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個人的下班時間裡,如何高質量獨處?

甜寶愛學習


一個人的下班時間裡,你覺得孤獨嗎?

孤獨啊,你手裡提著食物,回到自己又冷又暗的小房間。點開微信,沒有人找你。點開朋友圈,沒有人回應你。你悲傷,失落,覺得自己像被全世界拋棄了。

好不容易出趟門,你裹緊領口,看著迎面而來嬉笑相擁的情侶,看著牽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的小朋友,看著大排檔裡對酒高歌的人群們,覺得獨自走在瑟瑟寒風裡的自己,好像一條狗啊。

下了班的幾小時,本來應該是放鬆的時光,充電的時光,怎麼能沉浸在悲傷落寞裡,把時間浪費了呢?十點君覺得,你不妨試試下面幾個小辦法。

改變心態,對自己負責

十點君的好朋友小錚,以前也完全受不了孤獨。

下了班,他拉上三五好友,吃飯、跑步、K歌,倒也有聲有色。每次聚會完回家,他還要在微信群裡聒噪幾個小時,直到半夜一兩點,大家漸漸都去睡覺了,他還要自說自話上半天,看實在沒有人理他,才肯去睡覺。

小錚很羨慕能獨自堅持讀書跑步的十點君。他說,跑步如果約不到人,他就不跑了;在家裡光顧著聊微信,也讀不進書。日子看著熱熱鬧鬧,實則一事無成。

十點君拍拍他的肩膀,笑起來:“你覺得孤獨很正常啊,誰不孤獨呢。確實有時候會有點難過,但大多數時候很爽。

你看,我想收拾房間就收拾,想讀書就讀書,想跑步就直接出門蹦躂半小時,沒人拘束我,要求我幾點必須回家;沒人規定我必須做完這個再做那個。多棒。”

小錚點點頭,有點猶豫:“一個人在馬路上跑步,會不會顯得很傻?我不在群裡發言,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很孤僻?”

我又笑:“世界那麼大,大家那麼忙,誰整天盯著你看。專心做你的事就好。我們當你是朋友,是因為你真誠,你好玩兒,不是因為你整天在群裡嘰嘰呱呱的。”

那天之後,小錚下班不再扯著人去玩,也不在微信群裡刷表情包,只是偶爾給十點君發一張海邊的夕陽,說跑步路上看到這風景,覺得美極了。如此過去半個月,小錚對十點君說,他竟也開始享受一個人的孤獨時光。

小錚說,他漸漸懂了,不是說你孤獨,你就寂寞,可憐,要抱抱。

相反,一個人需要隔絕掉外界的浮躁和喧囂,認真想一想,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怎樣才能得到它。

你可以和別人廝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你也可以在一個人的時光裡每天提高一點點,最後改變人生。

打掃房間

一個人下了班的生活,也可以是很美妙的。打掃乾淨屋子,給自己一個清爽乾淨的居住環境,是讓生活變好的第一步。

西方心理學家謝里·博格曾有研究表明,混亂的生活狀態常常使人精神疲憊,沉浸在抑鬱裡。一個人的時候,就更可怕了。

一不小心,就在糟糕混亂的房間裡躺了一個上午,等中午昏昏沉沉地醒過來,窗簾仍然厚厚地遮住陽光,你艱難地睜開眼睛,腹內空空,四肢沉重;映入眼簾的是七零八落的衣物,昨夜的食物殘渣,幾隻蒼蠅還在房間裡盤旋……

這樣的環境,想一想都覺得生無可戀。

所以,一個舒服的週末清晨,收拾房間是第一件要做的事。

拉開窗簾,讓溫暖的陽光和清新的微風撫摸你的面龐;垃圾掃進袋子裡,一溜小跑下樓丟掉,回到家的那一剎那,都覺得乾淨清爽;烏七八糟的雜物,常用的放進收納盒,不常用的放進櫃子。

放幾本書供隨手翻閱,買一束花讓它兀自開放。

對待生活,飽滿而熱情;對待自我,莊重而清透。

做運動

臨近過年的那幾天,十點君一個人在加班準備過年期間的稿子。

那時候正值深冬,南方的溼冷能透進骨子裡。十點君身邊,十點喵在呼嚕嚕睡大覺,房間裡靜悄悄的,只有膝蓋上抱著的嗡嗡作響的電腦,安排不完的稿件,冰冷的雙手雙腳和一顆焦灼的心。

十點喵:怪我咯?

