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警察文苑」我脫貧 我致富 我光榮

「警察文苑」我脫貧 我致富 我光榮

桂花鎮烏龍口村委會乍木打老村民小組李保壽戶,過去是該村典型的貧窮人家,祖祖輩輩生長和居住在大山裡,由於生存條件較差、農業耕作技術比較落後,常年處在溫飽線下,隨著黨的扶貧政策落地生根,為這個彝家山村送來了溫暖的陽光。2014年,李保壽戶被列為烏龍口村委會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李保壽憑著“我要脫貧,我一定要脫貧”的幹勁,在政府幫扶下,通過兩年的不懈努力和發展,實現2016年人均2952元收入,脫貧出列的目標。

「警察文苑」我脱贫 我致富 我光荣

一、強化政策落實,確保思想迎頭趕上。

為確保李保壽戶在脫貧路上走得穩、真正的富起來。2017年,烏龍口村委會按照扶貧政策相關規定,經“村兩委”決定,將李保壽推薦給桂花鎮林業站參加村級天保護林員工作,每年有10000元工資收入,破解了李保壽戶扶得起、走得穩的難題,同時解決了李保壽兒子在楚雄讀書帶來的因學致貧問題風險。

2018年,烏龍口村委會迎來了一隻由4名中共黨員組成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隊在進村走訪過程中瞭解到李保壽戶的特殊情況,經工作隊集體商量決定由大姚縣公安局派駐的駐村隊員魯軍、張澤東在正常掛包貧困戶外,對李保壽戶進行特殊的謀思路、想出路、促發展等方面進行“扶志”幫扶,使其在思想認識上有更大、更深的拓展,讓李保壽戶在扶貧路上走好走遠,徹底甩掉貧窮這頂帽子。

「警察文苑」我脱贫 我致富 我光荣
「警察文苑」我脱贫 我致富 我光荣

二、強化產業扶持, 培強自身發展動力。

為保證李保壽戶脫貧後不存在返貧風險,2018年6月21日,桂花鎮黨委政府採取“送上致富路、扶穩發展上平臺”的做法,為李保壽戶送上豬仔4頭,確保了李保壽產業發展支撐的基礎。政府扶持種植百合1.5畝,預計實現年收入近5000元。

在政府扶持的基礎上,李保壽戶自種中藥材重樓0.2畝,預計年產值可到2000元;自己發展生豬養殖13頭,預計年收入6000元;核桃年收入近8000元。另外在大姚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員魯軍、張澤東的思想動員下,李保壽只要農閒時就到就近工地以每天150元打零工,已工作30多天,預計到年底收入近6000元。

通過政府有力扶持和自己的產業培植髮展,李保壽戶預計2018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人均收入近一萬元,徹底擺脫貧困。

「警察文苑」我脱贫 我致富 我光荣

三、致富不忘黨恩 ,悉心傳導“致富經

在黨的政策扶持下,李保壽戶通過自己努力,順利實現脫貧致富,但熱心腸的李保壽,在“致富經”上毫無保留地將種植、養殖技術傳授給村裡的人,村民種植百合遇有病蟲害,不懂用藥,不懂管理,他都熱心的為村民解釋,建議用什麼藥防治,為村裡部分群眾排憂解難,得到村民一致好評。

在此基礎上李保壽還虛心向幫扶責任人學習致富理論,學習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在幫扶責任人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合理利用家裡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努力擴大經濟收入來源,努力學習技術,精心加強管理,達到很好的收益,李保壽已成長為乍木打老村中種植能手、致富的典型,在桂花鎮2018年“中國共產黨”建黨79週年慶祝大會上,李保壽作為脫貧致富典型受到“中共桂花鎮委員會”的表彰。

深受知識困擾的農村漢子李保壽,深深明白“上學改變命運,知識挖掉窮根”的道理,他時常嚴格要求孩子認真學習文化知識,要求子女徹底改變幾代人無文化的局面,同時教育子女回報社會,感恩社會。

供稿:駐村隊員 張澤東

審核:董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