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裡最有威望的是哪種人?

eyeshadow5647


農村由於居住集中,雞犬相聞,平常村裡人有事沒事都扎堆,相互間大事小事都清清楚楚,村頭喊一聲,村尾聽得見,一家吵架多家勸,有難以決斷的糾紛多半也是由有威望的人來裁斷。那麼我們來盤點一下農村最有威望的人都有哪些?

第一是得人心的老村長,老書記。在農村裡,很多事情都是村長,村支書處理的,大到分田分地、合作醫療,小到鄰里糾紛、家庭吵架都是他們負責處理調停,能夠秉公處理的村長村支書說話很有份量,鄰里之間有什麼矛盾,往往幾句話就能解決,所以這樣的老村長、老書記往往有很大的威望。

第二是家族裡輩份最大的人。也就是常說的族長,特別是同姓村,族長比村長威望還高。一般家族裡的大事小情,婚喪嫁娶都要先和族長商量著辦,碰上哪家打仗鬧業的也找他們說合說合,一般都能擺平。

第三是村裡的“能人”。每個村都有幾個能人,俗稱“有本事的”,這些人有想法,喜歡折騰,跑運輸,自己辦廠或者是搞種養殖,經濟上很富有。因為見識廣有手藝喜歡幫助鄉親而深受村民的愛戴。這些人甚至成為農村發展產業的帶頭人,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第四是大支客。大支客過去在農村是非常受人尊重的,村裡的紅白喜事大多由他們張羅主持,大支客都是非常精明幹練的人。宴席的採購、人事、座次安排、流程安排得妥妥當當。在農村誰家有大事,往往要請大支客商量,所以很有威望。現在農村雖然辦酒席都是包給專門的人,可是支客,主事的還是少不了。

圖說農村、留住鄉愁,請關注“鄉畔”頭條號或下載“鄉畔App”


鄉親鄉畔


農村裡最有威望的不好說,受人敬重的不止一個。在我眼裡,除了村長支書這些為大家服務的人,絕大多數要屬那些有名望的老者。然而我想補充的是,還有這樣幾個人,同樣威望也不小。

第一個。先說一下,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和我有同樣的經歷。小時候每當哪家有個紅白喜事,自然是由村上鄰里鄉親主動齊力幫忙,這時會有一個類似於主管的職務,負責幫主人安排分工。而每次這個主管都是由村裡面最有經驗的那個人擔任,只要有紅白喜事,必定首先想到這個人。而往往這個人在村裡面的威望也是很高的。


第二個。這個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在我印象中,每當有紅白喜事發生,有些風俗習慣是必須要遵守的,因為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東西,不能說完全正確,哪怕只是為了心安也得該怎樣就怎樣。但是年輕的一輩當中即使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也很少完全知道當地的風俗。這時候就不得不請教村裡面比較年長有閱歷的老人,一般來說越年長,越是對這些瑣碎的風俗習慣越瞭解。有了他們的一番指點,才能確保整個過程的順利與忌諱與否。

其實農村裡面的大多數老者都是很有威望的。在他們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閱歷豐富,技能儲備更是滿分。在家家戶戶需要幫助的時候都能及時起到作用。或許正如那句老話所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一輩人的經歷有時的確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很多。


野機燉蘑菇


第一,“族長”是最有威望的

我們家族就還有一位老族長,基本上是最後一代“有權威的老族長了”。每到逢年過節,鄉里的書記、鄉長都要上門取拜訪、送禮,新官上任也會有時間親自來拜訪。

因為一個老族長,能穩定住8個村,幾千號人,比村長的威望還高,村長按輩分還得管老族長叫爺爺。

我們家族目前還有家譜,我們老族長論家譜是第17代,是我們目前整個家族裡還活著的輩分最高的一代,我是第20代,所以,得喊他老爺爺。老族長今年90多歲了。身體非常硬朗,牙口還沒全部掉完,肉、酒、煙都沒停,開口一說話就有一股子威儀。

