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中美經貿談判的國際維度

【財新網】(專欄作家 徐高)中美經貿關係迎來了重回正常的曙光。日前,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第二輪經貿談判取得了積極進展。雙方達成了不打貿易戰、停止加徵關稅的共識,並願意繼續通過高層溝通來解決各自關注的經貿問題。儘管接下來中美雙方還需要就經貿協定的細節做艱苦談判,但毫無疑問的是,中美經貿關係已經越過了一個拐點,貿易摩擦有望逐步緩和。

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經濟體量排名前二的國家。中美雙邊的經貿關係不僅僅是中美兩國的事情,還具有不可忽視的國際影響。為了妥善地將中美經貿關係引回正軌,我國除了要與美方繼續做好談判外,還必須將中美貿易談判的國際維度考慮進來,對我國其他重要貿易伙伴也做好工作,消除其疑慮,防止在中美之外的其他經貿關係中再生變數。

面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緩和,其他國家可能會有複雜心態。在中美經貿磋商聯合聲明中,我國承諾會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並且有意義地增加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和能源出口。這些措施在有利於美國的同時,卻可能給其他國家帶來不利影響。理論上來說,美國在提升其中國市場佔比時會擠壓其他國家的市場份額。自然地,歐盟和日本這樣有著與美國類似出口結構的發達國家,以及中東及俄羅斯等能源輸出國,可能會懷疑其利益因中美貿易協定的達成而受損。

受到這種心態的影響,這些國家可能會比照美國對我國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國在與它們的經貿關係中也做出類似讓步。當然,這些國家所具有的談判話語權與美國不可相提並論。但我國如果因此就做區別對待,國際形象必然受損,同時也會在國際社會中孤立自己,不利於未來與美方的進一步談判。

因此,在處理中美經貿關係時,我國所面對的不僅僅是美國這一個維度,還必須把其他相關國家也考慮進來,未雨綢繆地做好工作,以免按下了葫蘆起了瓢。具體來說,我國需要與其他重要貿易伙伴保持順暢的溝通,將中美經貿談判的最新信息及時地傳遞過去,儘量打消其疑慮。此外,我國應積極推進與這些國家的貿易談判,將之前高層領導承諾的加大開放的舉措落到實處,讓這些國家直接體會到更為開放的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更為重要地,我國有必要在對外貿易政策和國內宏觀政策之間形成恰當的協調。未來,我國必然會大幅增加對美商品的進口。而如果我國國內需求保持不變,那麼更多的對美進口就一定意味著更少的從別國的進口。為了讓我國的貿易伙伴都能受益,我國在加大對外開放的同時還需要著力擴大內需,儘量通過國內的增量內需來實現對美進口的增加。從國民收入核算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我國國內要麼需要通過增加消費來降低儲蓄,要麼需要讓國內儲蓄更多地流向國內投資。推進消費轉型來降低國內儲蓄已談了多年,但進展仍然相對有限。要在短時間內擴大內需,還得依賴投資。考慮到國內金融體系為債權型融資所主導,國內宏觀政策有必要增強對國內債務上升的容忍度,以提振投資增長,擴大內需。這樣才能兼顧我國各貿易伙伴的訴求,從而為營造良好的外部經貿環境創造條件。■

作者為光證資管首席經濟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