那時候,我會給自己定個鬧鐘,每隔一小時就站起身來,活動一下筋骨,做幾個簡單的深蹲,手腳就能立刻暖起來。

每天下午三點,十點君就花二十分鐘,做一套最簡單的HITT——俯臥撐,卷腹,深蹲,開合跳,每個動作做10-20個,循環4到5組。這一套做下來,全身都暖和了,身體微微出汗,卻又不會很疲憊,是舒暢的狀態。

相同的動作,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調整具體的組數和次數,將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不要太累就可以。

運動能夠調動你的心肺功能,升高你的體溫,增強你的新陳代謝,產生的內啡肽也能振奮你的精神,讓你不至於昏昏欲睡。

培養一個長久的愛好

叔本華說,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一個人只有在徹底孤獨的環境裡,才能進行真正的創造工作。

沒有人管你的時候,你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開懷大笑,或是喝得酩酊大醉;哼不成調的曲子,或是跳一段舞,都隨你。你不怕去打擾誰,你想做什麼就立刻做,沒必要等誰。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說,孤獨是最好的增值期。

你可以讀書,可以插花,但絕對不建議你拿大塊的空閒時間來刷朋友圈和微博。社交網絡是一個“時間黑洞”,一個人這裡瞧瞧那裡看看,時間很容易就過去了,碎片化的信息看似刺激大腦,實則沒什麼營養,到最後你只會一事無成。

以上,是關於獨處,十點君能給你的小建議。

十點君希望你能過好一個人的小日子,卻絕對不是在鼓勵你孤僻。相反,一個人學習高質量獨處,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接納他人。如蔣勳所言:“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十點君始終相信,要遇上對的人,首先自己要成為對的人。

而你,也一樣呀。

你在一個人的日子裡越變越好,那個人也在一步步靠近你。

總有一天Ta會來,穿過洶湧的人群,穿過漫天的風雪,懷著滿腔的熱切,和沉甸甸的憐惜,走到你面前,抓緊你。

“嘿,原來你也在這裡。”


十點讀書


如果真的能5點半準時下班,那麼我可以分享我的經驗;

1、住在單位附近,走路5分鐘上下班,房子質量差一點沒所謂。

2、晚上6點到家,隨便在周圍小飯館吃一口,不要自己做飯,浪費時間,消耗精力。

3、6點半到7點半,聽聽音樂看看電視,舒緩精神。

4、7點半到10點半,閱讀、總結、學習、寫作。

5、10點半到11點半,鍛鍊

6、11點半以後,躺床上刷悟空問答~~~


四年來,我每年將近要寫50萬字的東西,也的確得到了很多收穫。


任易


這個問題就是我目前的生活狀態。一個人身在異鄉工作,父母家人不在身邊,朋友同學大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每天下班後回到單位宿舍簡單地解決飲食後無所事事,於是只能和手機為伴。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漸漸地我感到了浸入骨髓的孤獨與無助,彷彿自己陷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泥潭,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漸漸下沉卻無能為力。我慢慢發現自己的性格逐漸喜怒無常、越來越不擅長於陌生人交往,於是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在新的一年為自己做了一番大致的規劃,消除身上的負能量。

第一,為自己制定一個為之奮鬥的目標。我的目標就是努力攢錢買一套自己的小窩。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需要在本職工作以外再尋找另外一條可以賺錢的途徑,悟空回答就是我目前的一個嘗試


第二,堅持看專業書籍提升自己。這點我做的其實很不好,但是我還在努力克服。我相信當個人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就不會被眼前的境遇困住

第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並持之以恆。健身不僅能夠增強個人身體素質,還能通過運動排汗的方式達到一種發洩情緒的效果,從而使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得到改善

