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吳國楨與蔣介石交惡的臺前幕後

吳國楨精明能幹深受蔣介石器重。又由於有留美背景,也頗得宋美齡和美國政府青睞,被歸為所謂的“夫人派”,因此他在仕途上屢獲拔擢,官運亨通。然而就是這樣關係密切的君臣,最後卻彼此交惡,分道揚鑣。

吳國楨與蔣介石交惡的臺前幕後

與蔣經國交惡引蔣介石不滿

國民黨逃臺後,吳國楨於1949年底出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3個月後,1950年3月,蔣經國被任命為“國防部”政治部主任,並操縱“反共救國團”等組織,勢力大漲。當時救國團系一民間社團,“政府”沒有預算,這樣,蔣經國只好向“省主席”吳國楨伸手要錢。當時臺灣財政拮据,“省府”入不敷出。吳以消極手段,不給救國團發經費。而時任“臺省財政廳長”的任顯群利用身兼臺灣銀行董事長的特權,對蔣經國有求必應,出手大方,到頭來還是掏了“省主席”吳國楨的腰包。對此,吳難免發些牢騷,尤其對蔣經國不滿。

吳國楨不僅在經濟上與蔣經國衝突不斷,政治上與蔣經國的矛盾也日漸加深。吳對蔣經國操縱特務系統,在島內濫殺無辜、隨意捕人頗為不滿,並加以干涉。1951年春,臺灣進行第一次民選縣、市長。就在選舉前夕,蔣經國令特務以檢查戶口為名,一夜抓了398人,而最後查明僅19人有輕微違警記錄,其餘均系無辜。吳國楨出面干預,將人全部釋放。吳國楨所為使其與蔣經國的矛盾急劇上升。更令蔣經國不能容忍的是,吳國楨直接向蔣介石進言:“鈞座如厚愛經國兄,則不應使其主持特務,蓋無論其是否仗勢越權,必將成為人民仇恨的焦點。”對此,蔣介石和蔣經國都頗為不快。

吳國楨與蔣介石交惡的臺前幕後

在美髮表言論惹怒蔣介石

1953年4月5日,吳國楨與夫人去日月潭遊玩。途中發現所乘汽車兩隻前輪的插銷和螺絲帽被人卸掉,從臺中到日月潭多山路、彎路,這樣行駛隨時有生命危險。吳知是蔣經國所為,意在要自己的性命,遂決心離開臺灣。幾經波折,吳國楨的辭職(僅保留“行政院政務委員”一職)被批准,於1953年5月24日赴美。

1953年11月,蔣介石突然下令撤銷與吳私交甚好的“總統府秘書長”王世傑的職務。臺灣政界、新聞界廣為流傳,說王是因包庇吳而被免職,還謠傳王曾批給吳50萬美元。吳國楨在美國獲悉後,寫了一則“闢謠啟事”,函寄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其昀,請將啟事轉呈蔣介石,並登報。臺灣當局對此置之不理。

吳為了洗刷貪汙鉅款的不白之冤,只好出錢在美國報紙上刊載,並於1954年2月7日接受了一家美國電視臺的採訪。在電視上,吳除了要求臺灣當局徹底查清他是否貪汙外,還說明他之所以出走臺灣,是因與臺當局政見不同:一、除非吾人能在現行政區內實施民主,則無法爭取臺灣人民及海外僑胞的全力支持,更無法爭取自由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支持;二、目前的政府過於專權;三、“國防部”的政治部,完全拷貝蘇聯,若干人士竟認為,與共產主義作戰,必須採取共產主義的方法。上述3條分明是指蔣氏父子,只是沒有點名。對此,美國輿論大譁,各報爭相轉載。

吳的議論傳到臺灣後,蔣介石氣憤不已,遂下達了對吳國楨撤職(“行政院政務委員”)查辦的命令。同時,有26年黨齡的吳國楨也被國民黨中央開除黨籍。

吳國楨與蔣介石交惡的臺前幕後

隔著太平洋罵架最終和解

蔣介石下令“依法徹查究辦”吳國楨之後,臺島新聞、文化、教育界眾口一詞,齊聲討伐。吳國楨不甘示弱,決心繼續用上書的方式,向蔣介石理論。

3月20日,吳國楨上書蔣介石,信中要求蔣答覆以下12個問題,如:(一)國民黨經費是否由政府負擔?(二)政府有何畏懼,不通過一“政黨法”,保障各方反共人士均能在臺公開成立政黨,批評政府?(三)軍中究竟有無國民黨之秘密組織?等等。隨後,吳又對臺灣當局的汙衊進行了辯解,請求國民黨來美徹查吳的經濟問題,“若真有罪,自甘回國領罪”。

吳國楨與蔣介石交惡的臺前幕後

3月28日,吳國楨又上書蔣介石,公開指責蔣經國掌管臺灣特務機構,使臺灣成為特務橫行的“警察世界”。同時,吳把蔣介石比作法國暴君路易十四,批評他“自私之心較愛國之心為重,且又故步自封,不予任何人以批評建議之機會”,希望他“力自檢討,虛己從人,借能以數日後平心靜氣來研究他的建議”。

第二天,臺灣當局公佈了事先早已準備好的“吳國楨專案小組”的“調查報告”。報告說“前臺灣省主席吳國楨,最近在美國屢次發表荒謬言論,破壞國家聲譽,並致函國民大會,誣衊政府,蠱惑人心”。接著,報告列舉了幾件吳國楨與省議會之間的所謂糾紛,藉以攻擊吳國楨“既背棄國家民族之利益企圖以一手掩盡天下人之耳目,喪心病狂,莫此為甚”。

蔣介石對於吳的上書又進行了一番口誅筆伐。後來,蔣介石覺得這樣對罵下去,只會讓吳國楨揭露更多的內幕和隱私,不僅影響蔣氏父子和臺灣的國際形象,還會引起美國人的反感。於是,蔣介石委派對吳有知遇之恩的劉文島專程赴美勸說吳和解。吳看在恩公的面子上,答應和解。這樣,吳蔣隔著太平洋對罵了數月,就此偃旗息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