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何《新三國》如此遭人詬病?

別走y


導演高希希在面對觀眾的批評時,辯解說他拍的是忠於三國曆史的電視劇,而不是《三國演義》,以此撇開央視版《三國演義》,引導觀眾不要過於對比。

可是觀眾們並不買帳,實際上,新《三國》的主要框架還是以《三國演義》為藍本的,因為《三國志》很多歷史非常簡單,只有《三國演義》才有各種鮮活的情節,如果高希希導演非要辯解,那他就是抄襲《三國演義》了。


經典不僅僅是先入為主就能解釋的,好的翻拍完全可以超越經典而成為新經典,比如說電影《泰坦尼克》,卡梅隆版本之前已有好幾版了,可是新片出來還是一片叫好聲,不僅沒有人認為不如前面幾個版本的,反而成為了新的經典災難愛情劇,真是叫好又叫座。

其實不止是新《三國》,無論是翻拍四大名著還是如《亮劍》這樣的抗日劇,都是失敗的。除了《水滸傳》拍得還算有特點,與老版可以一較高低外,其它全是一邊倒的差評。新《三國》為何失敗,主要有幾個問題:

一是演員的選擇。無論是新《三國》,還是其它名著改編,舊版在演員選擇上都十分用心,比如說諸葛亮,雖然陸毅長得不差,但與《三國志》或《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還有差距。而央視版的《三國演義》,唐國強就是這樣的形象,甚至很多漫畫或掛圖就是以唐國強版諸葛亮為藍本的。

再比如說關羽,於榮光飾演的關羽雖然皆盡全力,但無論是體型還是演技上,並沒有突破陸樹銘的水準,於榮光自己也承認,他在飾演時比較多學習和借鑑了陸樹銘版的關羽。

二是表演水平。無論是電影電視劇,演技絕對是佔比50%以上的重要因素,雖然有部分演員也表演過不少的優秀作品,但新《三國》看不到演技的爆發,特別是沒有超過老版《三國演義》的角色,主要角色諸葛亮、關羽、張飛、曹操等人都是如此,倒是有一些配角反而讓人意外。

老版的《三國演義》,主要演員都是話劇出身,在肢體語言和細節上把握到位,表演比較細膩,比如說唐國強和周瑜對手戲,很多是靠眼神完成的。關羽不說話,只要眯起眼睛,就知道他要爆發了,張飛雖然外形粗獷,但粗中有細,電視劇中很好地表現了這些細節。

三是劇本的差距。本人有一個感覺,新《三國》基本上放棄了或者說簡化了《三國演義》書中精彩的、有表現力的情節,反倒是武打戰面過於注重。比如說“舌戰群儒”,最體現諸葛亮謀略的地方,卻拍得毫無感覺。

其次是語言對白上,雖然本劇為了照顧各個年齡段的觀眾,用完全白話文代替了老版的半白半文言的臺詞,但關鍵問題是把一部歷史劇拍成了言情喜劇,奸雄曹操口中也能直呼“我愛死你了”,這好象有點戲說過度了。

四是細節上的差距。過去央視拍四大名著,十分用心,光是拍攝時間都要好幾年,演員們到位後,並不急於拍攝,而是先熟讀原著和劇本,然後是長達半年以上的模擬訓練。比如說演《紅樓夢》的演員,必須每天先練習舞蹈和古代禮儀,培養貴族氣質,不至於出場時粗俗不堪;演《三國演義》的先練習騎馬、武鬥,當時每一個參演的主角都必須會騎馬,而不像現在用摳像代替。

另外,過去劇組對臺詞、服裝、道具等方面細節把握時,往往請來當時最有名的專家,比如紅學專家、三國曆史教授來為主創人員講課,並作為劇組顧問長期把關。

此外,由於過去特技不成熟,反而成就了經典,比如《西遊記》所有的外景基本是實景拍攝,走遍了中國很多地方。另外,導演和劇組人員在細節上也很用心,比如說古裝劇的建築物和服裝道具,如今拍的基本上過於華麗,但以前拍的往往感覺更加真實,比如說宮殿雖然大氣,但還是有破舊的邊角地方。服裝也比較樸實,符合當時落後的生產力。髮型中規中舉,不像如今有的片子居然還有染髮的。

