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現在的保險公司為什麼天天喊增員?

a黑衣少


保險公司天天喊增員很正常,畢竟傳銷們也都要不停地拉人頭髮展下線才能繼續維持騙局的。

我曾經專門寫過一篇回答,詳細分析了保險與傳銷的相同之處,居然洋洋灑灑列出了很多條,看著還很有幾分道理。不過回答的問題多了,之前的答案我自己都找不到了,所以這裡就不多說了。


保險公司的增員,是拓展市場的常用辦法。話說我的一位朋友自從做了保險,多次誠邀我去聽課,說是每天簽到就能領錢等等,我都婉言拒絕了。話說企業培訓界的大拿我見得多了,保險公司那點洗腦課程對我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的。


保險公司通過一些好處,讓人來聽課或者滿一個月領一千多塊錢,這是一個不間斷洗腦的過程。話說一個習慣的形成,30天足夠了。只要你天天處於這樣一個激情澎湃催人尿下的環境中,不斷的接受似是而非的成功理論,如果心志不堅,必然會有所改變。


保險如此,傳銷同樣如此。

一旦選擇了入夥,那麼,想拿出業績,就得交出投名狀吧。

顯而易見,自然是從自己買保險,家人買保險開始。然後為了提成,就會選擇親戚、朋友、同學、鄰居一個個下手。要麼推銷保險,要麼推薦聽課,總而言之,就是不斷髮展下線。


保險業務員的更替頻率是極高的,金字塔模式的底層業務員們,是最不穩定的。一旦把自己的社會關係坑害光了,那麼新的業績就很難再做出來了。提成沒有了,底薪極低,慢慢也就混不下去了。


保險公司人員更替,爬到金字塔中上部的人,因為不斷吸納離去者的客戶資源,到最後往往能夠收益頗豐,做的更長久,這一點,同樣與傳銷基本一致。


保險公司為了更多的業績,自然會不斷的撒魚餌,誘惑更多人不斷進入。即使不能把你忽悠瘸了加盟組織,也要把你忽悠拐了信了保險有益,說不準哪天你就買了呢。


財智成功:加百利網創立者,20年農村生活,北漂十年,跨IT、企業培訓、媒體職業經驗,長期每天閱讀30萬字+,民間經濟思考者,公眾號(加百利點靠木)


財智成功


其實不是保險公司天天喊增員,而是如果保險公司不增員的話,那麼這保險公司就沒有人了,只有老闆一個光桿司令在哪裡。


保險公司有3分之二的人員都是銷售人員,並且保險和房地產行業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屬於人員變動非常高的那種,其中主要的人員流失也就是銷售那塊的人員。


以前我聽一個保險公司的HR說過,他說他沒公司有2000多員工,其中銷售有1000多名,然後每年公司都會招聘3000多人,說到這裡,可能有點不敢相信吧,為什麼公司有2000多人,每年還要招聘那麼多的人?


其實這不難理解,其中主要也就是銷售人員的流失率太高的,其中有很多的銷售人員堅持下來了,堅持個幾年要麼跳槽要麼自己開公司去做了,另外有些堅持個一天兩天就辭職了。


所以說一家保險公司一年要招聘3000多人,其中這能留下來的也就是幾百人而已,然後已經在公司的2000多人中,每年也會流失個幾百人,保險公司拼命的增加員工,其目的只能是保存原有的樣子。


另外,我們目前看到很多的保險公司招聘,也都是比較普通的,看似他們都在拼命的招人,其實只是維持公司原有的樣子,他們實際上也並沒有太過於拼命的去招聘,如果保險公司真的要拼命的招聘的話,可能他們一年就光入職的就會有上萬人。


保險公司和房地產行業員工的流逝可謂是最高的,他們對於招聘的門檻可以說是越來越低了,他們這樣做,主要也就是招不到人,就算招到了人,也沒辦法留住人,就算留住人了,也只能短時間的留住而已。


文非


保險公司不是天天喊增員,是保險公司天天喊的增人才。你看你去應聘的時候,不是這個經理就是那個主任,,其實都是套路,我自身就是例子,我08年的七月份,突然發現街上全是廣告,“某大型國有企業招聘管理幹部五名,營業部經理十名,營業部主任二十名,組員若干名,一個月8天休,底薪加提成,有意者電話聯繫,然後是電話號碼和某某經理的姓氏。”於是我就打了電話,也沒告訴我是什麼公司,就告訴我地址,還說名額有限讓我早點去,第二天我就去了,一看是保險公司,我心裡就很不高興,心想,保險公司招聘就直接說唄,幹嘛繞圈子呢?但是,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了,於是就見了面試老師,老師滿口應承廣告是真的,這一批確實招人才,我就信了,培訓了三天,考證,然後讓我跑業務,跑了三個月業務,讓我象他們的方法去增員,我才感覺不對了,這就是套路,跟幹部沒關係。但是從心裡講,保險還是挺好的,這三個月沒白跑業務,但是他們這種套路我不認可!公司紅色大標語寫著,以人為本,誠信第一,我真不知道誠信在哪裡!於是我跳槽到第二家公司,有意思的是這第二家公司套路更深,說在哪堅持開兩個月早會,什麼都不用幹,就給開800塊錢,我就信了,坐了兩個月,告訴我得上業績這800塊才能給,我非常生氣就走了,來到了第三家,更好,專業人一個都沒有,她們不研究產品,研究基本法,怎麼借身份證,怎麼做假。我一氣之下就走了,後來在代理公司待下了,做到了現在,大家想,老百姓為什麼不相信保險?其實保險沒有錯,就是這些人把它弄壞了,天天喊增員,等去的時候都是經理,都是主任,其實就是業務員,先用各種方法讓你有業績,哪怕是自己給自己保一份,然後用續期約束你。所以我告訴這些保險公司的人們,懸崖勒馬,不要這樣做了,儘快還保險業一片藍天!


