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數學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小妖精,總是成績單上那一抹鮮紅的紅色,每年都拉低著平均分。

有了孩子以後,卻發現,數學不好原來是會遺傳的!你有想過嗎?其實不是孩子笨,而是你的數學啟蒙沒到位。

1

孩子缺乏數學啟蒙有這些表現

過年是曬娃的重要時節,聽著自家孩子流利的數出數出1、2、3、4、5……是不是自豪感油然而生?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讓孩子從5數到10卻很難?

讓孩子對著面前的小物品從1數到了10,而小手指卻還指在3上面?

這些都是數學啟蒙並沒有行之有效的最主要表現。因為孩子對數字的順序不瞭解,他們只會以1為起點,機械的往後數,一旦中斷,便不能再繼續下去。

而且數字和數量不是一個概念,在早期,孩子學會了數數,但是數量的概念並沒有理解,所以點數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

2

幼兒園的數學啟蒙你懂嗎?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已經接受了良好的數學啟蒙,甚至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厲害。

3歲開始學寫數字,4歲開始學算術,不到5歲,兩位數的加減法都已經學得666……這樣的優異表現,你敢對幼兒園的數學啟蒙有質疑嗎?

但幼兒園所謂的數學啟蒙是非常窄的概念,而且不符合學齡前幼兒的思維方式。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對數字、運算這樣的抽象概念理解還比較困難。

雖然學會運算方法,但並不一定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或應用性的題目裡。比如,會算10減5等於5, 但不一定理解:10顆糖給別人5個,你還剩幾個?

因為孩子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概念和邏輯關係。就像我們平常的加減乘除等運算,可以藉助計算器來完成,但是真正的運用到應用題裡,邏輯沒理清,是不知道如何進行運算的。

傳統的數學啟蒙,比如數數、運算,對孩子來說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辦法”。

邏輯思維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具有靈活的數學思維,日後學數學對孩子來說才會是簡單而有趣的一件事。

數數、算術這只是一個技巧,而不是思維的鍛鍊,而思維的鍛鍊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掌握了思維方式,日後學數學對孩子來說才會是簡單而有趣的一件事。

3

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

能分得清上、下、左、右、前、後、高的、更高的……這些都是數學啟蒙一部分。簡單來說,數學啟蒙包括了4個部分。

1、平面形狀和立體形狀、空間方位等空間方位等在內的空間概念。


2、鐘錶時間、季節、月份、固定的時間循環等概念在內的時間概念。


3、數字的概念,數量的概念,數字對應的數量、順序、加減乘除等運算方法,都是數與運算的範疇。


4、對事物的分類、規律、推理在內的邏輯思維能力。其中最簡單的是分類,其次是尋找規律,這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重要一點。

  • 數學啟蒙,家長不能持觀望態度

家長認為數學就是和數字運算有關的東西,孩子在學校已經學習了數學,而且認知中認為老師更專業,就自然而然的將數學啟蒙的這個責任交給了老師,其實這樣是有偏差的。

上文中也說到真正的數學啟蒙概念十分廣,幼兒園中涉及的只是更加測重數的認識和運算方法。

家長對數學啟蒙的認知太狹隘,過於依賴幼兒園中教會的那些數數技能,忽略了對孩子進一步的數學啟蒙。

還有一部分家長,就算認識到了數學啟蒙的重要性,卻認為因為自己不太好的數學功底,從而不敢對孩子進行教育。

其實數學啟蒙並沒有那麼高深莫測,家長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很輕鬆的為孩子奠定學數學的基礎。

4

玩出來的數學啟蒙最高效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孩子對學數學是拒絕的,多半是因為覺得不好玩。

家長認為數學就是與數字有關,顯得枯燥而無味。而家長也並沒有將數字這樣抽象的概念和生活聯繫起來,自然會削弱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家長們需要了解清楚了數學啟蒙的真正概念後,牢記住邏輯優於方法,而不是靠死記硬背的學習計算方法,才能更好的對孩子進行教育。

