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實體零售參戰“6·18” 線下效果幾何

電商平臺將大促時間拉長不斷稀釋著消費者與品牌商的購買力和參與熱情,線上紅利逐漸消失之際,電商企業面臨著銷售額持續增長的壓力。今年“6·18”期間,電商與實體零售商間的合作正呈現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趨勢。

1

電商:跨渠道聯動

作為“6·18”東道主的京東,實時數據顯示,截至15點,消費者在京東累計下單金額達1447億元。天貓平臺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劉博稱,天貓“6·18”的銷售峰值已經成為常態。唯品會、聚美優品、網易嚴選、拼多多、每日優鮮、易果生鮮等跨行業的垂直電商也加入“6·18”大軍。實際上,京東、阿里圍繞線上進行“火拼”時,雙方已在借各自陣營的實體商超攻城略地,前者通過實體商超展示渠道融合的成績。截至15點,京東之家通州萬達店,進店流量與店鋪流量的轉化率實現7.5%。

2

超市:體驗引流

實體商超今年也在電商的“主場”爭得更多戲份。永輝超市、沃爾瑪、物美等多家超市門店內外顯著位置設有“6·18”標識,加上傳統端午節、父親節以及世界盃賽事等相關熱點的落地活動,人潮湧動。 O2O業務使“6·18”的高峰流量向實體商超輸送。沃爾瑪、永輝、全家便利店等不少實體商超主打即時配送,蹭電商流量。數據顯示,6月1日-16日,在京東帶動下,沃爾瑪、永輝、永旺、鮮豐水果日均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50%、150%、120%和700%。零售新業態則表現得更為主動,7fresh、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結合世界盃造熱點舉行線下體驗活動。盒馬鮮生甚至將供應鏈和懸掛鏈落地至100家大潤發,將自身系統對外輸出。

3

商場:融合尚需時日

商場與購物中心對“6·18”則呈現冰火兩重天局面。電商與眾多購物中心的打通與融合還需時日。

愛琴海購物公園中庭位置開設天貓“喵住”快閃店,原始原素、曲美、優梵藝術、金橡樹、雙虎傢俱五大國內家居品牌將沙發、床品等傢俱搬到線下,強化體驗感。

在與京東聯手的22個商場中的華潤五彩城,正值七週年慶,華潤五彩城相關人員表示,店內活動主要跟隨商場自身的促銷節奏,並沒有刻意迎合電商的年中大促。此外,也有眾多商場自造促銷節蹭“6·18”熱度,如物美新街口廣場、紅橋市場、崇文門新世界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