五是拍攝剪輯理念落後。包括新《三國》在內,看似華麗嶄新,但拍攝水平實施上比較差,實際上不如70年代的樣板戲,體現在構圖、鏡頭語言運用、後期剪輯水準。比如說相對老版有進步的武打場面,新《三國》看似高大上,但如果認真觀察,好象都那麼幾招。

此外,蒙太奇手法的不當運用,也減少了電視劇的真實感。比如說慢鏡頭,這是中國當代電影和電視劇用得最氾濫的特技了。好好的武打動作,一定要來個慢鏡頭,好象不這樣,觀眾看不清招數似的,但現實中打倒有人給你來個慢動作嗎?

國外影視界早期也是濫用慢鏡頭,但現在除了個別文藝片和商業片特殊場景外,特技動作只用在適合它的地方,而且特技的最高鏡界是你看不出哪裡是特技。觀看《泰坦尼克》時,我一直以為大海是真實的,可它居然是後期製作的,這就是特技運用的高超水平。


華哥雜談


其實在我心中張飛的形象就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性如烈馬,勇猛魯莽,粗中有細”,而康凱活生生的把張飛演成了李逵,所以這個角色的選擇我非常不喜歡,而更喜歡由李靖飛在老三國中扮演的張飛,那才是真正的傳神,真正的經典!

再說下新三國中陳建斌扮演的曹操,看他在《甄嬛傳》中演的雍正帝,說起話來,慢條斯理的還像那麼回事,但是在三國中扮演這樣一個亂世梟雄,又是多疑並富有才情的人,說起話來也是如此,就不太符合角色定位了,尤其是說起話來就像說幾個字咽幾口唾沫一樣,聽著累,哪裡有一點奸雄的樣子呢?!

我們再說一下這部劇中那些搞笑又雷人的臺詞,譬如當王司徒給呂布說貂蟬被他的義父董卓給搶走了,呂奉先激動的對王允說:“不,她是我的命根子!”,話聽到這裡,小夥伴們內涵的笑了, 是不是有歧義啊?!

當劉和偉扮演的劉備說出清朝顧炎武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時候,我一口老血吐到了電腦屏幕上,這麼低級的穿越臺詞,不知道對方能不能聽懂呢?

看新三國中何潤東扮演的呂布和陳好扮演的貂蟬那麼甜蜜的愛情的時候,我彷彿在看瓊瑤劇,呂布說要“永遠都沉醉在小姐的芬芳中”,聽了這句話,有一種“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的感覺!

而陳建斌扮演曹操竟然對劉備說,要跟他相敬如賓!曹丞相啊,你可知道,這句成語的意思是夫妻之間用的,這麼說,會把劉備嚇出一身冷汗的!

新版的張飛在劇中說話吵吵嚷嚷,虛張聲勢,可謂是又萌又可愛,說起話來,也像極了康凱之前扮演的其他類似的角色,比如李逵、樊噲等人!

而曹操的老同學許攸教訓起人來,也是非常可愛:“你們是來打仗的還是來調情的?”,在三國那個時代,調情這個詞應該還沒有吧?

最後,說一個笑話,袁紹在官渡之戰對他的士兵說:“此戰決定著未來五百年的歷史!”,在我看來,他是一個很不成功的預言家,五百年之後正是大唐盛世,那個時候唐僧帶著四個徒弟去西天取經,這是由袁紹可以決定的嗎?當然不是,也不可能!

雖然新版《三國》氣勢恢宏,戰爭場面比老版《三國演義》要好看很多,但是角色的塑造以及符合角色、時代定位的臺詞才是這部劇的靈魂,而這部新劇有這麼多硬傷,著實讓人失望!