第四,培養一項可以受益的興趣愛好。可以是書法、繪畫、廚藝、旅遊……當我接觸學習融入之後,不僅能提升自己,還可以擴大生活圈,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孤獨是一件磨人心智熬人心性的東西,但是如果學會了和自己相處,提高獨處質量,現在這段時間裡面的磨鍊將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使自己受益匪淺。

這段話供正處於低谷中的自己自勉,也希望對有同樣境遇的其他人有幫助。


草寶口口女俏


一個人下班的時侯,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我現在每天的生活充實著呢!給大家說說

我上班是每上一天休息兩天,比如今天上班,明天下班。那麼後天和萬天如何安排,有人會超無聊。打遊戲,看手機。我就不會。

介紹一下,我種獼猴桃十多畝,白天我會去地裡照顧獼猴桃,修地除草,晚上我會玩手機。在悟空問答裡玩,因為可以賺錢。還有今日頭條裡玩。答題成了我能玩又能寫的好幫手,鍛鍊著我自己。謝謝大家前來觀看。


小朱山貨91945386590


首先你要對自己的時間有安排,下班時間可以讀書,鍛鍊,培養興趣愛好,走到室外來提升自己。

1.對自己的下班時間做規劃。有了下班時間安排表,你才知道該做些什麼,一步一步按計劃實施,不會手忙腳亂。

2.讀書。學習,永無止境,讀書是提升內在的重要方式,下班後你可以讀會書修養自己的性情,提高自己的內涵,增加自己的知識。


3.鍛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鍛鍊使自己體格健魄,也能使自己保持一個好身材,下班後可以跑步,打球,騎自行車,或者使用室內健身器材進行鍛鍊。


4.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找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點,比如繪畫,唱歌,廚藝,電影,跳舞,寫作,利用下班時間來做這些,培養一個興趣特長也很為自己加分噢。

5.走到室外。利用下班時間走上街頭去觀察,記錄別人的生活,你可以發現非常有趣的人和實物,然後反思自己,哪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改正來提升自己。


木廷晴在傾聽



大小姐170088495


其實上下班路上的時間是最能利用起來的一段。尤其是在大城市地鐵公交,能有座當然最好,四十分鐘一個小時的路程可以學到或者見識到很多新鮮的知識。拿本人舉例:16年在北京畢業,後半年一直在北京工作,上班路程走路加地鐵一個小時20分鐘,上下班在地鐵上的近兩個小時我覺得是最舒服的兩個小時,雖然很擠,但是當你研究某些東西入迷之後,你就感受不到那種擁擠了,半年的時間利用路上的碎片時間學到了很多東西。

17年年後就回到了大縣城濟南,這個目前還沒有地鐵的省會城市,家住郊區長清,上班則在 市區,距離在35公里左右,唯一的選擇就是開車,時間在1個多小時左右,路上堵得心煩,還不能看書看手機,不僅僅是因為安全問題,還有就是濟南的攝像頭是不允許你開車看手機的,所以,大把的時間就這樣浪費掉了,真的很心痛。

所以,可以坐地鐵公交上班的同學們真的是有得天獨厚的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條件,利用好了,肯定受益匪淺。有一天濟南的地鐵修好了,本人會果斷拋棄駕車。


說說馬甲


這個問題,對於我這樣剛畢業上班的大學生來說也是自己在尋找著答案。畢業之後進入化工廠工作,五班三倒制,空餘時間還算豐富,但也要體驗承受夜班之後帶來的身體上的疲乏,但精神上困頓的折磨😂。工作半年嘗試過種種休息調節方法,算是摸出點門路。

個人認為,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事可做。無所事事,渾身難受。精神上空虛,在家宅一天一天的過,一般人也受不了。我就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看書,並不是像高中哪種學習式,而是沏點茶水,買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就我來說比較喜歡懸疑類的如 [達芬奇密碼],[消失的秘符],[白夜行]等等。這是我用在夜班之後的生活,畢竟上夜班的人都懂,夜班很累的嘛。

