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國際觀察|美國“低成本”戰術如何影響中東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柳絲 邵傑)對敘利亞動武威脅不斷升級,對敘更多個人和實體施加金融制裁;宣佈關閉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駐華盛頓辦事處,取消對巴援助;重啟對伊朗一系列制裁,並醞釀11月封殺伊石油出口……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又在中東四處出手。

這一圖景是特朗普就任總統一年多來美國中東政策的一個縮影:既不花費高額成本、不投入過多資源,又力爭保持美國在中東的存在感和主導地位。觀察人士認為,美國實施的這種“低成本”戰術,同樣會使中東亂局更亂。從長期來看,美國同樣會付出代價。

国际观察|美国“低成本”战术如何影响中东

2017年9月1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美國總統特朗普(前)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發言。(新華社記者李睿攝)

美國“低成本”戰術

從奧巴馬時期到特朗普執政的當下,美國在中東“戰略收縮”態勢並未出現太大變化。但這絕不意味著美國會放棄中東。特朗普上臺後選擇中東國家作為首次外訪目的地等舉動表明,美國對中東的重視程度沒有降低。只不過面對中東亂局,美國越來越力不從心。

從特朗普政府上臺一年多以來在中東的各種表現看,美國既不想大規模出兵中東,以免陷入戰爭泥潭,又不想在中東和平進程、阿富汗重建等需要巨大投入但又不會很快見效的問題上花費精力,因而轉向“低成本”戰術,竭力拉住以色列等中東盟友,全力打壓伊朗等重要對手,並把對其對手何時動武、如何動武的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中東問題分析人士指出,從敘利亞到巴勒斯坦,從也門到伊朗,美國的做法所造成的實際後果是,那裡的一堆“亂麻”更亂。然而,這些做法卻給美國帶來直接好處,即中東越來越多的國家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但中東軍備競賽加劇,對地區和平與穩定構成更大威脅。

国际观察|美国“低成本”战术如何影响中东

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啟動美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國際社會普遍擔憂此舉將增加中東地區的不穩定性。(新華社/路透)

各種矛盾更加激化

在中東地區,主權、領土、民族、教派等方面的矛盾複雜交織,如今的阿拉伯世界分裂嚴重。

執政一年多來,特朗普政府抓住阿拉伯世界分裂加劇的機會,在中東更多采取主動出擊的外交策略,以減少被動應對的成本:長期炒作敘利亞化武問題,搶佔道義制高點和話語權;在沙特和卡塔爾糾紛中“打太極”,在巴以問題上“拉偏架”,在伊朗核協議上“搞單邊”,對北約盟國土耳其“揮大棒”……

在美國攪局下,中東如今呈現的局面是:敘利亞戰事更加複雜;阿拉伯國家陣營更加分裂;巴以衝突不斷升溫,和談前景更加黯淡;伊朗同沙特關係趨緊,同以色列持續敵對……中東地區各種力量愈加分化和對立,加大了地區衝突的風險,而且該地區還逐漸形成一種主要是“美以沙”同“俄土伊”對抗博弈的局面。

德國前外交部長約施卡·菲舍爾曾發文感慨,只有和解與合作才能確保和平的區域秩序。美國當下的方式是展示霸權,結果是造成混亂。

美國終將付出代價

多年來,美國習慣於把制裁當作施壓工具。在其看來,通過制裁向對手施壓成本較低。到了特朗普政府執政的當下,對制裁的使用已發展到“一言不合就制裁”。最新一期《外交事務》雙月刊發表文章,發問“美國是否在濫用制裁”。

国际观察|美国“低成本”战术如何影响中东

德國總理默克爾4月28日和29日分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通電話,三國領導人同意,將共同抵禦美國貿易政策損害歐盟利益,並希望美國能留在伊朗核協議之內。這是3月2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從左至右)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歐盟峰會上準備舉行三方會談。(新華社/路透)

美國不顧法、德、英等歐洲盟國的勸說,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引起歐洲國家的強烈不滿。歐盟不僅同美國唱反調,更以實際行動維護伊朗核協議,這可能加速歐洲經濟與美國“脫鉤”。

8月23日,歐盟發表聲明,同意向伊朗提供1800萬歐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援助,其中包括對伊朗私營部門進行援助,以幫助抵消美國對其制裁的影響。此外,歐洲打算自立門戶,建立一個獨立於美國的歐洲支付渠道,該渠道將使歐洲企業能夠繞開美國,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

《外交事務》文章說,正如人們在伊朗問題上所看到的,美國單方面使用制裁的合法性會引起質疑,會引發全球性的大規模外交反擊,如果持續下去,即使是美國盟友也可能會採取嚴格的措施來防止他們的經貿受到美國製裁計劃的影響。

土耳其是北約中唯一的中東國家,美國需要土耳其在中東地區發揮作用。但實際情況是,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變以來,土美關係持續走低,雙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分歧越來越深。而制裁更導致兩國關係迅速惡化,讓土耳其在對外政策上更加疏遠美國,同俄羅斯走近。觀察人士認為,這將讓美國未來在中東面臨更多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