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要死的時候真的可以自我感覺得到嗎?

幸福與溫暖


人要死的時候真的可以自我感覺得到嗎?

能感覺到。尤其是老年人,這個恐怕至今是用科學無法解釋的。我來講兩個事例,一個是聽說的,一個是我伯父。

聽說的這位也是我們村附近的人,他十幾歲時參軍離家,後來轉業到單位,雖然成了城裡人,但他仍然經常有空就回農村老家。附近的村民都很尊敬他,不是因為他的官職,而是因為他的人格,他與人為善,沒有任何架子。

他回到農村不管碰到老人小孩子,都會親切地打招呼,村民有什麼困難只要找到他了,他會不怕麻煩不辭辛苦地幫忙。他臨去世之前正在醫院,醫生檢查他一切狀況良好,應該不久就可以出 院了,可他堅持說他馬上就要走了,堅決要回老家。

兒女們以為他是怕花錢找的理由,也拗不過他,只得把他送回老家,送回家沒幾天,他在晚上便闔然長逝,去世的當天晚上還吃了一碗飯,喝了一杯酒,談笑風生,完全看不出任何徵兆。至於他為什麼堅決認定他會馬上去世,他生前沒對任何人提及,則永遠成為了一個謎了。

第二個是我的伯父,70多歲,身體各方面都還行,唯一不好的是肺部,一年都要進一兩次醫院,每次都安然度過。

那一次同樣也是住在醫院,轉危為安的時候,他提出要回老家,他說他昨晚夢到父母,就是我的爺爺奶奶了,說很孤獨,要他陪著他們,他覺得他可能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我和我堂哥們都不相信,覺得做夢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不得真的,而且老年人還胡思亂想,當不得真的。可是他堅決要回老家,我們看他身體尚可,也就把他送回了老家。

在老家那幾天,他走了離得近的幾家親戚,相當於交待後事,然後自己走到山上為自己選擇了墳墓,做好這一切之後,他洗個澡,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臨睡前還交待了一些後事,交待得很詳細,包括那本書裡夾了錢都交待了。

當天夜裡,伯父去世,他驗證了自己的感覺。


十年讀書


這世上有很多事情是科學無法解釋、違背常理的事情。很多老人在去世之前會有預感,知道自己大限將到。因為已故之人無法解說,所以事情的真實性也無法確認。但是現實中去有很多類似的事情在發生。

爺爺在去世前一段時間,他自己就好像有了預感。知道自己可能要不行了。還記得那時我13歲,正是冬天快要放寒假的時候。原來每天放學時都會回自家做作業,但是那段時間爺爺卻說讓我去他家做作業。看我總是感覺像是看不夠似的。再有就是會交代爸爸一些事情,家裡的房本還有和爸爸說他要是去世了,把他葬在哪裡。爸爸是特別孝順個人,聽不得這些話,所以總是不讓爺爺說。我覺得那時爸爸可能也是有感覺的,因為我還看到過他們聊哭過。後來沒有多長時間爺爺就去世了,那天早上去叫爺爺吃飯,發現爺爺已經去世了,自己已經洗好臉也換上了他早就準備好的衣服。很安祥的躺在那裡

也曾經和朋友聊過類似這樣的話題,也有朋友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說這種臨終前的預感應該是有的,他是超越了肉體的限制,屬於精神或感知層面的力量。現在還無法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



我已經到了淋巴瘤末期了,15次化療之後,身體基本垮了,目前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度過,不是不想起來,也不是不想動,是根本沒有力氣起來了,可精神狀態還不錯,所以還可以繼續玩頭條,到但是我卻能清晰的感覺到我日子不多了,具體什麼時候死亡我不知道,但是可以明顯感覺到不會超過一個月的。這種感覺以前是沒有的。

所以我知道人死亡前會有感覺的,因為我本人就可以感受到。害怕嗎?害怕的!尤其是夜晚一個人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會有恐懼感侵襲,但每次時間都不長,也許害怕幾分鐘,也許十幾分鍾,過了就沒事了。

我現在每天早上基本去醫院一次,過程非常艱辛,因為沒有力氣。去醫院不是為了治療,而是為了減輕痛苦,醫生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我的主治醫生的行為和語言感覺上已經說明我活不久了,這點跟我感覺到的差不多。

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在睡夢中不知不覺死去,這樣是最幸福的死法,我生病兩年了,經歷了無數次痛苦,所以到最後對死亡的恐懼感變得越來越少了。反而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我們癌症病人裡經常有一句話:我們不怕死,我們怕生不如死!

