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哪裡的方言更難懂?

lierenhuichang


謝謝!很高興參與這個話題討論。


說起難懂的方言,讓我想起30多年前學生時代的一件往事,一直沒好意思跟別人說,因為聽不懂當地方言,差點鬧出笑話,這事發生在浙江紹興。

30多年前在上海上學,記得大約是在三年級的國慶假期,我和好友兩人相約去紹興遊玩,自然是受到了魯迅作品的影響,想去探尋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烏篷船......


第一天從上海乘坐火車到達紹興,發現火車站前居然有自行車出租,很是意外、很是驚喜,我們租了自行車,在紹興城區內穿越。

那時的紹興城區不大,有公交車但是車次較少,通常要隔很長時間才會有一趟。出發前我們認真研究了城裡的各條公交線路,要確保兩天的行程安排,趕上返回上海的火車。

在紹興城裡遊玩,騎自行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去了魯迅紀念館,參觀了百草園、去了三味書屋,還去咸亨酒店喝了一碗黃酒、吃了一碟茴香豆,有點循著魯迅作品足跡走的感覺,現在想來真是有趣。那年頭去紹興遊玩的人不多,所到之處都沒有人頭攢動的擁擠場面,正合我們的心意。

我們還去了鑑湖,那是一個不大的城中湖泊,在湖邊有秋瑾故居,還有陸游寫下了《釵頭鳳·紅酥手》 的沈園,我們都一一參觀過了。

傍晚時分,我們還了自行車,到紹興碼頭,準備乘烏篷船前往鄉下魯鎮,魯迅的《社戲》、《故鄉》中寫過的地方。乘船的多為當地人,或許是到城裡出售些鄉下的特產,再採購些貨品,他們隨身帶著很多東西,彼此交談著,越說越有興致,不由得提高了音量......雖然在上海讀書多年,聽上海話已無障礙,卻發現他們的談話我們能聽懂得不多。與我們無關,不去管他......

烏篷船經過、停靠了幾個漆黑的村莊,聽說是停電了,我們一陣緊張。所幸到達終點時,那個村莊並沒有停電,下船後就有一位熱情的店主招呼我們去她家住店,有驚無險的經歷,渡過了第一天。

我們的尷尬出現在第二天。

天亮之後,吃過早餐,告別老闆娘,我們踏上了尋找魯鎮、尋找社戲、尋找魯迅故居的道路。行前諮詢老闆娘,她也不知我們所尋之地在何處,只是指了個大致的方向,我們就出發了。

一路上問過很多人,都不得要領,他們聽不懂我們說的普通話,我們聽不懂他們說的當地話,很是尷尬。大多時候用手比劃交流,偶而才會遇上個能勉強聽懂普通話的人。連蒙帶猜,我們居然找到了一個小學校的舊址,有一間上了鎖的破舊小屋,擺放著陳舊的傢俱物什,據說是魯迅外婆祖居地的舊址。

如法炮製,我們居然又找到了看社戲的地方,已記不清是什麼模樣了,只記得當時的過程很艱難,尤其是與人交流溝通。在紹興鄉下遇上個人本就不太容易,他們住得比較分散,遇上了又很難交流,他聽不懂我,我聽不懂他,真是糾結,哈哈。

30多年過去了,想起紹興行的點點滴滴,依然覺得很有趣,聽不懂紹興鄉下地道方言的那一段尤其印象深刻。其實,這也正常,旅行過程中的一點小意外,往往是最能留下記憶的亮點所在。

謝謝!


