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一塊看似尋常的夏布,

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

既粗獷淳樸,

又細膩如絲,

雖由人造,卻返璞歸真。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夏布,中國最古老的布料,它是以苧麻為原料編織而成的麻布。因麻布常用於夏季衣著,涼爽適人,又俗稱夏布、夏物。聽上去就似一股涼爽撲面而來,彷彿一縷來自山野的清風。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夏布看似粗糲,卻撫之柔軟,看似陳舊樸素,卻淡然若風,它完美地與中國人的東方氣質相契合,質樸,素淡,平和,低調,有一種時光裡無言的淡定從容。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夏布的發展歷史久遠,漢代稱為“蜀布”,唐宋發展為“斑布”、“筒布”,主要用作貢品。清代康熙後期才形成商品生產,甚至遠銷朝鮮、日本和南洋等地。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夏布的產地之一榮昌,地處四川和重慶兩省交界,這個小縣城也因為出產夏布而遠近聞名。民國時期達到鼎盛,遍地種苧,戶戶織機。榮昌有夏布織機5000多臺,年產銷夏布70萬匹。

2008年,榮昌夏布織造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紀錄片《傳承》之榮昌夏布

由於人造絲製品的興起,夏布曾一度遠離我們的視線。近年,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迴歸大自然的訴求也在不斷提升。健康的、綠色的、天然的纖維面料,讓夏布再次迴歸並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的面前。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夏布的原料是苧麻,也稱白葉苧麻,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自古便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物。早在古代,就已經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物。神農譽麻,史稱“富貴絲”。西方稱它為“中國草”。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從苧麻到夏布要經過十幾道工序,割麻、績紗、挽麻團、刷漿、上機織造、印染、晾曬等等,方成服飾。

不同於現在用機器紡織出來的布,真正的夏布是用古老的手藝做出來的精緻苧麻布。其絕精者兩年餘始能成一匹。一匹四丈八尺,可為二衫。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剝麻

將苧麻砍下,去掉葉子,剝下莖皮,就可得到淡青色的苧麻纖維。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自然漂白

分為清水漂白、日光漂白等方法,按程序連續幾天進行,即成潔白苧麻。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績紗

績紗盡為女工,績紗時將經上述自然漂白後的苧麻,撕開成片,捲成一縷縷,放入清水盆中,然後用手指梳成一根根苧麻細絲,放在大腿股上,用手捻接成細小麻紗線,再捲成如繭狀紗綻一樣小團縷。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織布

分為刷布、上機、上漿、織造四道工序,其中以刷、織造為難。如果手藝不精,分斷紗,又費時,次品又多。經紗、刷布多為男人所做,織布多為女人(故夏布又稱為娘子布)。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詩經》開啟了千年夏布的淵源。那時還沒有棉花,苧麻是主要的紡織原料,詩中描述的就是把麻纖維放在清水池裡,發酵使纖維中膠質脫掉,以便紡績成紗。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紡織技術已大大提高。苧麻的織造水平在西漢達到非常高的水平,精細程度可與最著名的西漢馬王堆出土素紗蟬衣媲美。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搗練圖中的夏布脫膠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明 孔府舊藏 夏布中衣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夏布吳服

既符合現代審美,

又有歷史的厚重感。

這種自然與古典的結合,

是其他面料無法代替的。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越來越多的人重新看到它,

想要留住嫋嫋白紵,

留住婆娑夏布。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有人把它們做成舒適的夏布衣服,

既保留了淳樸的味道,

又不失設計感。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有人把它們做成了古拙的手作,

質樸自然,

別有一番韻味。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在夏布上刺繡、作畫,

更像是一場穿越千年的相遇。

配色柔雅,淡彩暈染,

頗具水墨丹青之韻。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當夏布重回大眾視線的時候,

它已從傳統的布料成為

時尚與古樸兼備的文化載體。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在炎熱的夏日裡,

一襲麻衫,一面麻簾,

就能讓夏天變得安逸而沉靜,

就能保持內心的安之若素。

千年夏布,婆娑手藝

惟願未來每一個夏天,

都有夏布微涼,

自由自在,淡然如風。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眾號:taooli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