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日本對華情報機構揭祕

文/《祖國》特約著名日本問題專家 鬱志榮

日本對外情報機構主要由內閣、防衛省和外務省三家把持。它們的對應機構分別是內閣情報室、自衛隊情報本部和外務省國際情報統括官組織。這三家情報機構的分工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形成了很強的互補性。其工作模式和人員招募方法也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內閣情報室是直屬內閣官房長官領導的中央情報機構,每週必須向官房長官彙報工作,提交與日本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外交走向密切相關的情報。如果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內閣情報室須列席參與內閣決策會議,為首相及全體閣員提供決策參考的情報產品。內閣情報室在編人員僅有150人左右,大部分從事情報整理分析工作,其他則是在日本其他情報機構中的協調人員,可以將其視為只有情報分析和整合能力的迷你版CIA。其僱員至少是本科畢業,具備經濟、金融、國際政治等專業背景。

近年來,由於日本具備了太空衛星偵察能力,對於航拍圖片分析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內閣情報室現在大約有一個20人規模的圖像分析團隊,大部分成員來自自衛隊和文部省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外務省國際情報統括官組織是冷戰後才建立的情報機構,1993年成立時該機構名為國際情報局。國際情報局的前身外務省調查局成立於1984年,當時的業務範圍包括外交政策建議和內部安全保障等非情報工作,成立國際情報局的目的就是為了更為專注於情報作業。外務省的情報人員招募相當嚴格,往往直接從年輕的外交人員中選拔。培訓內容除了諜報技術和潛伏滲透技能之外,還要求僱員具備國際視野,通常會被送往外國院校學習語言和國際政治等專業。這種綜合培養方式是典型的英美高端情報人員培養模式。在三大對外情報機構中,自衛隊情報本部的力量最強。該機構成立於1997年,是日本戰後第一個掛牌的戰略情報機構。情報本部整合了自衛隊的全部情報作業力量,統轄有中央情報隊、中央資料隊、中央地理隊參謀部調查部、第1電子隊等精英情報團隊。情報本部非常重視電子信息和圖像情報的蒐集。日本現在擁有四位一體的偵察衛星系統(包括兩顆光學偵察衛星和兩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主要由自衛隊情報本部控制)。此外,情報本部還擁有遍佈日本的6個電子監聽站,可以監聽朝俄中等國的電子信號,這些監聽站早在冷戰開始時就已經啟用。情報本部的人員均來自自衛隊,由於工作性質的要求,同樣需要具備外語專長。近年來,隨著自衛隊對網絡黑客的需求越來越高,2010年還專門成立了網絡戰部隊,同樣歸屬於情報本部。

以史為戒築牢戒備防線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已經有了近代情報意識,並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情報準備。日本諜報活動也成為戰爭準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1894年甲午戰前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中,最著名的日本間諜宗方小太郎是兩度潛入煙臺、威海偵察掌握北洋艦隊行蹤的第一手資料,以作為日本艦隊爭取海上主動權的第一步。開戰以後,宗方小太郎又回到煙臺,用電報暗語向日本當局報告北洋艦隊的行蹤。日本能夠贏得甲午戰爭,有效利用類似宗方小太郎、石川伍一等間諜,開展有戰略預置和戰爭準備的諜戰是分不開的。如此諜報戰,使中國在整個甲午戰爭中無秘密可守,近乎於“裸奔”,敗北早已成為定局。

抗日戰爭期間同樣如此,中日雙方為了刺探對方的兵力部署、軍事動態、戰略方針等情報,通過各種形式在隱蔽戰線上進行了激烈的情報戰,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很早就開始對中國進行間諜情報活動。他們利用特殊機構在中國蒐集情報,派出千餘間諜到中國進行非法測繪地圖。戰爭爆發後,設立各種情報機構,以合法身份為掩護,以各種形式收買中國人做間諜,為其蒐集情報。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派出千餘人潛入中國各地,進行非法測繪。戰爭爆發後,中國從繳獲的日軍使用的軍用地圖上發現,他們測繪的地圖,比中國軍隊使用的軍用地圖還要精準,連重要地段的一棵樹、一間房都標註得非常清楚。潛伏在中國的日本間諜,平時工作主要有:調查各地駐軍軍隊數量及其變動情形;注意各地的交通情形及一切建築、電話、電報等各種設備配置;調查一切兵工廠工業情形及其設備、管理及出品;詳細調查當地天然資源、銀行及商業狀況等;調查當地民眾抗日組織內部及測驗民眾抗日情緒;結交當地領袖,掌握其品格及特性。戰時工作主要有:偵查及軍事行動;擾亂後方及進行破壞工作;收買漢奸;挑撥離間軍閥與政客關係等。日本在中國的每一次重大軍事行動,都是在兩條戰線上進行,一條戰線是公開的軍事戰線,另一條則是隱蔽的情報戰線。日本全面展開對國民黨政府的情報戰。當時在中國活動的就有軍部、政府、憲兵三大系統。在情報戰線上,日本深謀遠慮、策劃周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中國設立了很多規模龐大、設備精良的情報機構,當時日本在華建立的間諜情報機構,有偽滿洲國保衛局,華北、華中、華南派遣軍參謀部情報科,憲兵隊,警察署的特高課等。此外,日本還有以“機關”、“公館”名義出現的諜報機構,如松、竹、梅、蘭機關等等;以及由日本諜報機關直接控制的汪偽特工總部、華北政務委員會情報局、新民會中央總部調查部等。日本間諜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當下,中日關係雖然有所好轉,有人形容它已經春暖花開。但是,背地裡日本對華進行間諜活動高居不下,令人不可思議。而且,日本間諜活動的一些手法和方式以及尋找目標對象,與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之前的非常雷同。收買漢奸竊取我黨政軍內部機密文件、利用高科技手段測量地形地貌、闖入禁區拍攝軍事目標等等。有鑑於此,針對日本對華間諜活動,我們應務必提高警惕,嚴加防範;全民擦亮眼睛,及時識破;佈下天羅地網,讓其無處逃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