以前我小的時候,曾經去老族長家裡吃過飯,印象裡那會他應該快80歲了,老人嘛看著小孩子都很高興,一把就把我抱起來,且不說我當時不是很重,但關鍵是他手上的力氣,把我抱的生疼生疼的,一個80歲的老人,竟然還有一把子力氣,也是很少有的。

第二,通過一件事看老族長的權威

有一年,我們村裡死了一個人,因為是家族,所以都有家族墓地,按規矩要在家族墓地裡找一個地方埋葬,就要請風水先生。結果,風水先生看到了一塊地,覺得風水很好,但後來一問,是縣裡的一個領導給他的長輩看上的墓地,也是我們家族裡的人。

這事就不好解決了,一個是已經去世的人,就要埋葬了,另一個是為未來先護著一個地方,到底怎麼辦。就在這尷尬之下,老族長出來發話了,人是家族裡的人,死了埋的也是家族裡的墓地,所以,按照家族的規矩來,先入土為安。

後來縣裡的領導知道了事也沒敢發話,回頭還專門跑到了老族長家裡,看望老族長,說他做的決定是正確的,家族的事情就按照家族的規矩來。

雖然老族長現在已經很年邁了,而且也已經退出了族長的位置,但在我們整個家族裡,他是最後一任有威望的老族長了。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在下千城


現在農村最有威望的人,如果不是那種黑社會勢力的村官之類,利用暴力建立起的威權的話,最有威望的人一般如果是有宗族的話,一般在南方或者甘陝地區,一般宗族的族長是最有威望的人,這種在宗族裡面的權威還是比較大的,可以超越村官,利用族約對村民進行管理;另一類就是過去長期活躍在村官或者小組長之類的人,這些人樂於去進行各種運動和活動的組織,積累了許多的經驗和人情關係,現在這類人還經常在各種紅白喜事中擔任司儀,負責整個婚禮的組織,小編是農村來的,我的叔伯、姨夫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人,我們家裡的一些事情也找他們來組織;另外一些人就是村莊裡面你得富裕份子,人窮話輕,有錢人說話也有分量,這也就形成了一種威望,這種人現在也越來越多,通過積極參與村莊事務,不斷加強自己的威信。


布瑞克農業數據


農村裡最有威望的人是誰?我這個農村娃有話說。

農村,因其生活環境、社會氛圍與城市大相徑庭,一個村子方圓十里的人基本都認識、熟悉,都是熟人,每個地方總有那麼幾個人,不論是在家庭糾紛調節、還是鄰里矛盾解決,亦或是在有關村裡發展大局事物的處理上,很有話語權。通常,他們都是這樣的人:

一心為民的村幹部。

村幹部,是最基層的幹部,拿著最少的工資,操著最多的心事。低保、扶貧、拆遷、徵地、調解矛盾糾紛、維護村莊環境等等,可以說,有多少個某某廳、某某局,村幹部就承擔著多少工作。而當好一個一心為民的村幹部不容易,要公正、公平落實惠民政策,還要有思路、能夠為村裡爭取資金搭橋修路,所以,一心為民的村幹部,在村裡很有威望。

紅白事情的大總管。

在一個村子裡,總有那麼幾個人,不管是誰家娶媳婦還是出殯送喪,總是忙前忙後,統籌考慮著人員分工、吃飯座次、迎親送往,而這類人一般都是想事情比較全面、處理事情能力比較突出的人,所以,在村裡說話分量很足。

神事活動的負責人。

在農村,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耍社火、鬧廟會等神事活動總是有的,而且村民的參與熱情很是高漲,所以,神事活動的負責人,一般都是說話有人聽、指揮有人乾的威望人。

兒女成功的老父親。

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教育,一般在農村孩子事業有成的,都是家庭和睦、有家教的家庭,而在農村,男性總是比女性佔優勢,所以,兒女成功的老父親,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在村裡有些影響力。

