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高壓、低壓電纜的選擇標準和方法

高、低壓電纜的選擇原則、方法

選擇電纜截面的一般原則

為了做到供電上的安全、可靠、經濟和技術合理,導線截面應按下列原則確定:

(1)按長時允許負荷電流選擇導線截面。使導線在最大負荷下長時工作而不過熱,即不超過其長時允許溫度。

(2)按允許電壓損失選擇導線截面。使受電端有足夠的電壓以保證供電質量。

(3)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導線截面。使輸電線路的年運行費用最低,達到經濟供電的目的。

(4)按機械強度選擇導線截面。避免在運行或安裝過程中斷線,或因受砸壓而損壞,以保證供電的安全運行。

(5)按短路時的熱穩定條件選擇導線截面。時導線通過短路電流時不致超過其短時允許溫度。

高壓、低壓電纜的選擇標準和方法

高壓電纜

選擇電纜截面的方法

(1)低壓電纜截面的選擇方法

對於負荷電流大、線路長的幹線電纜,其電壓損失是主要矛盾,因此應按正常工作時的允許電壓損失初選其截面。對於經常移動的橡套電纜支線,應按機械強度初選其截面。對於電流雖然較大,但是線路較短,又不經常移動的電纜,應按長時允許電流初選其截面。初選出的電纜截面還應按其它條件進行校驗。在校驗時由於低壓電網短路電流較小,保護裝置一般又瞬時動作,所以短路時的熱穩定性一般均滿足要求,可不必考慮。但是當採用熔斷器保護時,熔體的額定電流應與電纜截面相配合,否則會使電纜過熱。對於幹線電纜,不必校驗機械強度。低壓電纜一般不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截面。因為低壓線路短、年利用小時數較小,對供電經濟影響不大。

(2)高壓電纜截面的選擇方法

由於電纜的散熱條件差,高壓線路短路電流又大,因此短時間大的短路電流通過時,會使電纜芯線的溫度超過其絕緣材料的短時允許溫度,而受到損壞。所以高壓電纜必須考慮短路時的熱穩定性。一般高壓電纜的截面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按長時允許電流、允許電壓損失和短路時的熱穩定條件校驗。因為高壓電纜不經常移動,而且多為鎧裝電纜,其本身機械強度較高,所以高壓電纜不必校驗機械強度。

低壓電纜主芯線截面的選擇

低壓電纜主芯線截面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正常工作時,電纜芯線的實際溫度應不超過電纜的長時允許溫度,所以應保證流過電纜的最大長時工作電流不得超過其允許持續電流。

(2) 正常工作時,應保證供電網所有電動機的端電壓在額定電壓的95%—105%範圍內,個別特別遠的電動機端電壓允許偏移8%—10%。

(3) 距離遠、功率大的電動機在重載情況下應保證能正常啟動,並保證其啟動器有足夠的吸持電壓。

(4) 所選電纜截面必須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

高壓、低壓電纜的選擇標準和方法

高壓電纜

高壓電纜截面的選擇

(1)按經濟電流密度計算選定電纜截面,對於輸送容量較大,年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較高的高壓電纜尤其應按經濟電流密度對其截面進行計算.

(2)按最大持續負荷電流校驗電纜截面.如果向單臺設備供電時,則可按設備的額定電流校驗電纜截面.

(3)按系統最大運行方式時發生的三相短路電流校驗電纜的熱穩定性,一般子電纜首端(即饋出變電所母線)選定短路點。井下主變電所饋出線的最小截面,如果採用的是鋁芯電纜時,應該不小於50mm2;

(4)按正常負荷及有進綜採工作面的電纜發生故障時,應該校驗電纜的電壓損失。

(5)固定敷設的高壓電纜型號應用於接入移動變電站的電纜應採用監視型屏蔽橡膠電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