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工業鹽吃不死人,那能不能吃呢?

工業鹽吃不死人,那能不能吃呢?

這些天,融雪鹽被盜,幸好監控堅守崗位,順藤摸瓜找回來幾袋工業鹽,這些順鹽回家的,並不是拿回去融化自家門前雪,還都是準備拿去吃的,想醃鹹菜,想做饅頭,想做鹹鴨蛋。這些被偷走的鹽,都是從鹽業公司買的,看來不會有太大汙染,我回答記者採訪時,很明確地表示吃不死人的,但,吃不死也吃不得。

為什麼吃不得呢?

首先看執行標準。

工業鹽吃不死人,那能不能吃呢?

工業鹽和食用鹽,標準各不相同,工業鹽標準GB/T5462,食用鹽標準GB/T5461,食用鹽還有另外的緊箍咒,還有一個衛生標準,GB2721。

通常大家一想,就認為食用鹽可能純度高,雜質少,而工業鹽粗糲,雜質多。但其實,標準在純度限制上並無二致,工業鹽用於某些用途時,純度要求極高,比食用鹽高,但還是工業鹽。

定睛細看,工業鹽和食用鹽,對雜質的種類和含量的要求,不一樣。

食用鹽標準多了重金屬和亞硝酸鹽檢測指標,這都是和人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指標,也是工業鹽與食用鹽,純度不計較,雜質有區別的最大區別。

非食用的其他工業用途的鹽統稱工業用鹽,國家明文禁止將工業鹽用於食品加工,鹽務、公安、工商這些部門對假鹽製售的打擊力度從來都是嚴厲的,但擋不住利潤太豐厚,違法成本又不高,一直都有工業鹽假扮食用鹽的事情在上演。一噸工業鹽能做成2000包假食用鹽,流入小攤販小作坊之後,那就是化整為零,很難監管,和地溝油一樣,必須抓源頭。

哪怕各項檢測指標都符合國家規定食用鹽標準,重金屬和亞硝酸鹽都不超標,還是不能吃的,因為本來就不是生產來給人吃的,人非要吃,就是立於危牆之下。

工業鹽吃不死人,那能不能吃呢?

工業鹽生產過程,無需遵守食鹽生產的良好生產規範,從原料選擇上,就不是為了食用目的生產的,除了不含碘,還可能含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有毒有害物質,畢竟檢測就那麼幾項指標,遠遠不能覆蓋其他風險。

沒有遵循食品安全的良好生產規範生產出來的非食用鹽,任何環節都是風險和隱患,比如先前查出來的農藥廢渣鹽,食用鹽並不會檢測農殘指標,如果不看來龍去脈,怎麼會想到檢測食用鹽中的草甘膦呢?

吃鹽的關心誤吃工業鹽的危害,順鹽的,關心吃了工業鹽的危害。

這要根據不同來源具體分析,但因為食鹽是調味品,最後散在於攤販作坊,消費者不太可能一次性大量攝入,也不可能連續長期攝入同一非法食用鹽,所以事實危害通常而言是不易發生的。

說個真實的故事吧。冰島,感覺冰清玉潔的,不會有啥食品安全的負面新聞,不過我確實沒有汙衊啊,2012年元月,冰島政府遺憾地發佈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

工業鹽吃不死人,那能不能吃呢?

一家企業進口的工業用鹽,沒錯,主要用於道路融雪、化工產品製造等的工業用鹽,被當做食用鹽,在冰島用了整整十三年,冰島人民當了十三年的小白鼠,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工業鹽是吃不死人的。

但是,吃不死人,當然不能是食品安全的標準。

工業級原料不得用於食品,這是食品安全不可觸碰的紅線,用了,就是違法,和危害是否顯著,後果是否嚴重沒有關係,吃不死人也是違法犯罪,消費者的眼睛啥也看不出來,舌頭也難以分辨,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正規超市購買知名品牌的食鹽,下館子要找口碑好講誠信的。

工業鹽吃不死人,那能不能吃呢?

最後補充一句,工業鹽就是工業用氯化鈉,亞硝酸鹽就是亞硝酸鹽,不是工業鹽。一些媒體遇到亞硝酸鹽中毒事件,就說是工業鹽中毒,這是用法錯誤,記者們這次都懂了,知道工業鹽就是工業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