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膽大妄為,夫妻偽造借條上法院起訴 因虛假訴訟雙雙被判刑

有些人的心是真大。岱山有一對外省戶籍的夫妻,拿著一張偽造的借條,上法院要求法官“主持公道”,幫他們討要無中生有的2萬元“借款”。

結果怎麼著?兩人從原告成了被告,雙雙被判刑。

出獄後做起“借貸生意”

34歲的劉某是安徽阜陽人,現住岱山高亭鎮。他曾因攜帶管制刀具、毆打他人等多次被行政拘留,2014年還因犯尋釁滋事罪坐了兩年牢。出獄後,劉某在高亭做起了“借貸生意”,妻子韋某則在當地開了一家棋牌室。

去年4月5日,男子阿澤找劉某借2萬元。阿澤在高亭有房子,劉某到他家看過之後,當即同意借錢。

劉某拿出一張白紙,讓阿澤寫了一張2萬元的借條,他則在出借人處寫了父親的名字。雖是借2萬元,但劉某當場扣了2000元作押金,只給了阿澤1.8萬元。雙方說好,10天內歸還。

10天后,阿澤並沒有如約還錢。不過,他的朋友通過微信轉賬給了劉某4000元,說是替阿澤給的利息,並稱他們會早點還錢的。

同年5月,阿澤說自己沒錢打麻將了,又先後找劉某借了兩筆5000元。劉某各扣1000元作押金。

這兩次寫借條時,劉某拿出帶格式的借款合同讓阿澤填寫。該合同是劉某託一個律師朋友製作的,劉某覺得它比之前的空白借條更具法律效力。

讓對方多寫了一張借條

“之前,你寫的那張2萬元的借條,格式不對,我不用了。這種新格式的條子,你再給我寫一張。”阿澤最後一次借錢時,劉某對阿澤說。

阿澤啥也沒想,就在一張空白的借款合同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證號碼,並按了手印。劉某則補上了2萬元的借款金額和“2017年4月5日”的借款日期。

不過,寫好這張新合同後,阿澤並未要回之前的那張老借條,而劉某也沒有主動還給他。

之後,阿澤一直沒有還錢,還躲了起來。劉某上他家催討了幾次後仍然無果。

去年6月,阿澤託人向劉某的朋友求情,說阿澤實在沒錢,能不能“再還2萬元就算兩清了”。

為了給朋友面子,劉某答應雙方債務一筆勾銷。之後,對方託那個朋友給了劉某2萬元,劉某則將一張2萬元借條(出借人是其父親的那張老借條)和兩張5000元借條還給了對方。

唆使妻子拿假借條起訴

“原本借錢給他,無非就是想賺點利息,現在還要倒貼錢……”劉某算了一下,扣除押金後,一共借給阿澤2.6萬元,而阿澤只還了2萬元,加上給的4000元利息,自己還虧本2000元。

劉某又想到阿澤為了躲債多次“玩消失”,更氣不打一處來。該怎麼讓阿澤補償自己?劉某想起阿澤寫的那張2萬元的新借條還在自己手裡,頓時惡向膽邊生。

他當即取出借條,加了一筆,將“2017年4月5日”的借款日期改成了“2017年4月15日”。

隨後,劉某讓妻子韋某在貸款人處寫上她的名字和身份證號碼,並讓韋某拿著借條去法院起訴。

“要是法院問起來,這筆錢你是怎麼借給阿澤的,你就說是在4月15日當面借的。”劉某教韋某。

韋某從未見過阿澤,她明知借條作假,但仍拿著借條找律師寫訴狀去了。

夫妻雙雙被判刑

今年1月,岱山法院受理了韋某的“案子”。庭審期間,法官發現該案疑點重重,遂問韋某到底有沒有借錢給阿澤,並告知她,撒謊要承擔法律責任。

韋某心裡害怕,發微信詢問劉某該怎麼辦。“不要怕,說話硬氣一點。”劉某說。韋某聽從了他的話,堅稱自己於2017年4月15日借給阿澤2萬元,並簽訂了承諾書,承諾如有虛假訴訟行為,願意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紙包不住火。4月,韋某涉嫌虛假訴訟的行為不攻自破,她和劉某被岱山公安局傳喚調查。5月初,岱山法院駁回了韋某的起訴。

7月,岱山檢察院以犯虛假訴訟罪,對劉某夫婦二人提起公訴。

岱山法院審理認為,劉某同韋某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其二人行為均構成虛假訴訟罪,且系共同犯罪。劉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刑罰執行完畢後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繫累犯,應當從重處罰。

8月7日,法院一審判處劉某有期徒刑10個月,並處罰金8000元;判處韋某拘役5個月,緩刑半年,並處罰金5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