遠山墨雨


鄉巴佬,是指沒有見過世面的人,與外界打交道少的,或者自我封閉,或者自以為高貴,藐視他人,自以為是的自我封閉的人,對外瞭解少。我以前就是第一種鄉巴佬,那時候我只能聽到湖南鄉下話,和湖南官話,四川話。北方方言,普通話,南方方言,外國話對我都是外語,都很難!現在,改革開放,接觸的人多了,只有少接觸的話聽不懂。天下沒有難懂不難懂的話,只有願不願意學的心態,和努力。只要願意學,沒有難懂的方言。我語言天賦不怎麼樣,能聽懂的方言還不算少,付出的努力也不是太多。平等心態,不自傲,不歧視,包容,耐心,久了,方言基本能懂。


bsl120214207


旅行,最大的意義恐怕就是去聆聽旅途中的不同種聲音吧,在我國的34個省份,56個民族中,有不少的地方特色方言,每種地方語言都是不同而文化的繼承。而這些方言,有時候卻讓外地人吃盡了苦頭,比如和泉州、廣州、上海人交流,外地人總是會奔潰。

福建泉州,是福建經濟第一的城市,這裡的人們說的是外地人最難聽懂的閩南話,閩南話起源於福建泉州,但不僅僅是泉州才講閩南話,福建的閩南三角地帶的廈門、漳州也講閩南話,但這三個地方講的閩南話口音也是千差萬別。

不過,很多廈門人,已經不會講閩南話了,他們從小就開始講普通話,能在廈門聽到廈門人說的閩南話,更是難得。臺灣腔的閩南話更是為大眾所熟知的,語言的魅力就在於即使腔調有所不同,但總有相同之處。

好比現在閩南人去臺灣,總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那是因為大家都講著閩南話。泉州,是東亞文化之都,這裡是文化古城,安逸的小城生活,慢節奏的生活,也是遊客喜歡來感受的地方。

廣州,是廣東的省會,這裡的人們說著粵語,是最好聽的語言之一。粵語被大家所熟知的是在香港的電影裡,還有各種廣為傳唱的粵語歌,不管是不是廣東人,唱歌是沒有界限的,那些嚷嚷上口的歌曲,總有人會唱上一兩句,而且粵語也很好學。

跟閩南話也有共通之處,聽得懂閩南話的人,更容易學會粵語。廣州有很多別名,比如叫“羊城”、“花城”等,市區內有很多公園,綠化做得特別好,空氣質量也不差,而且廣州人愛喝早茶,早茶文化在廣東地帶很是流行。

上海,也是一座愛說方言的城市,上海人以會說上海話為傲,時不時會用一兩句上海話試探你是不是本地人。上海作為一座國際化繁華的大都市,這裡不僅交通便利,玩的地方諸如外灘、東方明珠、城隍廟等,還有高樓大廈林立,各種高檔的商場,琳琅滿目的奢侈品,一飽眼福的同時,還能滿足自己的購物慾望。


旅行小書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方言千差萬別,有的簡直比外語還要難懂。眾多方言中,我認為最難懂的方言當屬溫州話、廣東話和福建話。

地方方言的基本格局

方言俗稱地方話,是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一般把現代漢語劃分為七大方言(也有說八大):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和宋遼金時代時期,對全國口語方言產生了較大影響。

一方面是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使得北方各地方言的差異減少,漸融為北方大方言區;另一方面是北方人口南遷,導致了北方系官話通行到大江南北,最終形成南方口語“近雅存古”而北方口語“近俗存今”的基本格局。

先說北方方言,差別不是很大

北方方言有四大塊,即四大次方言區,分別為華北、西北、西南、江淮,大約佔據了全國漢語地區3/4的地盤,就連天涯海角的海南島,也有一小塊北方方言區。


即便在如此廣闊的領域,如此眾多的人口,如此大的跨度,四大次方言區之間的語法結構差別竟然很小,在詞彙詞義方面比較一致,語音分歧也不是很大。只要把語速放慢,北方方言區的人們說起話來,基本是能聽懂的。

再說南方方言,簡直就是錯綜複雜

吳、湘、贛、粵、閩是南方方言區,涵蓋了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中國南方雖說是八大方言,但細分起來,恐怕80種甚至上百種也不止,其中還夾雜著許多“客家方言島”,即零零散散,各自不同的小區塊方言,僅福建一省,就號稱“八閩互不交通”。

記得讀大學時有一個同學來自浙江衢州,用方言和自己老姐打電話,聽得我們這些北方人,一愣一愣的,嘰裡呱啦半個小時,一個字也沒聽明白!簡直比英語、日語還要難懂!


