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佘兴荣入选昆明市首届“健康春城 · 最美医者”名单

因民卫生院执业医师—佘兴荣,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佘!”一个其貌不扬的彝家汉子,黑黑的脸庞、神情略显严肃。他以坚强的意志扎根矿山医院工作24年,将自己的青春和爱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医疗事业,奉献给了勤劳质朴的矿山人民!

佘兴荣入选昆明市首届“健康春城 · 最美医者”名单

1994年,20岁的佘兴荣,从楚雄卫校毕业,被分配到了东川矿务局落雪矿职工医院工作,和他一起分配来的两个同学被落雪矿山的艰苦吓懵了,他们二话不说,拿起行李就走了,临走时还摇着头丢下一句话“这地方怎么也会是人呆的啊”!

其实当时的佘兴荣也有过走人的念头,只是从小一直心地善良并且过惯艰苦日子的他,深知矿山人的艰辛,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不说,老百姓还缺医少药,特别是那些井下工人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工作。想到这些,他毅然决定留下来,他要为这些矿山人尽一点自己的微薄力量,这一干就是23年!

佘兴荣入选昆明市首届“健康春城 · 最美医者”名单

因为用心好学,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钻研,很快他在单位上就成了行家里手,凭着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用心呵护着矿山工人和群众的健康。连续多年被评为东川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东川区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年度食药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昆明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还获得2011年度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等光荣称号。

2001年,一个叫马开斌的井下工,在工作时不慎被机车碾压到了右腿,当时的医院没有能力开展外科手术,只能简单的处理一下就眼睁睁的看着病人被转走,他永远忘记不了,当那位患者被转走时脸上痛苦的表情。矿山这么多外伤事件,不知有多少人要因为医院的无力医治而要颠簸几个小时、承受更多的痛苦转院到区里的医院治疗。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医院的外科手术开展起来,他自己通过不断学习,进修,带教等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一年后,医院的外科手术正式开展了,从那时起,看着一个个经他手术医治好的患者,他满心的欣慰和幸福。

因民镇卫生院是整个东川区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卫生院,当地气候条件恶劣,地质结构不稳定,加之医院原来的医疗设备既简陋又老化,没有住房,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也差得让人头痛。面对恶劣的环境和种种困难,他也曾经一筹莫展。经过几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后,他开始出发到处去找赞助,去找一些社会爱心团队,去向上级卫生部门反映。一天天的跑,一次次的游说,已记不清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最终他的真诚打动了很多人。2013年,在社会爱心团队的帮助下,医院的设备从70年代的淘汰产品换上了X光机、全套多功能生化治疗仪、全自动血细胞检测仪、彩色B超、电子阴道镜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乡镇卫生院最好的DR机,市卫生局也安排了20余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医院的建设,住院部从原来 “老、旧、黑”的“黑大楼”建设整顿成了现今宽敞明亮的“白大楼”。

佘兴荣入选昆明市首届“健康春城 · 最美医者”名单

2014年,对于因民镇卫生院来说更是非常艰苦的一年,随着田坝新区医院建设的启动,300多万元的建院资金缺口无疑成为了横亘在医院发展面前的一座大山,然而他并未选择退缩,毅然绝然地挑起这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重担。新医院建设期间,他呕心沥血奔走在工地、医院和企业之间,资金缺口的压力让他背负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争取资金和找赞助,他常常在新村与因民之间一天要往返一、两次,经常在半夜就动身出发,经常放弃回昆明探亲的时间。有时好不容易休息刚回到家,就因有事又赶回单位工作。也正是因为他心里那份对党的忠诚和对矿山群众的挚爱,终于实现了心底对矿山群众的承诺——因民镇田坝新区卫生院于去年8月份落成,并于2015年2月顺利完成搬迁,为矿山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谱写了矿山医疗卫生事业新篇章!

卫生院搬迁到了田坝新区,但仍在因民、落雪生活的群众,到田坝新区医院看病有时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既不方便又延误病情。为方便群众看病,他再三思量,决定克服人员少、任务重、风险大的困难,继续保留了“落雪、因民”两个医疗服务点。虽然工作地点分散了,人员也分散了,开支增大了,工作任务更重了,有时一天之内要往返三个医疗点。但是全院职工在他的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几个医疗点的工作都开展地井井有条,得到了群众的赞扬!

佘兴荣入选昆明市首届“健康春城 · 最美医者”名单

也正是他这份对事业的热爱,对矿山的执念,在他带领下,医院渐渐发展壮大起来,业务收入逐年直线上升,收入从五年前的29万元增至现在的每年200多万元。同时在矿山医疗救援方面他也总结出了一套有效可行的应急措施。在1995年“5.2矿务局炸药大爆炸事件”、2002年“7.9选厂山体滑坡”、2014年 “10.28”山体滑坡、2015年“4.25”事故医疗救援中,他率领的团队都充分发挥了医疗应急救援的一线应急先锋作用,做到了反应快速,组织、领导、救援措施有力,被多次表彰为“医疗救援先进集体”。

在医患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因民卫生院的医疗纠纷很少,他们的工作一直备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作为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内容多,要求高,时间紧,压力大。他也经常参与慢性病随访、精神病防治康复、农民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常常需要在单位和服务对象家庭之间连轴转,当让一个个家庭又充满欢笑的时候,他却经常是几个月没来得及回趟家。女儿今年高考,他也想象其他父亲一样陪在她身边让她安心学习。他上午赶到女儿学校参加活动,下午又赶回来,他说:“这个不能错过,答应过孩子的,不能让孩子伤心影响高考”说起这些,这个坚强的彝家汉子眼眶红了。

单位上很多职工家都在外地,有一个从大理新分配来的医生,叫赵正康,到了单位,人生地不熟,他二话不说,承担起了小赵亲人的职责。不但生活中处处关心,还在工作中耐心帮助,小赵有一次和同事说道“其实到了单位,他一直在考虑要走人,但是佘医生给了他一种家的感觉,让他打消了这种念头”。单位职工彭玲的母亲患股骨胫骨骨折,他特批了两个月的假让她回家照顾母亲,自己却承担起了彭玲的工作。就是他这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真真诚诚待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深深的鼓舞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了正能量,增强了凝聚力,职工们都心甘情愿地围绕在他身边,和他一起艰苦创业。

佘兴荣入选昆明市首届“健康春城 · 最美医者”名单

为了回馈矿山企业对卫生院工作的帮助和信任,他创新机制,在克服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缺乏等困难情况下,多次开展了“走进企业,学习企业,服务社会”及优质服务创新活动,免费为企业职工讲授井下急救安全课,做他们的急救顾问,企业职工都视他为“良师益友”。2012年到2014年期间,他每年都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为“老来红小学、天生塘小学、红山小学”捐赠2万多元的学习用具。这,就是因民卫生院的院长—佘兴荣。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和享受的今天,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将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基层卫生事业,在他的引领下,因民镇卫生院一定会如同一只雄鹰,在雪山上鹏程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