龍堂Vlog


我真搞不懂《新三國》為什麼那麼遭人批評,我到覺得新三國還是不錯的,但是和老版比起來,只能說各有千秋吧。


首先說,老版三國演義在主要人物的選擇上確實要比新版強,老版三國裡扮演曹操諸葛亮關羽的演員在演技上確實要比新版強些,我覺得唐國強就是諸葛亮,鮑國安就是曹操,而陸樹銘演的關羽更是深入人心,相比較,新版三國裡陸毅演的諸葛亮陳建斌演的曹操就差點了,但是要說別的角色角色老版和新版都差不多了。

其次,老版三國演義裡的主題曲和插曲確實很經典,《滾滾長江東逝水》《歷史的天空》《這一拜》就是現在還是被傳唱,可新版三國就不行了,裡面的插曲就沒幾個人愛聽,也可以說新版三國就沒留下經典歌曲,這不能不說真是個遺憾。

可要說新三國也不是全不如老版三國,比如戰爭特效,現在老版就沒法看了,老版三國裡精彩的三英戰呂布就是幾個人在那騎馬轉圈,要說戰爭特效老版和新版沒法比,其餘如服裝道具場景等新版都遠勝新版。

另外在情節上,新版三國也挺好,老版三國很多精彩情節都忽略過去了,而新版三國演的很好,新版三國在收尾上演的很好,老三國一直演到完,感覺太拖拉了,當時三國演義裡主要人物都死了在看下去感覺諸葛亮死後就沒啥看點了,而新三國在諸葛亮死後新三國就結束了,感覺這收尾收的很好。

所以說新版《三國演義》也還可以。


天宇的文史情懷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新三國》,說實話,總體上來講還算是可以的,有出彩的地方,當然也有如提問中所說的詬病之處。

先從詬病的地方來講吧,在下拙見,首先就是部分角色的選角有問題,比如張飛,原著中的張飛給人的感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性如烈馬,勇猛魯莽,粗中有細”,看似一個粗人,卻也有細膩的地方:長坂坡佈疑陣、瓦口關敗張頜等都是張飛心思細膩的表現,而劇中的張飛扮演者康凱,完全是把張飛當成李逵去演了,之後這位演員還真演了李逵,順便把楚漢時期的樊噲也演了,恰巧這兩部劇我也看了,可以說康凱將這三個角色演的一模一樣,可見對於角色的理解上是很差的。

其次就是陳建斌扮演的曹操,說實話,這曹操很彆扭啊,壓著嗓子說話,一點中氣都沒有,並沒有給人一種奸雄霸氣的感覺,反而多了一分癆病鬼的樣子,這個還是曹操嗎?這分明就是雍正穿越到三國了嘛。還有陸毅的諸葛亮,太做作了。

除了選角問題外,很多臺詞也有非常原則性的硬傷:比如劉備稱袁紹是扶不起的阿斗(原來阿斗的年紀比劉備大啊)、劉備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又穿越了)等等,劇本創作太不嚴謹了,裡面還有許多很明顯的現代用語,比如荀彧說曹操:“主公喜歡的是已婚少婦...”,荀彧你真有膽子。

