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挑戰60日均線

挑戰60日均線

一線投資 劉炟鑫

本週A股市場幾乎無熱點與亮點,收四連陰,前期熱門的通信設備、5G、國產軟件等品種也集體下跌,唯一亮點就是上半年鉅虧11億的樂視網與造假的ST長生上演鬧劇,令價值投資者情何以堪?成交量低迷的反彈雖然推高了指數,每到重要壓力位就如遇到天塹般無法逾越。短線遊資打一槍換一地以及高位股的補跌不時在盤中呈現,偶爾的護盤力量並未引起市場共振做多。

熊市期間常見的一些關鍵詞就是:大C浪、2638點、謹慎、觀望等等。當前A股政策底、資金底均已出現,不過在大的下跌趨勢面前,哪怕是國家隊的護盤力量也顯得渺小。當前主要市場指數PE估值均處歷史低位,市場情緒在2691點之後也得到緩和,區間震盪的概率較大,真正的市場大底從來都沒有一蹴而就,翻看A股歷史就會發現此規律,大多數大底都是多重底部複合構成。短期磨底後市場進入一箇中線級別的反彈週期概率較大,擔憂的是9月5日美國針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徵稅問題的結果。當前不少投資者哀嘆“十年A股兩茫茫,散戶依舊很彷徨”,甚至連巴菲特感嘆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成長,並非來自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斷的增長、市場擴張,而是靠不斷的無理性的擴容!

技術面上,一是滬指在3587點見頂以來,在2月下旬,5月中旬,6月初,7月下旬四次較大級別的反彈均遇阻於60日線位置,所以普通均線60日均線相當於周K線的10周均線能否被有效突破,成為中級反彈行情能否成立的標誌。否則,滬指繼續向下震盪尋底。二是滬指以3587點與3214點兩個峰頂點為基準點,連線成為一條近期的下降趨勢線,位置與60日均線接近。60日均線目前每個交易日以6點的速率向下移動,與下降趨勢線構成雙重壓力,不突破難以啟動中級反彈行情;三是滬指在7月6日的明顯谷底點2691點目前並未有效跌破,只是在8月17日收盤價跌破一天,次日收復。以2653點為近日谷底點,左側已經形成兩個小波段級別的反彈,構成左肩,右肩能否形成,會不會構建頭肩底的K線形態,有待進一步驗證,關鍵一點就是2653點不能破。四是代表滬指基本結構的週日K線的60、120、250均線全部空頭排列向下移動,下方唯一的一個強支撐就是多次提及的年線操盤線當值2370點,滬指20多年波動規律都是依託著年線操盤線見到市場大底,投資者務必充分重視之。

操作上,近期漲停板數量少且持續性不足,市場風險偏好度較低,儘量低吸且控制好倉位。多關注中報業績好的優質標的,技術面上尋找對抗大盤下跌,股價基本結構60、120、250周、日均線依舊多頭排列,或者連續縮量下跌後企穩橫盤的標的股票。

挑戰60日均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