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認為楊貴妃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嗎?

歷史的拂塵


中國古代歷史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說皇帝的不是。如果一個皇帝亡國了,那一定是周圍的人的原因,要麼是奸臣當道、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武將擅權,再就是紅顏禍水,反正說來說去,都是別人的錯,皇帝本人不能有錯。

夏桀失國,就怪罪妺喜;商紂無道,錯在妲己;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取褒姒一笑。但是仔細看看這些國君,本身就存在嚴重問題,只不過紅顏禍水給他們做了背鍋俠而已。

楊貴妃原本是唐玄宗的兒媳,能去搶佔兒媳做老婆的皇帝,這個時候能是什麼好皇帝呢?就算沒有楊玉環,其他女子一樣可以讓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說到底,皇帝的好色,才是最大的禍水。

至於說因為楊貴妃一人得道,他們楊家就雞犬升天,乃至於楊國忠這樣的潑皮無賴都能腆居相位,以至於釀成安史之亂,這也純屬唐玄宗有眼無珠,用人失察。漢武帝也重用皇后衛子夫的家人,衛青和霍去病為漢朝立下赫赫戰功,同樣也是漢武帝看錯李廣利,最後導致損兵折將、勞民傷財。

在專制皇權下,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受監督和制約,對皇帝個人素質和修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即便是唐玄宗這樣前半生勵精圖治的皇帝,只要一稍有鬆懈,歷史的進程又會變了個方向。


寒山泉


楊貴妃是紅顏禍水,但把禍國殃民的結果都放在她身上,我覺得還是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

楊玉環最早是唐玄宗寵妃武惠妃看中了,求了玄宗賜給自己長子李瑁為妃的。楊玉環系出名門,能歌善舞,和壽王李瑁情投意合,小日子過的很是美滿。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二人完全可以琴瑟和諧,相伴到老,楊玉環最多是名美貌的“紅顏”而已。


身為公爹的唐玄宗為老不尊、不知廉恥,以帝王的權力,強佔了兒媳。最後竟以“貴妃”相封,不僅給兒子戴了一頂綠帽,還把此事公告天下,害的兒子一輩子抬不起頭做人,自己也沉迷於美色。足見唐玄宗做這些事的時候,腦袋已經進水了。楊貴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楊貴妃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玄宗遊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


賜官加封,和皇室聯姻,遊興華清池,這些事沒有唐玄宗的認可和鼓勵,楊家人焉敢如此?唐玄宗自己經歷武則天時期李家子弟被打壓的日子,經歷“韋后亂政”,豈不知後宮之亂,外戚之患?他什麼都知道!但是他還是這麼做了,整個唐朝,直到唐玄宗這裡,第一次見皇帝寵信賭鬼做肱骨的。不知是他太自信,還是忘乎所以。

唐玄宗知不知道楊家人的囂張呢?他知道。他曾兩次遣送楊貴妃回家。

《資治通鑑》記載: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舊唐書》卷五十一天寶九載,貴妃復忤旨,送歸外第。時吉溫與中貴人善,溫入奏曰:“婦人智識不遠,有忤聖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於外哉!”《資治通鑑》中只有六個字“楊貴妃復忤旨。”

第一次是因為唐玄宗專門設置了“花鳥使”,專管到民間蒐羅美女以充實後宮。楊貴妃因此“妒悍不遜”,而被遣送。後來因為唐玄宗沒有了楊貴妃茶飯不思,“善解人意”的高力士又把楊貴妃接了回來。

第二次是因為唐玄宗知道楊家人佔著自己寵愛楊貴妃,把持朝政,大肆收受賄賂,甚至騎到皇室頭上。



《新唐書》中記載:“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

這次,唐玄宗有意久晾了一下楊貴妃,可把楊家人嚇壞了。楊家人可不傻,他們知道自己一切權勢都來自帝王恩寵,一旦楊貴妃真的失寵,楊家也就石氏了。結果,楊貴妃用一縷頭髮,就挽回了唐玄宗的心。楊貴妃自此也就知道了,唐玄宗不能沒有她,更加驕縱。楊家更是“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

至於楊貴妃和安祿山之間種種,就在唐玄宗眼皮子底下發生,甚至是他默許鼓勵的。連唐玄宗自己,都異常寵信安祿山。

如果說楊貴妃恃寵而驕,是為不智。但主要責任不是在唐玄宗身上嗎?他不僅沒有從“武惠妃逼死王皇后,害死三子”中反思自己為君不正,做人不明。不防止後宮勾結朝臣,圖謀朝政,反而變本加厲,把朝政主動交給外戚把持。唐玄宗從霸佔兒媳開始,基本把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所做的都做了一遍。

如果從五行上來分析:“禮”和屬“火”,“刀兵”屬“金”,“火克金”。唐玄宗一手創造的“開元盛世”亦屬火(盛大、恢宏),但後期他的“火”過了,一再行“越禮之事”,必定打破平衡,刀兵四起。所以,究其根本,禍國殃民的還是唐玄宗自己,其他人比如楊貴妃之流,是個主要配角而已。所以,我總覺得後人“歌頌”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於情於理都不合的所謂“愛情”,真的很奇怪。
我是熱愛古代歷史的現代創業人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如是史社