當然這部劇也有可取的地方,比如東吳的魯肅,在老版的三國裡,魯肅被塑造成一個傻傻的小丑,盡被諸葛亮戲耍玩弄,拜託,魯肅好歹也是東吳大都督,怎麼可能如此低能?新版三國裡,魯肅一改老版中的弱智,徹底的翻身,為東吳大業鞠躬盡瘁:為了維持孫劉聯盟,他苦苦維持著諸葛亮和周瑜的關係,而他這麼做的原因並不是“為人憨厚老實”,而是基於一個戰略家和政治家的遠見和智慧;一次又一次的討要荊州,雖然每次都要不回來,但是要不回來的原因並不是“性格太老實,劉備一哭諸葛亮一編瞎話就相信了”,而同樣是基於聯合劉備以保江東的戰略;劉備得了益州,關羽還是不還荊州,在那場殺機四伏的鴻門宴上,呂蒙等手下將領揹著魯肅在帳後安排了刀斧手,病重的魯肅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果斷借敬酒之機低聲警告關羽“手下將領違揹我命令安排了埋伏,將軍可就此挾我為人質”(大概意思),然後讓關羽順利離開。在關羽一邊挾持著魯肅一邊往船上走的過程中,關羽低聲問魯肅:“先生為什麼要救我?” “不,我不是在救將軍,而是在救孫劉聯盟。” “……真義士也!” 關羽為其打動,歸還三郡,魯肅萬分欣慰,向關羽致意,但就在此時昏倒在江邊,不久後死去。這一段是我在《新三國》中最難忘的一段劇情。

我個人認為這才是一個真實的魯肅,一個能夠最早為孫權謀劃三分天下戰略的戰略家,一個為了維持孫劉聯盟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政治家,一個能夠讓孫權在短時間內面貌煥然一新的偉大智者和人生導師。

其實高希希導演本來就沒打算翻拍《三國演義》,人家的片名本來就叫《三國》,頂多加一個“新”字,又何必拿《三國演義》來苛求他呢?


夜先生166188548


不喜歡新版三國。1、新版三國,臺詞直白,沒有文學感。2、新版三國,演員裝腔作勢。3、重要段落,演不出味道。隆中對,分析天下形式,說的簡單潦草。沒能演出諸葛亮經天緯地的雄才大略。4、諸葛亮罵死王朗,罵人的人不會罵,被罵的人一聽就死了。5、三國演義中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讓他們演得聽起來噁心。6、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告訴劉備自己故意殺人。會有這樣的領袖人物嗎?“論”,怎麼論的?表達蒼白無力。7、袁紹戰敗,曹操祭奠袁紹,讓陳琳宣讀討操檄文,眾將不忍再聽。曹操說,檄文如箭,此箭一發,數十萬將士陳屍沙場,操不受此箭,將士們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可見曹操心中是體恤生命的。新版三國,曹操缺經常故意讓別人自己奸詐陰險。有這樣的英雄?新版就如兒戲。什麼玩意!


書中有遠方


我來說說我的感覺吧,新版與老版我都每一集看過且不止一遍。

先說結論新版與老版相比就像一個小學生相比於大學生。

新版給我的感覺就是演的太明顯的,不像老版一步步往下走,新版一看就是安排好的。拿舌戰群儒,諸葛亮罵王朗等經典場景來說,老版的是字字誅心讓後罵死王朗看到觀眾都心服,新版的還沒說幾句就罵死了,你看就是演的,情景到了這步必須這麼發展一樣,一點都不能心服。還有很多地方明顯也有這種情況。

還有邏輯也不通,很多事為了符合觀眾的常識而把劇情弄的非常亂。例如,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最後失敗,孫堅拿到傳國玉璽,袁紹威脅劉表殺掉孫堅,最後孫堅受到埋伏,中箭身亡,但孫策及江東的將士都知道袁紹是主謀。也就是說孫策與袁紹有殺父之仇,但是不理解的是,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激戰的時候孫策竟然想著去偷襲許昌而不是攻打袁紹。真是讓人想不通。強行迎合親劉貶曹。

我覺得說新版好的那是因為他的打鬥場景比較精彩,兩羅軍對戰看著有氣勢,這是因為技術的進步。若是真論哪個經典老版遠超新版。

新版也有變好的地方,如魯肅,劉備的人物形象。


魏武秦皇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新三國》剛一放映就遭到了廣大網友的吐槽,畢竟是翻拍,有質疑是正常的,不過還需要客觀的評價。



