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俄土叫停伊德利卜之戰,有什麼原因?

山水之間1101


俄土決定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建立非軍事區以隔離敘利亞內戰交戰雙方,事實上形成了“圍而不打”的格局,個人以為有以下原因:

1、利益相關方的矛盾使然。伊德利卜之戰,關係到俄土,美國以及北約國家的利益,鑑於伊德利卜省已經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最後一個據點,是土耳其、美國以及北約國家利益的最後一個抓手,誰都不會輕易收手,各方博弈、僵持不下,只得暫停。

2、巴沙爾政府能力不足。敘利亞政府經歷了7年的殘酷內戰,一心想要解放全境,只可惜國力和軍力皆不足,只能功虧一簣,眼巴巴地看著普京和埃爾多安決定了伊德利卜之戰的命運。

3、普京的後院在起火。就在昨天,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已經決定簽署命令,批准烏克蘭國家安全與防務委員會的決定:廢除俄烏友好條約。一旦該條約被廢除,俄烏矛盾勢必進一步激化,普京不想兩面作戰,暫停伊德利卜之戰,騰出手來處理烏東局勢,也在情理之中。

4、伊德利卜之戰事關土耳其的重大利益。一是在伊德利卜的“溫和反對派”武裝分子乃土耳其盟友;二是戰爭將使大量難民將湧入土耳其;三是埃爾多安想借伊德利卜局勢牽制敘利亞政府,同時為今後越境打擊在敘庫爾德人留下後路。

5、英法德等北約國家反對伊德利卜之戰,這也讓俄土投鼠忌器。

伊德利卜之戰,演變為今天的“圍而不打”格局,受傷最深的是巴沙爾,由於實力不濟,也只好無可奈何。美俄土加上北約的博弈,不是巴沙爾能夠掌控的局勢,小國可憐。


山水之間1101


多次說過,敘利亞的局勢早就變成了大國博弈的舞臺。

現在的敘利亞,除了庫爾德武裝控制的地方,就只剩伊德利卜省和阿夫林地區還未控制在敘利亞政府軍手中。

*敘利亞局勢

伊德利卜集結了過去從敘利亞全國撤退出來的反對,本身派系林立,內鬥嚴重。但是這個地區勢力最大的還是受到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甚至有消息顯示,土耳其軍隊早就已經從阿夫林地區進入該地。

前段時間各大新聞都曝出消息,說是敘利亞政府軍和伊朗武裝已經將伊德利卜省團團圍住,敘利亞“最後一戰”即將展開。

可是這場戰爭有個最大的問題,土、俄、伊已經站在同一戰線上,特別是土耳其,在和美國修復關係無望後,與俄羅斯保持良好的關係就成了土耳其外交上的唯一選擇。

從俄羅斯前段時間的調兵遣將(特別是在地中海地區集結了數量龐大的艦隊)來看,敘、伊、俄聯軍是有決心攻擊伊德利卜的反對派的。他們認為土耳其不會冒著與俄羅斯決裂的風險而去保這些雜牌的反對派武裝。

可是他們沒想到,民族主義,特別是地區沙文主義已經成為了埃爾多安政府合法性的最重要來源。如果埃爾多安在伊德利卜親土耳其反對派問題上有所退讓,那他在國內的政治版圖就要坍塌了。所以土耳其政府不但在輿論上不斷造勢,軍事上也動了真格。一副要對抗到底的態勢。

最終的情況現在大家也看到了,俄羅斯和土耳其還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考慮,決定媾和,私下勾兌,建立非軍事區。事實上也就默認了這片地區的“自治地位”。這種嚴重損害敘利亞主權的行為在兩個域外大國的協商下就定下來了,更顯示了現在敘利亞問題的實質。


布魯科夫


普京和埃爾多安達成協議,在敘利亞政府軍控制區域與伊德利卜省之間建立非軍事區,目的就是阻止敘利亞政府軍對伊德利卜的反政府武裝的進攻,使本來一觸即發的戰爭暫時緩和下來。

