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面对老年人群,AI服务机器人真的能为其提供“顺畅”的服务么?

面对老年人群,AI服务机器人真的能为其提供“顺畅”的服务么?

当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手机端APP功能权限越来越高时,我们真正需要走入商家、柜台前去办理事宜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

01.

我个人已经许久未去过银行,身上也许久未带现金,而当需办理的查询、转账、理财和支付时都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完成。

不得不说科技的进步确实带给“年轻人”很大的便捷性,这里我强调了“年轻人”是因为这些便捷,对于老年人来讲也许并不方便。

昨天,因为卡片出现了“疑难杂症”去了一趟银行进行处理。现在的银行并非只有ATM机自助用来存取钱,还多了很多自助终端,办卡片、修改账户资料、查询信息等等很多都可以通过自助机器完成,结果导致银行的柜员只需处理必要业务,客户个人也可以因自助系统的便捷而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

然而,很多老年人仍然在排队等待柜台办理,他们在面对ATM机时依然无法学会使用,有的是因为视力问题、有的是因为不懂操作,然而更多的是,面对冷冰冰且说话简洁的机器时,老人的内心述求,没有人可以回答

面对老年人群,AI服务机器人真的能为其提供“顺畅”的服务么?

02.

绝大多数老年人到目前为止都无法使用银行、商场等地方的自助终端进行自助服务,排除掉不会使用的因素,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认为机器不可靠!

在ATM机器存钱是否会准确的存到了自己的账户?

查询退休金、理财等服务,谁为自己详细解释疑问?

操作商场自助结账机器时,付款、扫描等等操作,因老人的特征,并非能让其感受到这一切是便捷的。

……

“非便捷”及“不放心”是让老年人止步于自助终端的重要因素!

而当老年人止步于普通自助终端时,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出现,又是否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呢?

03.

人工智能机器人目前的应用重点主要是教育、服务以及工业。其中因为

工业场景受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较高,发展还处于探路、试验应用的阶段。

然而服务及教育机器人因使用环境及形式,促使其可以做成一个成本较低且具备大规模销售市场的产品,这也给人工智能提供了足够多的试验应用基础。

目前在酒店、银行、政府机关等多处公共场景,都已经有了很多的服务机器人的身影,这为商家减少了很大的人力投入,又同时的使得商家服务有了一定的提升。

目前服务机器人大多会采取语音交互、可避障移动、图像识别等功能,然而其服务的内容以及服务时所实现的功能,柔性仍然不足,即:其大多数是回复特定的或通过一定算法而产生的学习结果,这自然会导致其所答非所问,其还无法达到理解语言、图像的意义,而只是凭借算法的“条件反射”

从这一点看来,人工智能虽然相比较过去的自助终端更具备“临场发挥”的能力

,但其距离人工服务仍然还有很大差距,在面对老年人或者其他特定的群体时,人工智能并不一定是便捷的、放心的

04.

因为自助终端、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很多场景中人类服务人员的比重开始缩小。有时一个支行级别的银行十多个窗口的在服务的仅有两三个,而因不会使用、不信任机器、机器功能不能满足时,等待人工服务却要花费两个小时,这也不得不提一下,在纯人工、纯机器又或者是人机协作的服务场景中,我们应该考虑服务方式的过渡,或者把AI的功能应用在分析特定环境的服务数据上,以AI的分析结果为基础,合理调配资源,或者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场景服务,既要重点分析场景(人、物、时间……),又要重点调配服务,关于老人面临的科技升级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结果也不同,在环境升级的同时,或者并非只是“过去式的抛弃”,而是学会应用AI,使生活更美好!


END

创业者、产品经理、自媒体人

我愿与各位分享和交流,也许我们就碰出火花了,别吝啬点那一下的力气,请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