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區塊鏈早餐會第七期」交易所與區塊鏈應用的問題與展望

「區塊鏈早餐會第七期」交易所與區塊鏈應用的問題與展望

區塊鏈早餐會:由金融科技大佬易歡歡、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北大金融校友會副會長宋宇海、火幣首席戰略官蔡凱龍、Cyber Capital 合夥人武紹卿、DFUND合夥人李泉、LITEX創始人王碩斌聯合發起,由“綠色區塊鏈社群”主辦,聚集了區塊鏈、互聯網、金融科技等領域的行業精英、投資人、媒體人及近兩百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及CEO,共同探討區塊鏈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推動區塊鏈行業升級換擋,讓更多有影響力的企業和更大規模的長效資金進入到行業中來。

本期嘉賓:龐華棟,本徵資本合夥人,微積分項目發起人,麻省理工學院(MIT)概率論數學博士。曾年任摩根大通北美投行部副總裁,塞爾斯資本首席量化策略師,安永紐約量化風險部經理,Global Sigma Group首席數量策略師兼首席風險控制官,乾泰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夥人。龐華棟先生是美國華爾街業界頂級雜誌Risk Magazine常務審稿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基金會理事、主席,亞洲區塊鏈學會榮譽學術顧問,新加坡區塊鏈技術基金會理事,安徽省僑聯海外委員, 中科大校友區塊鏈聯盟(UABA) 主席。

區塊鏈仍是一個非常初期的行業,像美國30年代和中國90年代初的股票市場。無論是數字資產的交易、還是區塊鏈項目的應用,均存在著不同的問題和機遇。

對於數字貨幣的交易, 龐華棟表示,區塊鏈本身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技術,然而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幾個大的交易所均為強中心化的機構,因此,價值分配的權力高度集中於交易所自身手中,理論上改數據、做老鼠倉、做對手盤都有可能。

同時,各大交易所之間處於割裂的狀態,主要體現在流動性的割裂和數字貨幣價格的割裂。比如,很多中小交易所流動性一天只有幾十個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在不同交易所之間最多能差40%左右。這種割裂狀態造成了交易所套利的空間,而交易所套利事實上傷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另外,目前市場上好的對沖工具非常的少。這造成了傳統投資機構由於自身的風險偏好限制,無法進入數字資產市場,使得數字貨幣市場目前的體量也就幾十億美金,遠遠低於傳統的股票市場。

龐華棟認為,未來可以引入美國紐交所模式,把市場透明化以及分擔風險。一個交易所可以自己做撮合交易,也和其他交易所做撮合,這樣互相撮合的價格比較公正,不是受某個交易所控制的,然後就可以做大量衍生品了,大幅降低投資人風險。

除了市場本身問題之外,政府的監管程度較弱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由於政府缺乏有效的控制工具,導致了一些不規範、傷害廣大投資者的行為發生。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當前市場的不景氣以及不規範,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壞事。長時間的熊市,清洗了僅僅想要通過數字貨幣市場賺取快錢的投機者,同時也使得更多的團隊把注意力放到技術層面。

2018年被認為是區塊鏈應用的元年,但由於底層基礎設施不完善,截至目前並沒有太多優秀的應用落地。因此,在這個階段,大力培養技術人才,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對整個行業有著正向的幫助。同時,也需要各界從業者們正向地引導行業發展,共同把蛋糕做大。

目前很多區塊鏈項目的願景非常宏大,距離真正的落地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區塊鏈技術有著非常巨大的潛力。區塊鏈技術更加成熟之後,未來與大數據或人工智能的結合,可以在很大層度上改變目前的生產形態。目前許多區塊鏈項目的情況,與馬雲1995年創建阿里巴巴時十分類似:當時最主要的互聯網應用僅限於電子郵件,電子商務尚處於概念階段,在技術上是難以實現的。

最後,龐華棟表示,未來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基礎設施、學術科研、大型機構將會慢慢形成一個新的、健康的生態,也會有更多的應用隨著技術的發展落地。因此,對於區塊鏈產業的前景應該懷有希望並積極地進行探索。

綠色區塊鏈社群:聚集了業內數千名從業者及專家顧問。率先提出“綠色區塊鏈”理念,推動與實踐綠色區塊鏈、產業區塊鏈,落實綠色經濟、綠色金融、綠色信用體系。綠色區塊鏈相比以挖礦為代表的傳統高能耗區塊鏈,倡導和實踐綠色環保理念,是全球第一個貢獻綠色資產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