普京為什麼一改初宗和土耳其達成這一協議呢?幾天前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三國領導人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開會時,雖然土耳其沒有同意對伊德利卜反政府武裝的打擊,但俄伊兩國明確表達了要進攻伊德利卜的意願,真有不達目的不擺休的樣子。但僅僅幾天時間普京態度就發生了180度轉變,不敢玩下去了。是誰有這樣的本事讓"鐵漢”普京轉彎呢?是不是土耳其總統的堅持促使普京改變了原先的想法?NO!土耳其還沒有這樣的實力。事實上能讓普京有所顧忌的國家只有一個——美國!

敘利亞的局勢由於俄羅斯的強勢介入,讓原來勝券在握的美國傾刻間處境變的非常不利,完全處於劣勢,如果再放任俄敘聯軍進攻伊德利卜,那麼敘利亞政府軍最終控制敘全境只是時間問題。美國人雖然也不想在敘和俄伊等長期耗下去,但就這樣放手,不僅在敘利亞今後根本沒有他的事,而且美國在中東的地位也會削弱,俄羅斯的勢力就一定會上升。這樣的結果美國人是無法接受的,所以特朗普打起十二分精神,一方面發出戰爭威脅,另一個調兵遣將,集聚軍力擺出一付決戰架勢。在這同時,美國的盟友法、英、德也強硬發聲支持美國,並表示一旦開戰也將投入戰鬥!在這樣的情況下普京為了避免大國間直接爆發戰爭,只能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共建非軍事區,先緩和一下再作打算,這在面子上也過得去。


胡文彪10


說明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將取代軍事打擊的手段,這是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及土耳其等多方勢力的一種妥協。

很明顯,這是俄土雙方領導就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協議後的舉動。通過這件事再次應證了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弱小的敘利亞一次次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9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索契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舉行會晤後,雙方發佈聯合聲明稱,經俄土雙方協商決定,將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之間建立非軍事區。與此同時,把“征服陣線”等極端組織趕出這一區域。另外,根據土方的建議,10月10日前反對派的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必須撤出這一地區。


根據此次俄土雙方的聯合聲明來看,非軍事區將分別由土耳其軍人和俄羅斯軍警人員組成的機動巡邏隊監管。值得一提的是,俄土雙方對於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態度都是堅決果斷的。

這之前,俄方主張對伊德利卜的最後一戰,也是阿薩德政權為完成敘利亞領土及主權統一的關鍵時刻,由於美西方和土耳其的堅決不同意並一再威脅下,看來俄方還是做出了讓步。接下來,各方勢力如果能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推動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能夠推進日內瓦和談框架下的協調工作,那麼敘利亞的和平曙光再現也不是不可能。但說到底敘利亞政府根本主宰不了自己國內的和平之路。


東震木


9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俄羅斯索契,就敘利亞伊德利卜局勢舉行了會談。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普京和埃爾多安達成一致,在伊德利卜周邊設立15一20公里安全隔離區,交戰雙方所有的重型武器和武裝人員將在10月10日前撒出安全區。安全區的安全巡邏將由土耳其軍隊和俄羅斯軍警負責監督,敘利亞政府己經原則同意,俄土兩國所達成的一致。

伊德利戰役,敘利亞政府軍己經集結了12.5萬精銳之師,三面包圍了伊德利卜。土耳其集結了10大軍陳兵土敘邊境,並組織5萬敘利亞自由軍開赴伊德利卜省。光土耳其和土協軍人數15萬,在加上伊德利卜50多個派別8萬多人總兵力達23萬。從軍隊人員到武器裝備優於敘利亞政府軍。

土耳其與美國發表了聯合聲明標誌著,如果土耳其參戰,美國住土耳其空軍基地戰機有可能對土耳其軍隊進行空中支援。伊朗為防止以色列對其軍隊集結之機發動打擊,申明伊朗和黎巴嫩武裝不會參與伊德利卜戰伇。

