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信息学奥赛人才培养进阶之路,(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攻略!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旨在向中小学生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竞赛来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那么信息学奥赛主要考什么呢?

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设计算法的能力

上机实际编程能力

调试程序的能力

(涉及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相关)

信息学奥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其中四到六年级孩子可参加小学组比赛。

“比赛对逻辑、数学、程序设计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是小升初科技特长的重点认定项目,含金量高。”

NOIP普及组(初中组)比赛与小学组体系一脉相承,如果孩子进行持续地学习,部分初中同学也可以参加提高组(高中组),NOIP的成绩也是高校自主招生的加分项之一。

信息学奥赛人才培养进阶之路,(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攻略!

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自1995年至今,NOIP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

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

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

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

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

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信息学奥赛人才培养进阶之路,(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攻略!

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NOI是国内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最高水平的大赛。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5名选手(其中一名是女选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这一竞赛记个人成绩,同时记团体总分。

夏令营和NOI网上同步赛

NOI期间,举办同步夏令营和NOI网上同步赛,给那些程序设计爱好者和高手提供机会。

为增加竞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和趣味性以及可视化,NOI组织进行团体对抗赛,团体对抗赛实质上是程序对抗赛,其成绩纳入总分计算。

信息学奥赛人才培养进阶之路,(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攻略!

冬令营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

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

冬令营共8天,包括授课、 讲座、讨论、测试等。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

获得NOI前2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

在冬令营授课的是著名大学的资深教授及已获得国际金牌学生的指导教师。

选拔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

从获得NOI前20名选手中选拔出IOI的选手,获得前4名的优胜者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

选拔科目包括:NOI成绩、冬令营成绩、论文和答辩、平时作业、选拔赛成绩、口试。

(上述项目加权产生最后成绩。)

信息学奥赛人才培养进阶之路,(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攻略!

I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中国是IOI创始国之一,中国计算机学会每年会组织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的IOI。

参赛得到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强国,参赛选手、领队、教练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科学家的亲切接见和赞扬。

参加信息学竞赛不仅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成绩优异者还能在高考时获得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的保送、自主招生资格,以及高考加分等优惠政策。

信息学奥赛人才培养进阶之路,(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攻略!

上图统计了2017年高校

自主招生对信息学竞赛的奖项要求

为什么要参加信息学奥赛呢?

信息学奥赛注重对理论层面的考查,同为奥赛,信息奥赛和奥数更为接近,更偏重逻辑思维能力和代码编程的能力。

图形化编程可以作为孩子们编程学习的入门和启蒙,培养孩子的编程逻辑,硬件搭建也可以很直观的展示编程运行的结果,但真正要学习编程,还需由图形化编程转入代码编程的学习。

信息学奥赛含金量高,但想要脱颖而出,需要大量的经验和代码知识,所以孩子一定要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够走这么一条路。

关于我们

【童程童美】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达内教育集团旗下的少儿教育品牌,凝聚16年编程教学经验,打造中国青少儿编程专业化先锋品牌。

专注6-18岁青少儿编程以及相关的STEAM创客教育,形成了以少儿编程、少儿手机编程、智能机器人编程、编程数学、信息学奥赛等课程体系为核心,集国内外大型权威科技赛事、科技主题的国内外游学、冬夏令营、创客实验室搭建等为一体的青少儿教育平台。教学体系落实创新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兴趣激发和思维锻炼的同时,传递前沿技术,帮助中国青少儿打造迎接未来世界的能力和思维视野。

童程童美作为“研、教、营”一体的全国化运营品牌,目前学习中心已经遍及北京、成都、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30多个城市,流动课堂走进了全国120多所中小学公立校,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