“食、色,性也”,出自《孟子·告子書》,大家對這句話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孟老夫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悟出了吃飯和男女之事,是人生離不開的兩件事情,正常的需求當然沒有所謂的過錯可言。所以,單從男女之事來看,楊貴妃並沒有什麼過錯。但是,如果女子干政,並因此帶來了對整個國家的災難,那就不能說是無辜了,這時候楊貴妃還真是“紅顏禍水”了。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素有“羞花”的美譽。楊貴妃憑藉美貌深深吸引了唐玄宗李隆基也就不足為怪了。李隆基為了楊玉環重新使用了已經罷用很久的“貴妃”稱號,並且再未立“皇后”,從側面可見李隆基的想法是想讓楊玉環為後宮最尊,但是並不希望楊玉環干預朝政。

而實際上呢,宮中有這麼一位如此受皇帝恩寵的貴妃,那麼貴妃的家人能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麼?當然不能。所以,在楊貴妃得道之後,形成了一個“五楊”的小團體,即貴妃楊玉環、宰相楊國忠、楊貴妃的三個姐姐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這就必然會讓讓楊貴妃干涉到當時的朝政,楊貴妃此時也就不那麼無辜了。

來看看楊貴妃做了哪些干涉朝政的事情。

公元754年春,唐玄宗因為楊國忠不斷的進言要預防安祿山謀反,於是召安祿山入朝,想試探安祿山是否有謀反之心。結果楊貴妃向安祿山通風報信,讓安祿山躲過一劫。

在“安史之亂”前,唐玄宗曾想禪位給太子李亨。而“五楊”曾夥同前宰相李林浦多次構陷太子李亨,當然就是不想李亨登上皇位了。於是,他們經過商量之後,讓楊貴妃去唐玄宗那裡吹枕邊風,阻止了唐玄宗的禪讓決定。

“五楊”中的其他四位,在唐朝廷也是飛揚跋扈,目空一切,連太子都敢構陷,你說他們還有什麼不敢做的。他們就是依靠楊貴妃在玄宗那裡的恩蔭,攬權獨斷,任人唯親,橫徵暴斂,因此得罪了朝中不少的大臣。

這才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太子李亨聯合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發動了“馬嵬驛兵變”,徹底拔除了包括楊貴妃、楊國忠為首的“五楊”及其黨羽,迫使玄宗禪位,開始平定“安史之亂”。

通常情況下,只要一個女人得到了皇帝的恩寵,必然會出現外戚的強盛,或者是皇位之爭等政治鬥爭,那麼幹政就不可避免了。所以,楊貴妃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的判斷,並沒有錯誤,誰讓她干政了呢。


奕天讀歷史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楊玉環被立為貴妃。楊貴妃有三個姐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從兄楊銛為殿中少監,楊錡為駙馬都尉,娶太華公主。楊氏五門賜第京師,《資質通鑑》記載道“勢傾天下”,“四方賂遺,輻湊其門”。楊貴妃的另一從兄楊國忠,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從度支郎中兼侍御史升為御史中丞。

楊氏五門嫌賜第不夠豪華,就大規模的建築新的府第,極其壯麗奢侈,動逾千萬。《資質通鑑》記載,他們每次跟隨唐玄宗和楊貴妃到驪山華清宮避寒,“車馬僕從,充溢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他們五家,“隊各為一色衣以相別,五家合隊,粲若雲錦,”他們不僅競比車馬衣裳,而且在食物上面也中甘落後。《資質通鑑》記載,他們“競以進食相尚,水陸珍羞數千盤,一盤費中人十家之產”。而當時的關中地區連年水旱,顆粒無收,米價騰貴,即使長安街頭也有餓殍出現。杜甫有詩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咫尺之間,貧富懸殊竟如此巨大,唐王朝的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

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深知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於是專以攀好貴妃為首務,每年向楊貴妃及其一家輸送大量金銀珠寶,並拜楊貴妃為母。其用心不過為唐玄宗對他放鬆警惕,使其大膽擴充力量。楊國忠因楊貴妃的關係繼李林甫為相,專以排除異己,陷害忠良,擅權固位,蒐括民財為己任,致使奸佞當道,國事日益腐敗。安祿山本來一直巴結奉承楊國忠,但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大,他漸漸不把楊國忠放在眼裡,《資質通鑑》記載,“視之蔑如”。兩人矛盾越來越尖銳。楊國忠擔心安祿山將來以“清君側”為名發兵叛亂,於是先發制人,屢次上奏唐玄宗安祿山要謀反,但唐玄宗不相信。楊國忠為了證實自己的預見,派人搜查安祿山在長安的府第,捕殺了安祿山的家客李超等,以便促使安祿山提早起兵。果然,在楊國忠的一番“苦心”之下,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祿山打著“討楊國忠清君側”的旗號在范陽起兵。大唐盛世終於毀在以楊貴妃為首的楊氏一門之中。


歷史的小學生


我認為楊貴妃,也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楊玉環年輕漂亮,又有個年齡相當,家庭顯赫,身居王位的丈夫,被自己的老公公,當朝皇帝看上。滿朝大臣,皇族上下,壽王本人等,無一人敢發一聲。一個弱女子又能如何。紅顏禍水說,更是無稽之談。朝中大事各有主司,上有皇帝下有丞相,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上上下下一切按正常運行。紅顏禍水能起多大作用。

歷代史學家們不說帝王的茺淫無恥,女的倒民了紅顏禍水。魏縣不公平


歲月悠悠73399941


1 .從歷史角度分析,當時楊玉環符合當代女性美的標準,所以讓皇帝留戀不已屬於正常,男人有了權利,不愛美人才是不正常。

2.從當時的政治角度,不能說禍國殃民全是她的原因,在後宮這種地方,如果不受寵,那就意味著沒有地位,就要被別人踩在腳下,所以爭寵是後宮女人的第一工作。皇帝不思朝政,貪戀美色,自己有很大的原因,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同時也間接證明了楊玉環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