其次,家長要先了解孩子所在階段適合學習哪一類

,例如3歲左右的孩子要進行邏輯思維的培養,可以先從分類開始。將蔬菜、水果放在一起,讓孩子學會按顏色、形狀、用處等進行分類。

而且,家長還能運用玩具更輕鬆的攻破數學這個難題。

  • 拼圖益智數字時鐘

12款數字和卡通相對應,組成一套奇妙的鐘表拼圖,激發孩子對時間、數字的認知能力。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拼圖益智數字時鐘

#玩法詳解

對於2歲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只拼裡圈數字部分,轉動指針來認識錶盤上的數字。可以指針到哪個地方,孩子說出數字,或者家長說出數字,孩子來波動指針。既認識數字,還可以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在操作中找到玩的樂趣。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對於3歲的孩子,可以先將數字和對應數量的動物拼好,再拼出整個錶盤,讓孩子認識數字對應的數量(1至12),並練習點數的技巧。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3歲半之後,可以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給動物火車的車箱排隊,讓孩子理解數字1-12的排列順序。然後家長提問4前面是什麼,後面是什麼,孩子進行回答。這樣的互動方式,讓這些抽象的方位概念具象化。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4歲以後,這款玩具還能讓孩子理解整點的時間概念,以及時鐘的時間循環概念。

到了5歲,可以將鐘錶拼好,在牆上作為裝飾。認識更精確的時間,比如15分鐘、30分鐘,這樣的時間段概念。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 MiDeer早教閃卡數字認知卡片

這款卡片圖片形象有趣,正面學習知識,背面可以進行書寫練習和應用題練習,隨時隨地學習,增強大腦記憶。

玩法詳解

對於2歲的孩子,可以開始認識數字。相對於鐘錶玩具來說,這套認知卡片的數字範圍更大,從1到三位數的數字都可以涉獵到。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對於2歲半及以上的孩子,讓孩子認識數字對應的數量是非常方便的。每個數字上都有相應數量的物品圖案,而且圖案簡潔,排列整齊,非常適合練習點數,孩子更能和生活中的場景聯繫起來,還能學習對應的量詞,

3歲開始,認知卡背後的應用題,就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法寶。例如數字二,有幾隻斑馬向左看?這樣的問題,讓孩子更容易根據圖片去分析、思考。而且還在無形中鍛鍊了空間方位能力哦。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更難一點還有:下面這些草莓,需要劃掉幾個才能剩下30個?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4歲以後,孩子就可以進行書寫練習了。

卡片數字的一定要夠大,對於手部精細動作還不夠靈活,或者剛接觸書寫的孩子來說,描畫起來比較輕鬆。

最好可以反覆擦洗,還有筆順的指引,特別適合幼升小的孩子進行書寫鍛鍊。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 兒童磁力形狀拼圖

兒童磁力形狀拼圖通常材質厚實,家長需要細心選擇堅固且耐玩的。

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款,除了上述的優點外,還有50多塊磁貼,為孩子打開想象的大門。貼心的抽屜式收納,讓媽媽收拾玩具更省心,還不易丟失。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磁力拼圖

玩法詳解

1歲半的孩子,可以開始認識形狀。這套玩具的形狀很多,圓形、弧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等,而且大小不一,孩子能根據不同的觸感,對形狀的認知更全面,還能認識大中小的概念。

兩歲以後可以用來認知空間方位,比如:根據套裝內的拼搭卡片,讓孩子選擇其中一塊開始拼搭。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例如這個蠍子圖形,寶寶選擇了黃色的圓形開始拼搭,媽媽可以提問,那橘色的半圓形在哪裡呢?如果孩子說“這裡”、“那裡”之類的詞,媽媽可以指出來這裡是上面,那裡是左下角。

這樣的教學過程,能讓孩子自己理解正確的方位概念及語言表達,增強她的記憶,瞭解整體的概念

3歲以後,除了自由拼搭,還可以學習平面幾何,體會部分和整體的關係。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或者尋找排列規律,玩推理遊戲,達到一個玩具的充分利用。(兩種玩法各配一個圖)

不識天南地北,竟然是數學啟蒙沒做好!

大家一定要明白,上小學以後,學數學就是抽象的數字進行演算。如果沒有過直接的感受,孩子是很難理解相對應的概念的。

讓孩子在具體事物、玩具中接觸數學,可以將這些生硬的概念具象化,為以後學習打個良好的基礎。

ps.歡迎訂閱號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