美國北約航母戰鬥群聯合艦隊在地中海,波斯灣都派出戰艦準備對敘利亞政府軍進行空襲。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普京總統帶領敘政府軍後退一步是非常明智的,不能壓上俄羅斯和敘利亞的國運硬拼。這一仗搞不好別把敘利亞賠進去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普京和埃爾多安的“共識”,是俄土都可以接受的結果,由於美國和的態度堅決,若是強攻,俄羅斯在伊德利卜不會有好果子吃,況且俄羅斯在敘利亞已經“超額”完成任務,所以沒有動力和精力再為巴沙爾賣命。
一,在伊德利卜停火,符合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利益,這是因為,強攻伊德利卜,是俄羅斯的下策,以俄羅斯的實力,在敘利亞戰爭中,已達極限,這次借坡下驢,即給了土耳其面子,也為俄羅斯進一步參與到敘北部地區打下了基礎,暫時停火,對土耳其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一個是假如伊德利卜大亂,大量難民將湧入土耳其,這是土耳其所不能承受的,再有就是在伊德利卜,有土耳其所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這是土耳其為了對付庫爾德武裝而苦心經營的,俄敘聯軍若強攻伊德利卜,“敘利亞自由軍”就有可能被殲滅,這是土耳其絕對不能允許的。


二,
在整個敘利亞戰爭中,由於俄羅斯的高調介入,美國並沒有討到任何便宜,這次俄羅斯又“得寸進尺”,如果任由俄羅斯“平定”伊德利卜,那麼美國在敘利亞的存在幾乎沒有意義了,所以,美國不得不強硬麵對,俄羅斯也感到了來自美國和西方的壓力,“好漢難敵四手”,於是,聰明的普京選擇了以退為進的策略,但這面子並沒有給美國,而是給了土耳其,普京知道,在敘利亞,土耳其是美國和俄羅斯都必須爭奪的對象。三,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太多的利益,塔爾圖斯和赫邁米姆軍事基地,是俄羅斯在海外唯一的軍事基地,也是俄羅斯通往地中海的重要通道,還有保住巴沙爾政權,也就保住了俄羅斯在敘利亞其他利益的存在,到現在,俄羅斯已經幫助巴沙爾鞏固了政權,伊德利卜並不是俄羅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在伊德利卜,俄羅斯不可能為巴沙爾去傷筋動骨。

綜上所述,伊德利卜的停火,對於俄羅斯和土耳其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我感覺,這只是兩國的一種權宜之計,而在“圈外”的美國是不會消停的,大國博弈在敘利亞還遠未結束……


海之波濤3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索契達成一致協議:雙方同意在伊德利卜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之間建立“軍事緩衝區”(demilitarised buffer zone ) 此區約15k公里到25公里寬 ,將於10月 15 日生效。

可以說,伊德利卜之戰打與不打終於有了答案:暫時可以避免!

可以說,雖然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但是還是不得不聽它的“幕後老闆”俄羅斯的話。當初,以致現在,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全力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可能早已經不復存在了。伊德利卜的妥協,是大國之間在敘利亞博弈的結果。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俄羅斯普京和土耳其埃爾多安的面對面的談判,其實臺下還有美國等西方列強,以色列,沙特等中東地區國家的影子,哪怕是類似於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也插足敘利亞的伊德利卜戰事的周旋。

開戰容易止戰難,暫時的和平給予了伊德利去近300萬流離失所的逃離戰亂的敘利亞難民有了一段暫時的喘息的機會。唯有和平才是敘利亞問題得以解決的唯一途徑。可以預期敘利亞要享有持久和平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顏二哥有言23


敘利亞局勢現在是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土耳其方面希望俄羅斯停止攻擊伊德利卜省,而俄羅斯的話希望土耳其幫忙一起攻打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佔領區,但攻打佔領區的前提又是解決伊德利卜省,所以現在克里姆林宮方面頭疼的很。