保哥說事兒


我是一個做了19年保險工作的資深保險人,就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壽險營銷其實就是一種銷售工作,它需要不斷的提高業務量來提高公司的規模和盈利水平,專業一點講,保險公司是靠量的積累來降低風險係數,也就是大數法則。而提高規模無外乎兩種方法,第一提高單體的產能,也就是讓每一個營銷員都變成績優打業務員,但不太容易難度較大,還可以通過改善產品結果來提高,但是監管部門又有很多限制,那麼提高業務量的方法就只剩下第二種,通過增加銷售人力來提高產能,也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增員。只是在增員的過程中有一些認為的操作不同,專業的代理人是會選擇性的找到適合從事保險工作的人來做保險的,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中專業的真正做保險的人佔比不到35%。


丁茂盛967


會有這種認知,是因為國內的保險行業太原始。

相比有幾百年發展歷史的保險行業,以及有百多年沉澱的國際化保險公司,國內的保險行業起步太晚,又遇到這麼一個龐大人口基數的市場,快速佔領市場就是這些保險公司的最好選擇。

數量要得多,質量當然就要放棄,因為一個專業的壽險規劃師是需要很長時間去培養的。但是如果執著於人才質量,市場就被競爭對手佔領了。所以才會形成這麼一個局面。

但是,從數據來看,這種情況基本到頭了。數量不可能無限增長,目前最新的數據顯示,保險行業的從業者數量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了。也就是說,接下來是洗牌淘汰的階段,大量的中低端代理人會被淘汰,留下真正的專業人才。

另外,糾正一下前面其他回答的錯誤。保險和傳銷確實很像,但是,並不是保險學傳銷,而是傳銷學的保險。因為保險行業的歷史遠遠超過傳銷的歷史。

而且幾百年來,保險行業都發展得很好,很規範,只是在目前的中國市場被妖魔化了而已。就好像偶爾有江湖遊醫行騙,就把屎盆子扣在整個醫生群體身上一樣,這是極其可笑的。


大影於市


保險業發展到今天,市場細分,業務規模也不會一家獨大,所以,組織發展更為重要。

由於競爭的越來越激烈,保險公司只有不斷壯大隊伍,提高人力規模。行業的人均產能和人均績效是有一個大致水平線的,有些隊伍的培養需要不算的訓練、培養、沉澱,需要時間,所以,保險公司只能走人海戰術,用人力規模來時間換空間。

所以,如果你是員工,你應該思考,什麼是你能做到的和你要的?你是擅長帶隊伍還是做銷售,不要本末倒置了。

祝福你不要迷失了自己。


面朝大海17877


哎,保險公司尤其區拓現在打著文員,售後,社區服務員,農村醫保,口口聲聲保底2000不用做業務,瘋狂招(hu)收(you)員(客)工(戶),,真醜陋,看不下去!上完自己單子,學不到技能,拉不到人頭就拜拜,,留著續期給領導們吃。。哈哈哈哈哈哈


BaisenV5佳嶽


第一,保險公司員工的流動性是很大的,實習期三個月,是有任務才能轉正的,轉正不了的,自信心都會受到打擊,離開的概率有九成,

第二,每一次晉升都是有考核標準的,除了自己的業績以外,對團隊的總業績以及人力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多增援,總是好的,人多力量大

第三,保險公司的發展路線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路線,也就是靠業績說話,另一種是團隊路線,增員,靠管理團隊獲得收益,當然,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第二種,所以要更多的增員,團隊人越多,規模越大,團隊在公司的影響力就越大,管理的收益也就會越高


家在大西安


保險公司增員是正常的,就像其他公司也在常年招收業務員,銷售崗位畢竟流動性大,所以需要時刻儲備。另外來說,業務是公司活下去的根本,如果沒有任何業務收入,保險公司那麼多內勤、公司場地等費用哪來呢?從業務員自身發展來說,只有不斷的增員,發展組織,才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資本越來越充足,個別“個人英雄”的不在此範圍內


等價交換


保險公司的義務員的生存有兩條路,一是義務員,二是增員(就是招人)有些義務員業績不太好的,沒有好的資源,就招人發展團隊,來增加自己的收入,哪個公司的佔領市場大,哪個公司就利益多,大量發展新人有好處,就是一般新開的第一單就是賣給本人自己,叫自保,身邊資源用完了,要麼就積累足夠的經驗去開拓陌生客戶,要麼就不幹保險了,每個保險代理人除了自己的保險業績外,還有發展下(增員)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