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Lythcott-Haims,斯坦福大學新生學院前院長,通過總結幾十年工作中接觸到的家長的教育方式,發現大多數溫室裡的孩子因不具備“自我效能”,最終無法成為有能力的成年人。

如果孩子想發展“自我效能”,他們就必須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自己做計劃和決定,去經歷生活並建立夢想。她鼓勵家長更加放手,贊成強硬的愛,而不要時時刻刻保護孩子,替他們承擔所有風險。

➤ 權威,但不獨裁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有三種被廣泛應用的教育方式:寬容型,獨裁型和權威型。

寬容型的父母會與孩子成為朋友,但卻不能劃定健康的界限;獨裁型的父母用鐵拳統治,這會導致孩子自我懷疑,挫傷他們的心靈。

權威型的父母是最理想的,他們會表現出愛與關心,但仍制定規矩,對孩子寄予厚望,這將培養孩子強烈的身份認同感和高度自尊心。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來源:REUTERS/Kiyoshi Ota

➤ 讓孩子做家務

哈佛格蘭特研究(Harvard Grant Study)通過80年的研究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預測因素是他們是否從小做家務。

對於清單式童年的孩子來說,父母不捨得讓他們做家務,當他們進入職場時,還會習慣性地等別人列出工作清單,缺乏主動性與團隊協作的技能,並不會對周圍保持敏感。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來源:Flickr/Donnie Ray Jones

➤ 當孩子遺忘作業

要給孩子提供犯錯的經歷,這是改掉陋習最好的機會。

Lythcott Haims 講了一個例子:如果發現孩子的家庭作業遺忘在家,有些家長可能本能地把作業趕快送到學校,以免孩子成績受到影響。

但她強調父母應該利用這個機會教導孩子責任的重要性與保持組織性。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來源:Thomson Reuters

➤ 鼓勵孩子承擔風險

能夠更清楚失敗的本質很重要,這意味著從小培養責任感。

Lythcott-Haims 在 Quora(一個問答 SNS 網站)中指出,所有孩子在18歲的時候都應該習慣於面對風險,否則,他們可能永遠不會清楚當離開舒適區後,生活會帶給他們什麼。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來源:Lauren Hammond/flickr

➤ 幫助孩子培養方向感

Lythcott-Haims 還指出,成年人知道如何觀察周圍環境,即使在不認識的街道中,也知道如何利用路標或問路到達目的地。

但父母卻習慣於駕車帶孩子去任何地方,即使那些地方孩子自己乘公交車,自行車或走路也可以到達,因此,孩子對交通路線方面的信息一無所知。

成功的父母應該意識到,健康的方向感可以帶孩子走得更遠。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 分配任務並設定截止時間

父母會經常提醒孩子,作業何時上交,還剩多少天,這相當於無形中為他們做了時間規劃。於是,孩子不清楚如何在沒有提醒的情況下,按照優先級安排任務,管理任務進程,按時完成任務。

然而到了18歲,這些責任一定會轉移到孩子身上。瞭解如何安排日程,並根據計劃管理預期,這是成年人的基本素養之一。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來源:Ronen Zvulun/Reuters

➤ 教他們如何賺錢和理財

除了時間管理之外,成年人也要有獨力管理財務的能力。即便孩子還沒有進入職場,父母也應該灌輸給孩子一種財務上的精明感。

斯坦福大學前院長:父母培養孩子的7條法則

來源:Flickr/Carissa Roge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