土耳其叫停伊德利卜省的進攻行動主要是為了完全由土耳其人組成的反政府武裝土耳其旅,這支武裝在敘利亞內戰時由土耳其政府支持,與自由軍,伊斯蘭軍等目前同盟,如今俄敘聯軍對伊德利卜省展開圍攻,這支土耳其部隊同樣被困在了伊德利卜,一旦發動總攻,那這支部隊完全沒有逃出來的可能,再加上過去土耳其侵佔了伊德利卜省的一些土地,俄敘聯軍發動攻擊的話,土耳其就得把這些地盤全吐出來,而考慮到埃爾多安的脾性,拿到手的東西有又怎會輕易交出來?因此仗著目前俄羅斯對其的重視,土方在俄土峰會時便向俄羅斯提出了停止攻擊的要求。致使伊德利卜省的攻勢被強行暫停。
接下來說說俄羅斯,俄羅斯對於土耳其這個國家心情複雜的很,一方面土耳其是俄羅斯的世仇,雙方之間的戰爭延誤了幾百年,就今年土耳其還打下來俄羅斯一架飛機,雙方的關係若不是美國在土耳其搞政變,恐怕還將對抗下去。但另一方面這個國家掌握了黑海唯一的出海口,等於是扼住了黑海艦隊的咽喉。如果能爭取過來,那俄羅斯海軍便不再受北約海軍壓制,而是真正有了進入大洋的能力。而且對於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目前又需要土耳其配合打擊東部地區的庫爾德武裝,所以目前土耳其的任何意見對俄羅斯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土耳其提出抗議後,俄羅斯也趕緊停止了進攻。

伊德利卜的戰事估計今年年底之前是很難解決的了,只有等俄土雙方談攏,伊德利卜的進攻才能恢復,但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時間拖的越久,對俄羅斯便越不利,目前越來越多的美國盟友都開始介入這場戰鬥,如果土俄時間拖的太長,屆時再想轉過頭來對付庫爾德的PKK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飛豬漲姿勢


剛剛寫完一篇關於預測埃爾多安與普京會談可能會涉及到的結果。剛發表沒多久就看到了今天出來的會談結果。可以說大題上預測的正確。只不過普京突然放棄對伊德利卜的進攻,確實是有些耐人尋味,不過細細想來,普京還是對於目前的形勢,出了一招高明的棋局。至於為什麼,我們看一下報道摘要,再做分析。



根據海外網9月18日電 ,據《今日俄羅斯》(RT)消息,當地時間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索契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局勢展開討論。會談結束後普京在表示,“俄土一直關注伊德利卜省的情況,考慮到當地存在龐大的激進組織及其大量武器裝備,俄土決定於10月15日前在當地建成長15公里至20公里的非軍事區。而這個軍事緩衝區將由土耳其軍隊接管。”


從海外網的相關報導,已經知道了普京與埃爾多安達成了歸伊德利卜的最終協議,而這也意味著伊德利卜的戰事以暫時和解變成被擱置狀態。而這裡交由土耳其方面來負責緩衝區的控制。那麼普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呢?

一,敘利亞的局勢已經處在一個幾乎是美俄將要火拼的程度了,而敘利亞的反政府武裝在伊德利卜頑固堅守,有外部勢力的強大支持,敘利亞聯軍真的想要拿下,也同樣會是一場惡戰。這對於敘利亞和俄羅斯來說同樣是代價不小,但是還是拿下伊德利卜對敘利亞和俄羅斯來說是最好的結局。不過目前的狀態是有諸多的因素在困擾著俄羅斯方面。



二,美國因數的困擾,已經給俄羅斯和敘利亞針對伊德利卜問題造成了很大的國際輿論壓力。畢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掌控著輿論宣傳的主動權,他們不斷利用西方的媒體話語權,來栽贓陷害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而俄羅斯的衛星通訊社畢竟實力有限,無法在輿論宣傳上佔據上風。


而且美國所指使的白頭盔組織一直在試圖製造“化武襲擊事件”來嫁禍敘利亞政府,這對於俄敘聯軍的進攻造成了很大的阻礙。而普京這次突然的放棄進攻,甩鍋給土耳其,這下子美國傻眼了,精心準備的一切手段全都泡湯了。總之不能去說是土耳其再使用“化武襲擊”吧?