家庭富裕的當家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有錢沒錢也對個人在村裡的威望產生很大的影響,畢竟,有錢腰桿子才能直,所以,現在的農村,有錢人家的當家人,在鄰里之間影響力也很大。

你們哪裡又是怎樣的情況呢?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農村最有威望的人無非以下幾種:

一、村裡的老村長、老書記

我說的村裡的老村長、老書記特別指出,並不是現任村長,而是九十年代、00年代初期的歷任村長、書記,這都是連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風雲人物。

二、村裡大姓的代表人

如果是一個村子一個姓,也就沒這個說法。如果村子裡有多個姓氏,那麼人口最多或者青壯年最多的姓氏家族中,最膽大或者嫡長人物會很有威望。

三、村裡負責社神、家神等的陰陽

在不少農村依然存在這一些類似“神職人員”的人物,往往具有一技之長,比如說主持婚禮、葬禮的儀式,擅長民間偏方,這一類人也很有威望。

四、膽大有魄力的中年人

其實,現在農村村委會也實行青壯年任職,所以一些有頭腦或者能解決村子經濟問題的中年人,就會擔任村主任,很有威望。

五、子女在外有出息的老者

農村裡講究遠親不如近鄰,子女在外有出息者,村民免不了有尋求幫助的時候,所以一般很受人尊敬,比如說誰家的孩子在縣政府哪個部門,到時候可以去請教辦理事務等等。所以這一類人在村子裡威望很高。

六、村中最富裕的家庭

這個就不多說了,現在社會信息發達,農村裡也不閉塞,最後還得落到一個錢上,村中最富裕的家庭很有威望不難理解。


姚說


在農村不像城市裡有完善的制度,在單位有領導,在家裡有社區組織,在農村每一個鄉鎮就是一個小社會,是一個熟人關係的群體,有威望的有這麼幾類人:

1、村支書、老村長。也就是說村官吧。

農村人不一定法制觀念很強,但對村支書和村長的話還是比較看重的,而且村支書、村長一般也是村民自己推選的,所以願意相信他們。

2、大家族的族長。

農村不像城市那樣人口流動性大,往往一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都住在同一個村,而一個家族一般都會有一個族長,大家族的族長除了在自己家族中說話比較有分量之外,往往在整個村都比較有威望,畢竟他後面所代表的家族人多勢眾嘛。

3、有一定知識的人,比如教師。

農村人雖然只是水平不高,但正因如此,他們對有知識的人還是比較尊敬的,很多問題也願意去聽聽他們的看法,甚至有的人家生了小孩都回去找他們起名字。

4、帶領鄉親們賺了錢的。

這些年隨著新農村建設,很多地方都開起了村辦企業,一些頭腦靈活的人帶領鄉親們走上了致富之路,這類人也是比較有威望的。

不過威望是建立在村民自發尊敬的基礎上了,而不是靠逞強耍橫,除了要有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份為村民做事的精神。

大黑牛老師:今日新農人簽約作者, “田管家”免費農產品交易平臺特聘農技專家。

鮮農場


鄉賢已退出村莊舞臺,土豪成為鄉村偶像。

這是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代,農村也變成了一個名利場。



過去,村裡德高望重的人都是族裡的老人、村幹部或老師,他們被社會學家稱之為“鄉賢”,備受村民敬重。

如今,村子裡被人仰慕敬重的則是那些有錢人,開豪車,住豪宅,豪霸一方。不管他們的錢是怎樣掙來的,也不論其人品好壞,只要有錢,就是村裡年輕人追捧的榜樣。



那些賺錢稍多點的,就會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不把他人放在眼裡。


然而,鄉親們羨慕土豪,追捧土豪,並不代表土豪在村裡有威望,而是夠威風。因為有錢,便社交圈子廣,便有人脈,有人脈好辦事,還可以擺平許多事。而在農民眼裡,能辦事,會辦事的人,便是值得尊重的人……