其他班的下班時間,我會叫幾個朋友打打檯球,吃個飯,吹吹牛皮😂等等,當然心血來潮時也會去網吧幾連坐體驗下大學開黑的時光。

另外我比較喜歡打羽毛球,找到志同道合的約定好時間風雨無阻去體育館打球,流汗的感覺爽歪歪。

其他時間也有心血來潮的即興之舉,像學習繪聲繪影剪輯下自己的視頻,唱吧唱唱歌等等,看心情,生活還是不要那麼死板,隨性一點。

最後的最後,我還在尋找符合我的預期女朋友😂😂,這個嘛還是很有樂趣的,但也挺苦惱的,找到女友後生活節奏也會再次改變,到那時就不是獨處啦~


強15652


赫胥黎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運用得好的就會擁有完整的24小時,而無所事事,怨天尤人則每一分鐘都會隨他流失。


前幾年,在煤礦工作,企業管理的特別嚴格,提前一分鐘都不允許下班,中途有事必須主管領導簽字才可放行,否則,休想離開礦大院半步。


也許是嚴格的制度讓人們或多或少的感到有些壓力,或許是在礦山的工作太單調乏味。

總之,多數人下班後都不回家,三一群,兩一夥的找地方喝酒去了,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幾乎天天喝得迷迷糊糊的回家,雖然在外面玩呀,樂呀。


可不知道為什麼,當一個人(老公經常值班)邁進家門的那一刻,總是感到特別孤獨寂寞,無聊透頂,上網刷屏,追劇,肆意揮霍大把的時光。


後來,煤礦資源枯竭,我們各自轉崗,離開了煤礦,在市區工作,相對不那麼緊張,早晨起來跑步,聽書,散步,生活還算愜意。


在16年8月,有緣加入有書共讀,開始系統的讀書,並如醉如痴的愛上了寫作,起初很吃力,三二百字弄得抓耳撓腮,因為喜歡,所以堅持,我發現越寫越順暢。


不到半年的時間,我的處女座就在當地報刊上發表了,從此,我越發的愛好寫作,曾堅持日更原創隨筆一年有餘,從而寫作水平也得到了質的飛躍。


突然發現,下班後,以前的孤獨感不見了,文字佔據了我整個業餘時間,自從愛上讀書,愛上寫作,整個人都變了,不再像以前那麼浮躁,那麼空虛,自身修養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任何一本好書,都能夠對一個人的寫作能力有著不可估計的影響。作者的抑揚頓挫,流暢性以及他們的寫作風格都會影響讀者的寫作。


通過閱讀,寫作水平明顯提高,於是,一有時間,我就坐在電腦旁,敲打鍵盤,拼湊文字。


這些年我對身材要求還是頗高的,早晨堅持跑步已很多年,由於單一的跑步,不能達到形體的完美。


於是,我又走進健身房練習力量,塑形,增肌減脂,大家都知道,想要肌膚緊緻有彈性,唯有靠肌肉來支撐皮膚,這樣才能給人以才魅力四射。

最近我又開始練習冥想,學習99本經典書籍,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因為只有下班以後的時間才是屬於自己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讀書,寫作,健身,冥想等等,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如果你也想利用業餘時間提升自己,不妨你也試試我的方法,真的很充實很開心很有效喲。


魯迅先生曾經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儘量把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陰,用到實處,提升自己。


有書課堂


工作的第一年,基本上每天上班都是8個小時,沒有很少有加班的時候,工作也比較清閒。因為讀大學的學校不怎麼樣,自己也在學校沒學到什麼專業性比較強的知識,專業也不是什麼熱門的專業。然後就想著考一下公務員,晚上六點下班後回到租房,因為和堂哥一起住,房租什麼他都沒有讓我一起付,也沒有什麼壓力,下班回來後也沒有把全部的精力去複習,一天也就複習了2個多小時左右吧。考試成績出來,差了3.4分進面試。考個村官也差了3分左右,這也許就是不努力學習的原因吧。

然後轉戰另個城市,轉行,一切都自己一個人解決吃住問題,開始有生活的壓力了。借了信用卡一萬塊錢,工作後壓力更大,因為剛轉行,很多的東西都不懂,只有晚上自己補功課,連續2個月都學習到了晚上1點左右,現在回頭想想,其實沒有什麼難的,到一定的環境中,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自己也想變得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