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丁文武:集成電路產業要補短板,增長板,上規模,上水平

丁文武:集成電路產業要補短板,增長板,上規模,上水平

9月19日消息,在今天舉行的“2018中國芯片發展高峰論壇”現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表示,集成電路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國之重器。

2017年年中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達到54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4.8%。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從2000年的18號文件到2006年的4號文件,再到2014年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的出臺,以及設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丁文武表示,在看到取得成績的同時,也看到了我們的差距。首先,我國每年進口集成電路額度巨大,對外依存度非常高。2017年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額度達到2601億美金,進出口逆差達到1362億美金。

第二,高端芯片基本上依賴進口,包括CPU、儲存以及高端的通信、視頻芯片等,目前我國還是以中低端為主,差距很大。

“再有,我們產業規模和企業規模差距也非常大。我們曾做過一個比較,每個業態第一名的企業和國際第一名的企業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說在製造業,我們的第一名企業和全球第一名企業相差近10倍。”

最後,我國企業在研發投入、人才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丁文武也表示,目前,國家、政府都在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市場方面,我國也有很多新的業態、新的產品、新的技術在不斷湧現,這些都為集成電路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比如說互聯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電網、軌道交通、高鐵、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智能終端、工業控制等,這些領域對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就是芯片發展的最好的機遇。

“我們集成電路在面臨挑戰的同時,發展機遇也是很大的。我們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思路方面,要補短板,增長板,上規模,上水平。集成電路作為高度全球化的產業,發展集成電路需要強調自主創新,也要強調開放與合作。”丁文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