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久病床前有孝女 她還是被收養的義女

久病床前有孝女 她還是被收養的義女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包河區義城街道,陳治其夫妻的病床前,就有個女兒陳紅豔,真正地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女”。父親因糖尿病一條腿截肢,母親常年癱瘓在床,父母兩人生活都無法自理,全家的擔子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儘管陳紅豔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但在她眼裡,養父母就是生身父母。1994年出生的她,堅強、樂觀,細心呵護著一家人。

在她眼裡養父母就是生身父母

陳紅豔,1994年出生,包河區義城街道北徐村村民。母親汪建梅,天生殘疾,長年癱瘓在家,生活無法自理。父親陳治其,54歲,今年因身患糖尿病左腿截肢,不久前去世。

其實,陳紅豔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在她出生的第二天就被親生父母遺棄,是陳治其抱養了她,由於養母長年癱瘓,陳治其既當爹又當媽,挑起家裡的重擔,省吃儉用把她撫養大。

養母身患先天性殘疾,家庭條件一直不好,一家三口相依為命。儘管家裡很窮,但她的養父母像對待自己親生孩子一樣,疼愛著她,讓她像同村的孩子一樣,快樂地成長著。

小時候的養父,把家照顧得很好,不僅讓她吃好、穿好,過生日的時候,還能吃上兩個雞蛋。日子雖過得很清苦,但是有養父母的疼愛,陳紅豔是幸福的,她眼裡,養父母就是生身父母。

窮人孩子早當家報答養育之恩

都說,窮人孩子早當家,陳紅豔同樣如此,她剛懂事的時候就開始做飯,學著照顧養母,學著去種地。

每天早上起床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養母端屎、端尿,而後是穿衣、洗臉,飯做好後,先給養母端一碗,自己再吃飯,平時常常幫養母捶背、擦洗身子,每天都要把養母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給房間開窗換氣。中午放學後,她先是照顧養母翻身,然後做飯。就這樣,一直過了十來年,直到她有能力外出打工。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我想更好地照顧家,分擔養父身上的重擔,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回憶起此前的種種,陳紅豔說道。

這一路雖然清苦,倒也過得安穩。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養父陳治其患有糖尿病,在2017年,病情嚴重,不得不截肢。生活的重擔再一次壓向這一家人,落在了陳紅豔的肩膀上。

陳紅豔節衣縮食,省吃儉用,不但把家庭打理得井然有序,而且將養父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推著養父呼吸新鮮空氣,隔三差五地帶養父去醫院治療,這一切,一個親生兒子難以做到的事情,她一個女兒家做到了;一個親生閨女難以做到的事情,她一個養女做到了。

久病床前有孝女用心照顧親人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陳治其夫妻的病床前,有孝女。

面對轄區居民們的誇讚,她總說:“養父母把我撫養成人,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孝敬父母,贍養老人,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想法, 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我做子女應盡的義務,也是我的職責。”

不幸的是,養父因病突發在醫院沒搶救過來,去世了。

“當時,真的覺天塌了,真的不知所措。面對這一切,再苦再累我都不怕,就怕親人離開。”那一次,久未流淚的陳紅豔放聲大哭,哭了好久好久,“哭過,日子一樣要過,只有把媽媽照顧得更好,才是對已去世的養父最大的慰藉。”

從那後,陳紅豔照顧養母更加盡心盡力,餵飯,熱了怕燙,涼了怕難受,少了怕餓著,多了怕消化不良。有時候養母吐得滿身滿床都是,陳紅豔就想了個法子,把舊衣服改制成“大餐巾”墊在養母下巴下面。

心疼養母吃不好,她總是想著法子給養母改善生活。“紅豔雖說不是我的親閨女,可她待我比親閨女還親啊。有這樣的好閨女伺候我就是苦點、受罪點也心滿意足了。一直有政府幫助我們,有親戚鄰居幫助我們,我們的苦日子不會太久的。”這一切,養母都看在眼裡,非常感動,總是對著來看望她的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