我個人認為《新三國》比老版《三國演義》首先遜色在英雄人物細節刻畫上。《新三國》更突出的是畫面恢宏大氣,戰鬥過程豐富,畢竟是21世紀拍攝的,用些特效和先進技術也彰顯了時代的進步嘛。而《三國演義》則是突出人物細節的描寫,在戰鬥畫面效果上面不如《新三國》更豐富。



除此之外,還有編劇在劇本內容方面的差異。在《新三國》剛開始幾集的時候就出現了明顯的錯誤,比如在袁紹聚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公孫瓚讚美曹操時用了唐朝詩人高適的“天下誰人不識君”諸如此類錯誤在劇本中出現了多次,相比之下的老版《三國演義》就更為尊重原著,甚至在服裝、言語上下了十足的功夫。



總的來講,《新三國》和《三國演義》這兩部電視劇各有千秋。現在大眾的審美也隨著氾濫的影視劇而大幅提升,老百姓的文化素質也今非昔比,這就對影視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納蘭談史


電視劇《新三國》與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相比,在故事情節上更加詳細細膩,但在演員選擇上大多數不如94版《三國演義》。

94版三國中孫彥軍飾演的劉備更加沉穩、儒雅、仁義一些,更符合劉備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


而新版於和偉飾演的劉備則更加梟雄一些,尤其是夷陵之戰前中期表現更加明顯,新版劉備有些過於霸氣側漏了。

94版三國中曹操由鮑國安飾演,簡直與人們印象中的曹操一模一樣,鮑國安把曹操的奸詐,多疑,足智多謀演繹的淋漓盡致。


而新三國中陳建斌扮演的曹操,看他在《甄嬛傳》中演的雍正,說起話來慢條斯理的還像雍正那樣陰險深沉的性格,但是在三國中扮演這樣一個亂世奸雄,又是雄才大略並才華蓋世的人,說起話來也是如此,就不太符合角色定位了,尤其是說起話來就像說幾個字咽幾口唾沫一樣,看著累,哪裡有一點殺伐決斷的第一奸雄的樣子呢?



李靖飛在94版三國中扮演的張飛形象就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性如烈馬,勇猛魯莽,粗中有細”,而新三國中康凱活生生的把張飛演成了與他演過的李逵,樊噲,牛皋等性格差不多,都是咋咋呼呼的莽夫。


新三國陸毅的諸葛亮沒有諸葛亮那種羽扇綸巾瀟灑飄逸的氣度,雖然陸毅長得英俊,但與《三國志》或《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還有差距。而央視版的《三國演義》,唐國強就是這樣瀟灑飄逸的形象。

94版關羽由陸樹銘飾演,陸樹銘的關羽至今都被認為是關羽的化身,重感情,捨生取義且驕傲的關羽被陸樹銘完全演活了,尤其是華容道義釋曹操時,關羽掙扎的內心被完美的展現出來。 新三國的關羽由於榮光飾演,於榮光的關羽傲氣夠了,但外形方面不太符合原著,關羽是丹鳳眼不是眯縫眼。

94版三國的孫權由吳曉東飾演,名著《三國演義》中記載,孫權紫髯碧眼,目有精光,但以歷史真實年齡來說,孫權要比劉備曹操小20多歲,因為曹操都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嘛。老版孫權的年紀看起來和曹操劉備差不多,但演技還是合格的。

新三國的孫權算是比較出彩的一個角色,由張博飾演,張博雖然年輕,但他成功的把孫權的計謀,城府和情感,通過表情和眼神的細微變化展現給了觀眾,勾勒出了孫權複雜的內心世界。

新三國中還有很多搞笑又雷人的臺詞,比如當王允給呂布說貂蟬被他的義父董卓給搶走了,呂布激動的對王允說:“不,她是我的命根子!”讓人大跌眼鏡。

新三國中於和偉扮演的劉備說出清朝顧炎武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時候,這麼低級的穿越臺詞,不知道三國時代的人能不能聽懂呢?

