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淡水養殖,什麼水產週期比較短?

lhbin456


養殖週期短,就意味著見效時間快,養殖成本回收快,資金回籠快。養殖週期長短,主要和水產養殖動物的生長髮育有關,有的長,有的相對短。另外,魚種規格、養殖環境、養殖方式、養殖設施、飼料質量以及人的養殖技術等都會影響養殖週期。如,兩個人養殖同一種水產品,在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養殖相同規格魚的時間也可能是不一樣的。

那麼,哪些品種或者養殖方式的養殖週期短呢,我介紹幾種:

1、稻田養魚

稻田養魚一般都放養大規格魚種,充分利用稻田養殖環境,一般3--4個月後即可收穫。養殖品種有鯉魚、鯽魚、鬍子鯰、羅非魚、草魚等。這些魚的養殖週期不短,但是相當於利用了稻田環境做大規格魚的培養,極大地縮短了養殖週期,效益明顯。

2、養殖泥鰍

泥鰍生長髮發育快,味道鮮美,價格好,可以池塘養殖,也可以稻田養殖。稻田養殖大規格泥鰍,一般4個月即可上市,池塘養殖6--7個月左右即可上市。

3、網箱養殖黃鱔

黃鱔養殖最好的方式是網箱養殖,這種養殖方式更易管理,能減少疾病,創造良好生長環境,黃鱔生長髮育快,飼養管理好,6--7個月可以達到上市要求。

4、小龍蝦

小龍蝦是當下比較火熱的水產養殖品種,價格也一直不錯。小龍蝦適應能力強,可池塘養殖,也可以稻田養殖。一般3--6個月可以收穫。特別是池塘養殖,如果條件適宜,餵養又好,2--3個月就有可以上市的商品蝦了。

5、南美白對蝦和羅氏沼蝦

這兩種蝦的生命週期本也不長,所以養殖時間也不長,6--8個月即可養成,現在還有溫室大棚養殖方式,更能縮短養殖週期。另外,羅氏沼蝦還可以稻田放養。

所以,養殖週期既和養殖品種本身的規格、生長髮育有關,也和養殖條件有關。比如上面說的,稻田養殖大規格品種,溫室大棚等,能縮短養殖週期。另外,如果有銷售渠道,購進大規格水產品種,暫養2--3個月適時出售,也可以算是一種縮短養殖週期的方法。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大家都想創業,而且最關心的就是什麼項目“短,平,快”。實際上要做好一件事,沒有什麼短、平、快。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去做一件事,最終肯定會成功!在農村不管幹什麼,致富路上不是輸,就是贏;虧與賠,是常有的事,天底下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也沒有四季常青的好項目!什麼項目賺錢,立馬就會有許多人跟著來了!想農村發展淡水養殖,什麼項目好呢?談談個人建議:


第一,不求很特別,就走平常路,養殖四大家魚。青、草、鰱、鱅(胖頭魚),這4種魚養殖技術成熟,而且是常見品種,市場需求大,價格穩定。再一,由於這4種魚食性和棲息習性不同,很適合混養在一個池塘裡,能充分利用天然餌料和水域空間,養殖效益更大,因而成為我國傳統性的養殖魚類。直到今天,這4種魚仍然是我國淡水養魚的主體魚。

第二,淡水小龍蝦。小龍蝦在我國大江南北有多火,這個不用我說。淡水龍蝦是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的營養滋補食品,它日益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目前市場上價高俏銷。淡水龍蝦除營養豐富外,還具有四個特徵:一是體大肥美。一般個體重100-200克,最大個體可達300克左右二是生長快,產量高,當年放養當年即可收穫,每畝水面可產鮮蝦400公斤左右三是適應性強。在水溫3-35℃之間均能生存四 是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餌料,也吃人工配合餌料和腐殖質。


第三,泥鰍養殖。由於它具有生命力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快、餌料雜且易得的優勢,因此從養殖角度來說,它也是一種最易飼養又可獲得產的魚類,已成為池塘、網箱、庭院的主要水產養殖品種之一。泥鰍行業裡苗子主要分為兩種規格,一是水花苗,一般一畝地下40—50萬尾,苗源成本在1500元左右,下苗後四個月即可長成規格20—30條一斤的商品泥鰍。二是寸苗,一般一畝地下苗6—8萬條,苗源成本在4000元左右。下苗後三個月即可長成商品泥鰍規格。

第四,稻田養魚。這是一種這幾年流行的一種養殖模式。利用水稻田進行養魚,既可增加魚產量,又可消除稻田中的害蟲、雜草,疏鬆土壤,肥沃稻田,增加水稻產量。用於養魚的稻田必須水源充足,田埂堅實,稻田進出口要有攔魚設備,田內要開挖魚溝。


以幾種淡水養殖。技術簡單,市場需求旺盛,養殖利潤還是不錯的。 但是,任何養殖都暗藏風險,天災人禍無法預料,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如果真正要養殖,首先要系統的學習養殖技術,瞭解當地情況!大家怎麼看呢?歡迎點評留言或私信。謝謝!


閏土說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