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6月18日,在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大畈鎮和平村,富水湖南岸公路控制性工程和平大橋通車,南岸庫區3萬多名搬遷移民群眾出行有了便捷通道。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富水湖南岸公路全長41公里,設計時速60公里,預計今年年底全線貫通。屆時,富水湖南岸地區至通山縣城的路程將比現在縮短三分之二。

陝西自主研發的鑿岩機填補國內隧道鑽爆機械化空白

由陝西省自主研發的多臂鑿岩機日前在安康市平利縣平鎮高速佛殿山2號隧道鑽爆中成功應用,這種鑿岩機擁有十多項專利技術,改變了以前純靠人工鑽爆的隧道鑽爆方式,較人工鑽爆效率提高了18%,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填補了我國國內在隧道鑽爆機械上的空白。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數據+”讓橋隧管養向“智慧”升級

一座座橋樑連通晉江兩岸,這是福建泉州人出行最主要的通行方式之一。泉州境內的2500餘座大中型橋樑,幾乎涵蓋目前我國橋樑的主要類型。對一個橋樑大市來說,如何有效管養橋樑,成了十分重要的議題。泉州市引入新技術對橋樑隧道進行專業管養,推動橋隧管養向“智慧橋隧”管養轉變。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20世紀50年代,南安芙蓉橋建設集結了泉州全市公路系統大半數量的技術能人。工程竣工後,依託芙蓉橋施工技術主力,橋隧中心的前身——泉州市公路局工程處成立。2011年,福建省公路管理局推行橋樑隧道專業化管養試點。泉州市公路局率先響應,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利用工程處這支“老隊伍”長期沉澱的技術優勢,專養橋樑隧道。2013年,經過職能調整和人員分流安置,工程處正式更名為“橋樑隧道管理中心”,將橋隧養護管理從一般性養護工作中剝離出來,工作更趨細化。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泉州市橋樑隧道管理中心以科技創新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契機,不斷更新管護理念,讓“數據+”發揮更大作用。2017年8月,在泉州市通港西街路面施工現場,市橋隧中心技術人員利用“數據+質量管控”,讓公路在建工程的質量抽檢事半功倍。2017年,泉州市永春縣內格大橋安裝了橋樑健康監測系統,24小時不間斷對橋樑裂縫、拱圈的應變情況進行採集、上傳、數據初步分析,並連接電腦、手機終端自動生成報告。如今,橋樑健康監測系統和多功能道路綜合檢測車在安溪、德化、晉江、石獅等地應用普及,使病害位置、病害尺寸、病害類型等原始數據無所遁形。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如何由“數字橋隧”向“智慧橋隧”發展,泉州公路人勾畫了新藍圖。未來,泉州橋隧中心將通過核對基礎技術數據,採集基本信息以及病害數據、影像資料等,逐步完善橋隧技術檔案;實現缺陷段的定量化精細檢查及精細化養護,提高橋隧預防性養護水平。推進路況巡查智能化,充分利用道路綜合檢測車進行基礎數據庫的採集,作為各地上報養路計劃的依據。

中國鋼鐵企業在非洲及南美等國家開拓新市場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據報道,隨著對傳統最大海外市場——東南亞地區出口量以兩位數速度下降,中國鋼鐵企業正在非洲和南美尋找新的出口目的地。專家稱,很明顯,中國鋼鐵企業的出口機會越來越有限。去年以來,中國對越南、韓國等傳統市場的鋼鐵出口量呈兩位數速度下降,這反映了來自俄羅斯等強勁對手帶來的激烈競爭。而泰國、越南、印尼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對中國鋼鐵產品徵收的反傾銷關稅也對中國鋼鐵出口造成了影響。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去年,對南美及非洲出口佔中國鋼鐵出口量的8%,今年以來,中國對上述地區部分國家的鋼鐵出口量已出現明顯增長。報道稱,根據世貿組織數據,與亞洲國家相比,非洲及南美國家中對中國鋼鐵產品實施反傾銷稅及相關貿易保護措施的國家較少。隨著中國鋼鐵企業逐漸深入這些市場,可能會對本土企業如巴西的鋼企帶來衝擊。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一帶一路”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白皮書》發佈

據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在第九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聯合發佈了《“一帶一路”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白皮書》。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據瞭解,《白皮書》基於兩家機構聯合開展的同名課題研究,在過去兩年裡,聯合課題組調研了9個“一帶一路”沿線及域外國家,與80多家中外企業、20餘家國際機構和智庫機構進行了座談,實地考察了中企在“一帶一路”區域的在建基礎設施項目近20個。國際領先的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公司支持了該課題研究。

基礎設施是“一帶一路”發展合作的優先領域。《白皮書》以“讓發展可及”為主題,回顧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以及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合作情況。

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發展勢頭良好

《白皮書》分析了沿線各國基礎設施競爭力情況,在56個有數據的經濟體中,過去6年裡有25個經濟體的基礎設施競爭力呈持續上升或止跌回升狀態,有15個經濟基礎設施競爭力保持了穩定。分析顯示,中國的基礎設施競爭力在全球居於高競爭力集團,在交通領域優勢尤其明顯,得分達到5.1分(沿線經濟體平均得分為3.78分),顯示出巨大的優勢互補潛力。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發布的《“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也顯示,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總指數達到近10年來的峰值,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橋樑大事:湖北通山縣和平大橋通車 中國鋼鐵企業開拓非洲新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