秦玉龍


農村有威望的人,嗨村長和大家一起交流這個問題。在農村,從農村的形成過程中可以瞭解到,存在姓氏和聚居等緣故,還有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緣故,以下幾類人在村裡威望比較高。

1.老幹部,老黨員。村幹部特別是老幹部,為村裡做了很多實事,村民群眾看在眼裡,普遍比較認可。老黨員發揮黨員作用,帶頭示範,是群眾的帶頭人。

2.村內執筆,也就是村裡紅白喜事的話事人。一般都是年長的,村內輩分較高,說話有影響力的同志,敢說直話,群眾認可,解決鄰里糾紛,威望較高。

3.能人老闆。中國人都有家鄉情結和宗族觀念,在外搞的可以的時候,也願意幫助村裡人就業務工,發展生產,支持建設。

4.村裡出去的各級領導。關心家鄉發展,在政策沒給予支持支援,群眾認可度較高。

5.現任村幹部。現任村幹部和群眾打交道比較多,特別是精準扶貧工作中,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融洽,村幹部普遍被認可。

這是嗨村長在工作中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各位條友可以一起交流。


鄂北海哥


農村的圈子太小,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熟人社會典型。每個村都有幾個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儀式,調解紛爭,說話還是有分量的。

而德高望重的不外乎這幾種人:


1,中國農村說白了其實就是幾個大姓宗族和若干小姓宗族的聚集地。受傳統文化的薰陶中國人的宗族觀念比較重,尤其是南方地區,很多宗族現在還保留著宗祠和族譜。那這裡面就有各個宗族的族長,也就是他們這個姓氏裡最有威望的一個人。北方地區由於古代到近代多戰亂,宗族觀念慢慢沖淡,但是一個姓氏裡總有一兩位長者說話還是有分量。

2,農村的“大祭司”,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命名。大致意思就是村裡但凡有個紅白喜事,主持這個事的那個人。有的地方叫“經理”,有的地方“總管”,這些人多多少少有些威望,不然那麼大的事,那麼亂的場面,那麼多的人怎麼能協調的過來!




3,老村長,農村的村長為啥要加個“老”字?一個是他們本身就是年齡大的長者,二一個就是他們基本上村長一當就是幾十年。尤其是以前,又不拿工資,還要整天為民服務。大夥有個啥事也總是要跟村長商商量量,所以老村長威望一般都高。


4,本村學校校長。這個僅限於大一點的村莊且有本村自己的學堂。記得我念小學的時候(小編86年生人),雖然按氏族關係我叫他爺爺,但是每次碰見我都要閃到路邊問候一聲:校長好!我奶奶雖然沒念過書,但是每次也都是問候:先生好!這就是威望!是對千百年來人們對知識的尊重。

5,村醫,簡直主管人的生老病死一生。村醫是個雜家,啥都要會點。由於農村以前由於交通,經濟,醫學常識都不太好。村醫真的還是有點威望的,看的好,說明他醫術高超。看不好,是因為得了“瞎瞎(發ha,一聲)病”,病人為他馬首是瞻,絕無二話。

6,村裡的“能人”。這些人多半有個一技之長,雖然身背農民名,卻不靠種地掙錢。並且家境一般都還不錯,尤其是這幾年,經濟大發展的如今,錢就是說話的資本。

7,兒女在外混的不錯的人。或有錢,或有權,農村現在留不住年輕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兒女在外要是能闖出一片天,尤其是走上仕途的。家裡的老人在周圍的威望真的不是一點兩點。

說了這麼多,我來總結一下,其實有威望的大概就是這麼四類人“德,禮,權,錢”,這四種“德”是根基,一切的威望都是建立在“德”的基礎之上,並且威望也只是一個範圍內的說法,畢竟如今這社會誰服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