也相對保障!尤其是醫療保險、住房、子女入學、就業等優勢較為明顯!

3.身份定位。

自主擇業後,身份就回歸到入伍前的身份,只有一個虛職幹部身份,但不能到國家、政府、集體產業等部門就職,一旦就職就會被取消自主擇業金。

而轉業後則屬於國家公務人員,或者事業編制、參公,甚至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身份相對固定,之後在年滿60歲後,會以該身份退休。

那麼到底是轉業還是自主擇業呢?小虎在這裡有三點建議:

1.一、二線大城市,果斷選擇轉業。

2.個人喜歡自由,愛創業,選擇自主擇業。個人喜歡從事公務員,有從政興趣,選擇轉業。

3.面臨子女、家屬就業困難,且問題突出,可以考慮轉業。

以上就是小虎的一點淺薄之見,歡迎大家關注小虎,有什麼問題,也歡迎諮詢,有問必答!


哨兵小虎


如果按照英武個人經歷和體會來說,面對計劃安置還是自主擇業?自然是自主擇業更為合適!

1.面對即將到地方的生活與工作,很多想轉業的幹部會有很多想法。這裡,英武想讓面臨轉業安置還是自主的幹部想一個問題:你是想一眼看到自己的追悼會,然後過著相對安穩的日子?還是給自己一個“闖蕩的時空域”,讓自己可以換種活法?

2.想過安穩日子,那就毫不猶豫地選擇“計劃安置”!~畢竟,社會的資源、人脈和行業領域,我們很多幹部尤其是像在部隊待了近20年(現在18年就可以有權利選擇“自主擇業”)幹部來說,確實是最大的難題!

而且更多的幹部想到的是:我返回地方,如何讓家庭能夠繼續過上好日子?

3.要先給自己一個折騰的機會,讓自己老了之後回頭看,自己的人生“質量”還是很高的,生活經歷還是比較豐富的!那就選擇自主擇業!

4.當然,對於“自主擇業”選擇,要慎重!要考慮好一下幾個問題:

(1)你的能力和學歷,是否能夠保證自己在正式創業之前,能夠除了退役金(包括房補)之外,還可以有一份收入?

(2)自主擇業後,你的生活圈如何拓展?你的特長有哪些?比如英武剛返回來的時候(英武自主擇業,返回來第一年在某教育集團任處長、心理學教師),給自己一個熟悉社會的機會。

(3)選擇自主擇業的人,一定是心裡有一個“折騰的夢想”,但是一定要有思想準備:選擇自己創業折騰,就會有很大的風險!而這個風險是否可控?如果真的出現惡劣的後果,你家庭的生活是否受到影響?

總之,自主擇業之後的創業,會是一個非常折騰的過程,更是對自己意志力的挑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你會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如果想自由,那就自主擇業!

歡迎大家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