全國“十大方言難度排行”

10、東北話。東北話跟普通話發音比較接近,但實際上東北話也是次生級方言,是關內的山東、河北等地移民大量遷移到東北後,逐漸與當地語言融合的產物。近年來,隨著小品、二人轉等東北文化的廣泛傳播,東北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幾句。

9、天津話。無論男女老少,天津話從骨子裡就透著一股子幽默勁兒,很多相聲藝術大師就經常使用到天津話,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

8、山東話。山東膠東半島的城市方言和大連話相當接近,但語速偏快,有時容易聽不懂。到了魯中、魯西等內陸城市,各地方言的語音差別不是很大,一些特有“術語”比較難懂。


7、四川話。四川話其實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和普通話類似,但它也有自己的特點,其中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

6、陝西話。陝西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

5、上海話。上海話和浙江的杭州話、寧波話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由於近現代以來的發展變化巨大,上海話可以說海納百川,融匯了江南語言文化的精華。   

4、蘇州話。蘇州話歷來被稱為“吳儂軟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尤其女孩子說來更為動聽。


3、廣東話。廣東話不只有自己獨特的發音,還有自己的文字,這在其他方言中十分少有。經常看粵語原聲電影的朋友,喜歡模仿上一兩句,但想要學習恐怕讓人聽而卻步。

2、閩南話。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閩南話是漢語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1、溫州話。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互通消息出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無線電聯繫,敵人的情報部門根本翻譯不出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就如同電影《風語者》裡那些印第安納瓦霍族人一樣。


親愛的朋友,你的家鄉有什麼特色或特別難懂的方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中國地大物博,十里八鄉不同音,所以中國方言的種類十分複雜和龐大。

方言,是地域文化得以沉澱與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地域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記和內容。不同地區,方言也會有所不同。

方言難度排名:排名第一:溫州話;排名第二:廣東話;排名第三:閩南話,蘇州話;排名第四:上海話;排名第五:陝西話;排名第六:長沙方言;第七:四川話;排名第八:山東話;排名第九:天津話;排名第十:東北話;

——————-本內容由半面維納斯提供,歡迎點擊、評論、關注。


半面維納斯


中國太大了,每個地方都用不同的方言,即使是一個城市、同省、同城、同市都會有不同的方言,更別說有56個民族的,那方言真的無法統計了,有句話就是怎麼說的“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裡面就包含了有方言。


我去過南方和北方,這些年在網絡遊蕩了快10年,接觸了全國各地的不同地方的人,也瞭解了很多地方性的方言,一直認為廣東、廣西粵語方言、閩南方言、上海方言、蘇州方言、溫州方言最難聽懂,對了,還有我們新疆的地方性方言,我這位美食達人,太深有體會了,就是皮牙子和辣皮子就被誤導了好多人,剛開始我寫菜譜的時候,就是寫了“皮牙子和辣皮子”,幾乎天天都有人在問,這兩種到底是何物?當然還有“內地”、“口內”這些,被新疆人常常掛在嘴邊的地方性方言,那時候我都成了新疆的地方方言的翻譯,後來這些被看的多了,現在基本上都知道了。也被很多人罵慘了!


我就寫寫我們新疆人最常見的方言吧

一溝尖—----就-是踢你一腳(新疆回族方言愛這麼說)

端直-------是走直線

棒尖--------是湊合

葉子麻--- 就是太逼蹭的意思

逼蹭------就是話大的很的意思

扎巴依-----(酒鬼)

馬達----- 沒有、沒有問題

羊缸子----婦女,媳婦 、女孩

巴郎(子)-----“巴”輕聲,近“把”音;男孩、年輕小夥

阿囊死給、囊死給-----“阿”輕聲;罵人的話:“他媽的~!

堯爾達西、阿達西----同志、朋友

買格賴-------過來

皮牙子----洋蔥

崴~醬~-----感嘆詞,哎呀,要拖長了說

塔西浪---死,完蛋,翹辮子

哈馬嘶-----全部,一股腦地

盲唉------走開!

雅克西----好!