世界那麼大,可惜我再也沒有機會出去走走了,太多遺憾,止步於疾病面前。


葉森鎮


可以感覺的到!!

我父親前年肺癌去世。用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力量救他,但無力迴天。在他生命最後那幾天時候。說了一些非常奇怪,莫名其妙的話。晚上睡覺也時常胡言亂語。問他說了什麼?他卻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原以為是神智問題,但,通過跟他的對話發現,神智是好的,只不過病入膏肓,反應遲鈍而已。最後那幾晚不知道為什麼精神出奇的好,到第二天早上他自己告訴我,爸爸今天要走了,摸了我一下手,叫我照顧我自己還有媽媽。於是進入了淺昏迷狀態。到下午四點左右,忽然睜開眼睛看著天花板,怎麼叫都不理我們,突然雙腿伸的筆直筆直,嘴裡還不停的叨咕什麼。叫了醫生緊急處理,但醫生來了以後,血氧就開始往下掉,70 60 40 30…… 我抓著醫生的白大褂求他救我爸,醫生看著我搖搖頭。最後宣佈臨床死亡。

經歷過摯愛親人離去的都知道這點,他們在臨走前那一刻,似乎他們真的能預感到什麼。很多舉動,都很反常。好像他們看到了什麼。知道自己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用盡最後的力氣再來留戀一下這人世間最美好的一刻。老婆孩子,還有親人。。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或許也有和像我一樣感受的人吧。


頭蝦君


我說的是一個真正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結婚特別的遲,在我和我愛人結婚兩年多的十一月份她離開了我,在她離開我的前兩個月,總是說她每天夜裡和她媽媽在一起,因她媽媽是喝農藥走的,她外婆也是。她對我講了以後,那是年輕不相信世界上有鬼一說,就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過了兩個月以後後悔的事終於來臨了。我的愛人她也是喝藥走的,到現在還是一個謎我愛人她那來的藥?她臨走的時候非常地安祥。最後她說的一句話是老公我對不起你!沒有和你過一輩子下輩子在嫁給你。沒辦法,她說她媽和她外婆端了一碗糠水讓她喝,喝了非常甜就喝光了。喝了以後她說她媽趕緊走,說完以後可憐的愛人永遠眯上眼睛離我而去。


道215937349



除了意外死亡的那些人,正常老死和病死的人死錢都會自我感到的。

我外婆99歲高齡才走的,那時候她每次我們去看她的時候,她早就分不清誰是誰,我們家親戚多,表哥表妹多,每次都是拉著她的手說,姥姥,我是那誰,想起來了嗎?她笑著說嗯嗯。

在她要走的那一天,我們所有親戚都圍著她身邊,那天姥姥的心情特別好,她能一一主動說出來我們是誰,精氣神特別的好,跟我們講幾位姨以前的生活,我們這些孩子哪個最調皮哪個最安靜。

那天中午姥姥喝著她最愛喝的苞米麵粥,換上了最後一套衣服,然後對我們說她有點累了,困了,想睡覺。其實旁邊我們所有親戚早就哭成了淚人。就那樣躺在床上的姥姥安靜的去了天堂。


情感公寓


我父親得了癌症,姊妹幾個輪流護理,有一天突然不行了,農村的風俗是趕緊給他穿上衣服,免的到那邊沒衣服穿,大家七手八腳給他把準備好的衣服穿上,就有一口氣了,叫也無應答了,過會突然睜開眼睛很清醒的說,我今天沒有事,過七天在走,把衣服給我脫下來吧。我們都很驚訝,正好又過了七天夜裡看護的姐姐哥哥都聽到門外敲鑼打鼓,到了門前,父親就走了。曾經父親淮海戰役在前線背過無數個傷員,曾經一次次搶救過受傷的戰士,也許這就是因果,父親上那邊也是個功臣吧,所以敲鑼打鼓接著去享福了。所以有些事真的科學解釋不了,親身經歷


晶瑩的浪花4


還有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正好五一回家,回到家我爺爺就給我說,你家來了,我誰也不想了,我也沒有什麼想見的人了,就躺在床上一直和我擺手,中午我爺爺就去世了,但是以前挺好的,就是每天問我啥時候回家!我當時就感覺如果我不回家,可能我爺爺就不能去世!

