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6月18日,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和平村,富水湖南岸公路控制性工程和平大桥通车,南岸库区3万多名搬迁移民群众出行有了便捷通道。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富水湖南岸公路全长41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预计今年年底全线贯通。届时,富水湖南岸地区至通山县城的路程将比现在缩短三分之二。

陕西自主研发的凿岩机填补国内隧道钻爆机械化空白

由陕西省自主研发的多臂凿岩机日前在安康市平利县平镇高速佛殿山2号隧道钻爆中成功应用,这种凿岩机拥有十多项专利技术,改变了以前纯靠人工钻爆的隧道钻爆方式,较人工钻爆效率提高了18%,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填补了我国国内在隧道钻爆机械上的空白。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数据+”让桥隧管养向“智慧”升级

一座座桥梁连通晋江两岸,这是福建泉州人出行最主要的通行方式之一。泉州境内的2500余座大中型桥梁,几乎涵盖目前我国桥梁的主要类型。对一个桥梁大市来说,如何有效管养桥梁,成了十分重要的议题。泉州市引入新技术对桥梁隧道进行专业管养,推动桥隧管养向“智慧桥隧”管养转变。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20世纪50年代,南安芙蓉桥建设集结了泉州全市公路系统大半数量的技术能人。工程竣工后,依托芙蓉桥施工技术主力,桥隧中心的前身——泉州市公路局工程处成立。2011年,福建省公路管理局推行桥梁隧道专业化管养试点。泉州市公路局率先响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利用工程处这支“老队伍”长期沉淀的技术优势,专养桥梁隧道。2013年,经过职能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工程处正式更名为“桥梁隧道管理中心”,将桥隧养护管理从一般性养护工作中剥离出来,工作更趋细化。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泉州市桥梁隧道管理中心以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不断更新管护理念,让“数据+”发挥更大作用。2017年8月,在泉州市通港西街路面施工现场,市桥隧中心技术人员利用“数据+质量管控”,让公路在建工程的质量抽检事半功倍。2017年,泉州市永春县内格大桥安装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对桥梁裂缝、拱圈的应变情况进行采集、上传、数据初步分析,并连接电脑、手机终端自动生成报告。如今,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和多功能道路综合检测车在安溪、德化、晋江、石狮等地应用普及,使病害位置、病害尺寸、病害类型等原始数据无所遁形。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如何由“数字桥隧”向“智慧桥隧”发展,泉州公路人勾画了新蓝图。未来,泉州桥隧中心将通过核对基础技术数据,采集基本信息以及病害数据、影像资料等,逐步完善桥隧技术档案;实现缺陷段的定量化精细检查及精细化养护,提高桥隧预防性养护水平。推进路况巡查智能化,充分利用道路综合检测车进行基础数据库的采集,作为各地上报养路计划的依据。

中国钢铁企业在非洲及南美等国家开拓新市场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据报道,随着对传统最大海外市场——东南亚地区出口量以两位数速度下降,中国钢铁企业正在非洲和南美寻找新的出口目的地。专家称,很明显,中国钢铁企业的出口机会越来越有限。去年以来,中国对越南、韩国等传统市场的钢铁出口量呈两位数速度下降,这反映了来自俄罗斯等强劲对手带来的激烈竞争。而泰国、越南、印尼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的反倾销关税也对中国钢铁出口造成了影响。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去年,对南美及非洲出口占中国钢铁出口量的8%,今年以来,中国对上述地区部分国家的钢铁出口量已出现明显增长。报道称,根据世贸组织数据,与亚洲国家相比,非洲及南美国家中对中国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税及相关贸易保护措施的国家较少。随着中国钢铁企业逐渐深入这些市场,可能会对本土企业如巴西的钢企带来冲击。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发布

据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据了解,《白皮书》基于两家机构联合开展的同名课题研究,在过去两年里,联合课题组调研了9个“一带一路”沿线及域外国家,与80多家中外企业、20余家国际机构和智库机构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中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近20个。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公司支持了该课题研究。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发展合作的优先领域。《白皮书》以“让发展可及”为主题,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情况。

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势头良好

《白皮书》分析了沿线各国基础设施竞争力情况,在56个有数据的经济体中,过去6年里有25个经济体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呈持续上升或止跌回升状态,有15个经济基础设施竞争力保持了稳定。分析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在全球居于高竞争力集团,在交通领域优势尤其明显,得分达到5.1分(沿线经济体平均得分为3.78分),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互补潜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也显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总指数达到近10年来的峰值,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桥梁大事:湖北通山县和平大桥通车 中国钢铁企业开拓非洲新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