三,烏克蘭方向已經出了問題。9月31日,烏克蘭頓涅茨克領導人扎哈爾琴可被炸身亡。而就在昨天,俄羅斯方面就已經通過衛星網向外界傳送已經抓到了涉嫌炸死扎哈爾琴科的嫌疑犯。並且其供述是烏克蘭安全局人員,而且背後有美國CIA的指使。



而且烏克蘭政府已經調動了1.2萬名軍人和眾多的裝甲。火炮力量,並且針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頓巴斯地區。在17號就報道又發生了2次烏克蘭政府軍方面向該地區的炮擊事件。可以說烏克蘭方向美國已經讓這裡烽煙外起,俄羅斯必須要有必要的考慮,畢竟烏克蘭方向是更為重要,尤其是克里米亞。所以普京這是暫時停頓一下敘利亞,專心收拾烏克蘭。


四,在敘利亞戰場上,已經是多放勢力都想試圖介入,以色列於15日就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國際機場發射了導彈,幸虧多數導彈被攔截。以色列偷襲行為已經讓俄羅斯很撓頭了,但是又不想讓過多的勢力介入敘利亞,只能儘量是以緩和的方式對待以色列。

而德國外長又對外發聲要準備在敘利亞周邊建設軍事基地,介入敘利亞的口氣已經越來越大,不管真假,最起碼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經出現了。普京也需要給這個地區降降溫,以讓這些虎視眈眈的傢伙們也徹底沒戲可演。普京這招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畢竟還是打下來伊德利卜後,最安心。



所以對於普京而言,考慮的是整體俄羅斯的利益,而敘利亞方面的利益必須要服從俄羅斯的利益才行。敘利亞政府想要儘快解決伊德利卜問題,但是沒有俄羅斯的外援是根本不可能的。那麼敘利亞政府也只能是普京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大家的點贊轉發和關注

對於讓埃爾多安建立一個軍事緩衝區,這完全符合埃爾多安的心理。普京這是一下子把燙手山芋扔給了埃爾多安,至少上埃爾多安多拿一會。建立起來的20公里的緩衝區,也可以暫緩敘利亞目前7年多的內戰消耗態勢,先讓子彈飛一會,再來定奪未來的軍事動作,也算是一個緩兵之計!!!


淡然小司


俄敘聯軍沒有借勢一舉拿下伊德利卜,說明普京對敘利亞戰爭的決心有所保留,這個決定應該更多的順應土耳其的考慮。

這一仗如果打下來,敘利亞可能就很快解決收復領土的問題了,勝利在望啊……但與此相比,土耳其邊境則會出現凌亂不堪的局面,埃爾多安是不願去幫助敘利亞收拾這個殘局和爛攤子的,兵匪和難民問題也是蠻頭疼的,還不如落個心靜.....所以他和普京的會晤,肯定是力爭了這一事實,反對俄敘聯軍對伊德利卜採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事實上,相較於敘利亞的局勢,俄羅斯更看重和土耳其的關係,土耳其是北約的一員,是連綿歐亞大陸和烏克蘭一帶圍困俄羅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只要和土耳其這邊搞好關係,就可以瓦解北約對俄羅斯的多重圍堵和戰略壓力.....普京賣這個人情,也是為俄羅斯爭取一絲溫暖......

從這一點不難看出,普京為俄羅斯考慮比對巴沙爾政權的考慮要更多一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