而新三國中陳建斌扮演曹操竟然對劉備說,要跟他相敬如賓!曹詩人啊,你可知道,這句成語的意思是夫妻之間才能用的,這麼說,會把劉備嚇出一身冷汗的!

新三國中袁紹在官渡之戰對他的士兵說:“此戰決定著未來五百年的歷史!”,實際上,袁紹是一個很不成功的預言家,五百年之後正是女皇武則天的女人當政的武周時代,與官渡之戰的結果八竿子打不著。

新三國為了抓住主線,可以清掉一切和主線無關的人物。所以袁紹手下只剩下了許攸,田豐一流軍師也變成了水貨。曹操手下就是曹仁、荀彧,寧可捏造出來劉三刀、范進這種傻缺人物也不肯提一提荀攸、賈詡等超一流謀士。鄧芝出使吳國,安到馬謖身上。赤壁之戰後,歷史上只有17歲的馬謖,就帶著兩撇小鬍子,來到了諸葛亮身邊出謀劃策。

雖然新《三國》氣勢恢宏,戰爭場面比老版《三國演義》要氣勢磅礴很多,但是角色的塑造、符合角色、時代定位的臺詞、故事情節的真實性等方面都有硬傷。


厚德載物49847


我覺得《新三國》拍的挺好的,說明一下,我也看過老版《三國演義》。之所以有人說《新三國》這不好那不好,主要是因為他是“新”三國。

在職場中,生活中,你會發現這種詬病《新三國》的行為比比皆是,我甚至因此總結出了一個套路。套路就是:有比較就有差異,有差異就能挑刺,能挑刺就能體現出我的水平高。

你在職場裡,一定遇到過需要多人評審的事情吧?比如你上報了一個方案,需要各部門領導審批,再比如你去面試,需要你當著面試官現場做一道主觀題,如果還理解不了,你就回想一下《非你莫屬》、《職來職往》這類節目。

你有沒有覺得這些面試官都在挑毛病?甚至把一些我們平時不覺得是毛病的地方進行放大?這些地方可能確實有瑕疵,但是被他們說出來以後,似乎他們成了先知,成了意見領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學會了一種新型自誇方式,這種方式不是通過說自己多好來實現抬高自己的目的,而是通過貶低別人來襯托自己。我只有說《新三國》不好了,才能證明我是一個有水平的觀影者,所以你放眼影評,大部分都是挑毛病的。

我們可以反推一下,如果你想誇一個領導怎麼不露聲色?使勁兒貶低自己就好,使勁兒感謝領導挑出自己的“毛病”,使勁兒拿自己跟領導的親信比,並表示自己不如他,領導絕對受用。

分享不易,點贊鼓勵。碼字辛苦,關注鼓舞。

你的轉發,我的10萬+。

我是幫你解決銀行問題與職場疑惑的狗哥。


銀行研究僧


看了《新三國》,給人的感覺是很悲哀。現在只有這種快餐式的東西有市場了。為了抓住主線,可以清掉一切和主線無關的人物。所以袁紹手下只剩下了許攸,田豐一流軍師也變成了水貨。曹操手下就是曹仁、荀彧,寧可捏造出來劉三刀、范進這種傻缺人物也不肯提一提,荀攸、賈詡,後期的鄧艾。

你說他是偏向於曹魏,偏向於司馬懿?可是被司馬懿一手提拔起來的鄧艾,你出來打個醬油會死啊!賈詡的計謀,由醬油一筆帶過,許攸這種三流貨色儼然成了袁紹軍的擎天一柱,鄧芝出使吳國,安到馬謖身上。赤壁之戰後,歷史上17歲的馬謖,就帶著兩撇小鬍子,來到了諸葛亮身邊。

揚言要出一部真正的歷史劇,搞出來的角色就是所有的故事往一個人身上拼。對,這樣是好看了。可是它真的是一部侮辱智商的劇,就是唯恐觀眾看不懂,就是拿現在宮斗的套路去拍所謂的歷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