人生路漫漫,生命很短暫,大家都要過得好好的,孝順老人,珍惜生命!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啥不高高興興的呢.


米多媽媽的日常生活


我不知道別人,但我爸爸要死的時候一定是有感覺的,那應該是一種很疼很疼的感覺!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冬日的早晨,那年我12歲,他與往日一樣,匆匆吃過早飯,剛要出屋,突然急而淡地喊了一聲“疼”,雙手摳在胸口,面部整個五官瞬間扭在了一起,身子蜷著倒了下去,之後就再也沒有站起來。我當時是呆的,忘了時間在流逝,只有最後那急而淡的一聲“疼”,留在了我腦海裡,從此再也揮之不去。我的爸爸,他就是用這種刻骨銘心的方式,把死亡這個生命課題打入了我那個還不健壯的骨子裡,讓我用一生去思考、去體驗。從此,死亡與我不再陌生,直至今天,成了一名對死亡很感興趣的心理諮詢師。

我知道,自己有一天也會死亡,我們每個人都在盡力維持自己的生命存在,可總有一天,還是要死,沒有人可以避免。不僅我們人類,有生命就有死亡。死亡是我們一種本能的恐懼,大多數人都想法子迴避它,直到要到最後一刻無處可逃之時,自己才想著要去感覺它、瞭解它。

真正的現實是,死亡也許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我們也沒必要等待自己要死的時候才去感覺它,就在此時此刻,我們的身體內就有無數的細胞在死亡,也有無數的細胞在重生,生與死始終在相互依存,彼此交融,正是這種依存與交融,才構成了我們現在的生命。只把死亡留給垂死的人是片面的,死亡是生命的一種事實,我們只要稍作反思,就知道死亡並不只是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們在出生的時候,死亡就已經開始,終點從起點就已經開始,你為什麼要害怕自己的最後一天呢?那一天我們對死亡的貢獻並不比其他的日子更多,除了意外,那只是衰竭了而矣。

死亡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去感覺它,會使生命更為豐富充實,而不是使其貧瘠枯竭,雖然肉體的死亡可以毀滅一個人,但死亡的觀念卻能拯救一個人。海德格爾在探討“死亡觀念如何拯救人”的問題時,得到一項重要的洞識:我們對個人死亡的意識起到一種鞭策的作用,促使我們從一種存在模式轉移到更高級的模式。我並不是要歌頌死亡的美好,也不是提倡否認生命的病態,只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我們的基本兩難困境:天地讓我們生,可又必死,更讓我們自我意識到自己終有一死。但死亡觀念的整合不是宣判我們將以恐懼和悲觀主義方式生活,而是告訴我們若欲生命,須備死亡,珍惜當下,不要拖延;我們要向死而生,抱持著對生命饋贈的感恩之心,投入到真誠的生活之中,體驗活著的樂趣。

最後,願:生者,真誠地活在生命的光輝之中;逝者,得到永恆的解脫。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明志君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我父親去世之前,我一直寸步不離在照顧他,大概有8個月的時間。記得在他要走的前一段時間,他在夢中和我去世的媽媽對話,把在床邊的我突然覺得媽媽也在身邊,接著他突然醒了,但是他知道剛才說了什麼,說道奇怪了我怎麼和你媽說話呢。父親還會夢到一些去世的親人,我的爺爺奶奶。最讓我感到離奇的、也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吧,在昏睡中的父親突然很清醒的自言自語:奇怪了,這人什麼時候來的就什麼時候走。當時我很納悶,房中就我和他,沒有其他親戚來和去看望他呀?直到他去世時我才明白他那句話的意思,因為他出生的時辰和去世的時辰都是凌晨5點半左右。記得父親走的那天晚上我死死的拽著他的手睡著了,當我醒來時,父親只有微弱的氣息,怎麼叫他也不應,我就抱著他,這樣父親安詳的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