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82名新四軍血戰1600名日偽軍,全部壯烈戰死

在人民軍隊的編制序列中,有一個特殊的連隊,它以一個小村莊命名,這個連隊就是“劉老莊連”。

82名新四軍血戰1600名日偽軍,全部壯烈戰死

劉老莊,蘇北平原上的一個普通鄉村,抗戰時期不足百戶。1943年3月,日軍第17師團1000餘人和偽軍600餘人,分兵11路在蘇北一帶展開“掃蕩”,企圖圍殲這一區域的新四軍部隊。新四軍3師7旅19團2營4連82名官兵於3月17日黃昏時分,突出重圍,轉移至劉老莊一帶。

還沒有來得及休整,第二天凌晨,日軍就尾隨而來。如果在村莊裡面發生戰鬥,房屋、院牆等掩體較多,就便於殺傷敵人、保存自己。可是,當時村莊裡還有不少群眾沒有轉移,一旦開戰,鄉親們傷亡就不可避免。4連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商議後決定,連隊迎向敵人前進至劉老莊村外設伏。

剛剛進入陣地幾分鐘,戰鬥就隨即打響。4連官兵在連長白思才指揮下,一齊開火。敵人幾個先頭騎兵瞬間中彈落馬。眼見形勢不妙,敵騎兵趕緊縮了回去。敵騎兵雖被打退,可後面黑壓壓的步兵卻撲了上來。突圍已無可能,只有堅決抵抗。

看到群眾在田野上四散逃亡,有的抱著孩子,有的拉著牲口,有的揹著包袱,哭天搶地,慌亂無助。只要多堅持一會兒,附近的群眾就能多一些人轉移出去。白思才果斷下達命令:選好地形,上好刺刀,堅決戰鬥到底。

82名新四軍血戰1600名日偽軍,全部壯烈戰死

經過火力偵察,日軍指揮官川島認定,據守劉老莊的不是游擊隊,而是新四軍正規部隊。他調集各路日偽軍向劉老莊機動,集中力量展開攻擊。原以為很快就可以拿下劉老莊,可是川島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他先後組織4次衝鋒,仍然沒有得逞,還傷亡370多人。

時間已過去13個小時,夕陽開始西下。日軍惱羞成怒,發動第5次攻擊。所有山炮、迫擊炮、擲彈筒集中向4連陣地狂轟濫炸,緊接著步兵發起衝鋒。

眼看敵人湧到陣地跟前,白思才高喊“殺啊”,霍地躍出戰壕,戰士們也端起刺刀衝了上去,與敵人展開肉搏戰。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鐵鍬砍;鐵鍬砍斷了,就用雙手掐;手臂負傷了,就用牙齒咬……

一場廝殺後,天地重歸寂靜。日軍心驚肉跳地踏上4連陣地,清點戰場時發現,對手只有82人,全部戰死,沒有一人成為俘虜。

當晚,19團2營3連趕到現場,收殮4連官兵遺體。硝煙還未散盡,四處丟散著被砸壞的槍,很多戰士都是和敵人抱在一起犧牲的。4連原本犧牲82人,收殮遺體卻是84具,因為其中有兩具把敵人抱得太緊實在分不開,只好把他們一起下葬了。

遺憾的是,當年由於戰爭的原因,“劉老莊連”82烈士中只有17位留下姓名,他們是:白思才(連長)、李雲鵬(指導員)、石學富(副連長)、尉慶忠(排長)、蔣元連(排長)、劉登甫(排長)、王世祥(排長)、李道合(排長)、馬漢良(排長)、劉忠勝(班長)、王洪遠(班長)、王中良(班長)、羅橋(文書)、孫尊明(文化教員)、楊林彪(衛生員)、王步珠(戰士)、田執信(戰士)。

烈士的死,換來了群眾的生。劉老莊的百姓親眼看到,新四軍為掩護他們全部戰死。為了回報英雄,村裡青壯年踴躍報名參軍。戰後,新四軍第3師重建4連,並命名該連為“劉老莊連”。

82名新四軍血戰1600名日偽軍,全部壯烈戰死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式上,“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英姿颯爽走過天安門廣場,再次向世人昭示:“劉老莊連”為人民而戰的精神萬古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