爾視---理睬;還有“撂”“撂視”也是理睬的意思

勺、勺子----傻、傻子

喧幌、諞閒傳、諞搭拉子-----聊天

楞松(的------使勁地、不遺餘力地

一頭囊上(下ha)去-----,一直走過(下)去

皮實-----不是紮實耐用的東西

二轉子----即混血兒

白喀兒---轉指新疆土生土長的本地(漢族)人

纏頭---苒不清楚的人,知識少、腦子缺根筋的人

臊我面子---給我難堪

搔然——糾纏

甩套——說謊話

牢道——厲害

日怪——古怪

麻纏——難辦

瘩瓦什——不平整


這些也許只有咱新疆人才能看得懂,不過外地的朋友去新疆玩幾天,也就都理解是什麼含義了,也歡迎小夥伴們,分享更多的新疆方言,可可在這裡等著了。。。。

我是頭條號天山可可,原創美食達人,家常菜、麵食、早餐都有,擅長新疆菜,每天更新不同的菜譜,記得關注我喲!


天山可可


中國幅員遼闊,多達56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地域性方言繁多,各具特色。

要說最難懂的莫過於閩南話。“公蝦米,莫愁親,提背礙上暱……”,誰知所言若何?不過聽來卻也順風順耳,韻味十足。

最好聽的方言當數長江中下游的吳語系方言。像雨像霧又像風,聲韻俱佳。最讓人享受的越劇聲腔,聽來真個是使人云裡霧裡……。

最純真語言非北京話莫屬。字正腔圓中卻又略帶慢條斯理,急性人聽來非急出病來不可。你儘管急你的,他可從容不迫。

最豪爽的話當屬東北話。豪爽中略帶粗獷,幹練利索。舊時聚哨山頭,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秉性抑或有些許受其影響吧(聲明:絕無有意貶低),卻也大將風度。

雖說方言奇葩,卻又各具特色,在此恕不一一列舉。


abCd6666和天下


對於一個桂林人,講點是桂柳話,所以在桂林、柳州、賀州、河池大部、百色局部,基本上不用帶翻譯。

也許是“兩廣一家親”,對梧州、玉林、北海3地局部地區操粵語的可以聽出個大概,但對於一些土白語基本上是不知所云。另外,壯語也是一竅不通。總的來說,在廣西有少部分地方,我是聽不懂的。


桂柳方言屬於西南官話,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南部、江西大部、湖北局部,都可以聽懂一些。

黃河以北的地方大都與普通話有點接近,不是特別地道的話應該都聽得懂一些。

除了以上地方,江浙話、閩南話、蒙語、維吾爾語、藏語、回語,以及一些極少數民族的語言,對於我來說都無異於外星語言。所以,在我看來,福建江浙、蒙藏新寧等地是方言最難懂的地方。


把生活當旅行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的。顯而易見,北方話更容易聽懂,越往南越難聽懂而且方言使用範圍越小(不包括少數民族語言)。

北京及周邊的河北最接近普通話;其次整個東三省加上一小部分內蒙只是有口音而已;華北、西北幾省口音更重一些,但只要掌握了其中要領很快就能聽懂。然而到了江浙湖廣雲貴,外鄉人就基本聽不懂了,就算臨近縣城的人也需要相互適應才能溝通。

我見過一個老外在北京生活幾年,與人溝通基本沒問題。一次去上海,接待他的人在和其他人溝通時講上海話。老外頓時覺得幾年的中文白學了。

中國的歷史太悠久了,文化中心不斷遷移,民族之間不斷融合,百姓不斷遷徙……使得我們各地的方言有很大差異。但隨著現代交通、通訊的發展,很多方言及少數民族語言都面臨危機,遲早有一天我們的方言會成為歷史。


瑤之下


這都因人而已,因地域而已了,。就好比說學英語,有些人認真一學就很容易學會,對他們來說聽英語就不覺得有什麼難了,而有的人怎麼學都覺得難,那在他看來英語確實難懂。同樣的道理,出生就是說粵語或壯語,閩南語的人,那麼對他們來說聽其他省份說白話或泰國的泰語,海南的有些方言就不是很難了,可這些對於離這些省份較遠的地方,比如說南方人聽南方人說粵語就相對於北方人聽南方人說粵語來聽的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