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都說保險坑多,但是到底什麼是坑,常見的有哪些坑,估計大多數人也摸不到頭腦。

有個很簡單的方法,看保險行業的投訴數據!投訴最多的,自然就是最大的坑了。

剛好,保監會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關於2018年一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也公佈了,簡直官方得不能再官方了。

咱們就看看大家夥兒都投訴了誰,投訴了些什麼吧。

《通報》中既有財產險的部分,也有人身險的部分。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人身保險的投訴情況,財產保險大家自行分析吧,原文出處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先看絕對數量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很明顯,從數量上來看,中國人壽和平安人壽牢牢佔據前兩位。沒辦法,都是超級大公司,單量本身就多到離譜,絕對數量多一些也無可厚非。

換個角度看,能進這個榜單的,都不是小公司。

同時,中國人壽的數據又是平安人壽的兩倍,估計是大量郊縣市場的原因。

再看相對數量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投訴量與業務量對比,要比絕對數量更能說明問題。

1、整個名單大洗牌,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這種大公司,投訴比例根本排不上前10名。說明大公司在合規控制上,其實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

2、前10位的公司裡,一半是主推線上渠道的。說明線上購買,缺乏專人指導,確實容易出現一定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線上產品限制額度的原因。

另外一半,有些是替電銷渠道背鍋,比如中美聯泰。有些是激進賣萬能險結果虧損的,比如中融人壽、和諧健康(前身安邦保險)。有些我連聽說都沒聽說過,比如新光海航。

3、但整體投訴率並不算高。圖八中,排第一名的復星聯合健康,萬張保單投訴量也只有1.57,一萬張保單裡1個半投訴。

4、復星兩兄弟,要點強唄。

最重要的:投訴反映的主要問題

人身保險投訴事項統計表(單位:件)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大家注意到沒有,排前兩位的銷售糾紛和理賠糾紛,加在一起就佔了將近70%。其他的,大都是後續服務的問題。

以下這些,就是買保險最大的坑啦!買保險前記得對照一下。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其實銷售糾紛所帶來的投訴,大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每一條都在保險合同裡的寫得很清楚!

可是保險條款那麼多,很多內容也很難理解,很多人是沒有條件和能力去研究保單的。所以啊,這也說明兩個問題:

1、這些坑,跟保險公司或產品本身關係並不大,大多數產品的設計是沒問題的。問題出在,給你解釋產品的人,要麼專業水平太差,自己都沒搞清楚產品細節,要麼就是為了銷售,故意誇大或者隱瞞事實。

都是「人」的因素。

2、保險知識急需大力普及,免得有些常識性的東西,比如提前退保有損失這種事情都不清楚。特別是有能力的人,一定要看投保須知和保單合同啊,就算是已經買了,還有猶豫期呢,這個時間就是給你仔仔細細看合同,發現問題無條件退保的。

小編教你看保單合同的內容,緊鑼密鼓籌備中。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理賠階段的糾紛,就比較複雜了,說白了,就是保險公司的理賠結果,和消費者心目中的期望有出入。

★ 我覺得這個該賠,可保險公司拒了。

★ 我覺得該賠我30萬,可保險公司只賠9萬。

★ 我著急用錢,可理賠款遲遲未到。

這些問題,原因就複雜了。可能是誤會,也可能是之前銷售誤導造成的理解錯誤,也可能是保險公司理賠標準過於嚴格。

這裡必須說一點,客觀地講,這些投訴的數據,僅僅代表投訴的數量,能夠體現一家公司對於合規管理的整體情況,但並不代表每一個案件背後都是保險公司的問題。

只能說,

1、儘量瞭解自己所買保險的責任,以免出現認知偏差。

2、在理賠時,儘量配合保險公司的流程和要求,減少人為的耽擱。

3、真的覺得自己遭到了保險公司不公平的對待,也要動用合理合法的武器為自己維權。

小編找來了保監會的投訴流程,電話熱線是12378。據我所知,只要我們佔理,好用。

從保監會投訴數據,看保險的坑到底在哪裡

當然了,並不是讓大家沒事去投訴保險公司玩。只是必要的時候,我們有權利維護自己的利益。

歸根結底,多做些功課,就能避開這些保險路上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