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彩雲歸》這個詞調,最早起源於宋大麴,《宋史·樂志》注為仙呂調;柳永《樂章集》注為中呂調。相關資料表明《彩雲歸》這個詞牌名大有來歷。

《彩雲歸》是宮廷音樂中以大麴形式出現的曲目,而將此曲帶到民間,改良成一種單獨曲子詞形式的,是大詞人柳永。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眾所周知,柳永長期混跡與青樓妓館,他許多的千古絕唱,都是為歌姬而寫。而這個《彩雲歸》,自然也不能例外。

柳永一生命運多舛,仕途坎坷。柳永本名柳耆卿,因《醉蓬萊》一詞被仁宗皇帝親口否決“落第”,又因《鶴沖天》一詞被皇帝老兒“御賜”“且去填詞”,柳永只好自嘲“奉旨填詞柳三變”。後來柳耆卿改名柳永,再次赴京,才進士及第,得了個餘杭縣宰的小官。赴任途經江州的時,認識當地才妓謝玉英。

謝玉英國色天香,才貌雙全,是柳永的鐵桿粉絲。房間內到處都是她自己用蠅頭小楷抄錄而成的 “柳七新詞”。

可想而知,才子佳人的相逢,結局自不必說。可是柳永赴任的時間到了,萬般無奈,兩個人戀戀不捨,分別的那晚,他們對月焚香盟誓。一個說:“我從此永不變心!”一個說:“我從此再不接客,只待柳郎。”

但柳永天性風流,時日一長,依舊鑽到了柳街花巷之中。而謝玉英很久沒沒了柳永音信,很是著急,書信多催,開始還偶有信息傳到,後來竟然音信皆無。謝玉英徹底失望了,她知道柳永已經忘了他,忘了他們臨別的誓言。於是,她心灰意冷了,被迫重操舊業。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柳永在餘杭的三年任期滿了,回京述職,匆匆地趕到了江州,可到了居所以後,謝玉英不在,他便耐心等到了晚上,謝玉英依舊未回,惆悵之下,問了鄰居,方知道謝玉英又操舊生涯出去接客了,心中勃然大怒,題詞一首,潑墨院中花牆上,“……見說蘭臺宋玉,多才多藝善賦,試問朝朝暮暮,行雲何處去?”書罷,忿忿而去。

謝玉英回來,見到牆壁上柳永的題詞,大吃一驚。善良的她內疚了,並沒有責怪柳永半分,而是慚愧自己未守前盟,於是,她就毅然賣掉了全部家財,匆匆趕往東京去尋柳永。人海茫茫,到哪裡去找啊,她知道柳永多在勾欄混跡,便走遍了東京妓院,費盡周折,終於在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柳永。久別重逢,種種情懷難以訴說,兩人再修前好。

晚上,兩人攜手月下,柳永文不加點,提筆寫下了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十句五平韻的《彩雲歸》,謝玉英按笛起舞,輕啟紅唇,一曲《彩雲歸》在月下回蕩:

蘅皋向晚檥輕航。卸雲帆、水驛魚鄉。當暮天霽色如

○○●●●○○ ●○○ ●●○○○ ●○●●○○

晝,江練靜、皎月飛光。那堪聽、遠村羌管,引離人斷腸。

● ○●● ●●○○ ●○● ●○○● ●○○●○

此際恨、浪萍風梗,度歲茫茫。

●●● ●○○● ●●○○

堪傷。朝歡暮散,被多情、賦與淒涼。別來最苦,襟帶

○○ ○○●● ●○○ ●●○○●○●● ○●

衣約,尚有餘香。算得伊、鴛衾鳳枕,夜永爭不思量。牽情

○● ●●○○ ●●○ ○○●● ●●○●○○○○

處,惟有臨岐一句難忘。

● ○●○○●●○○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從此,他與謝玉英就在陳師師東院住下,夫妻一般地恩愛生活了起來。柳永依舊以妓者為友,穿跡柳巷,為那些最底層的人填曲作詞,做著他人眼中神仙般的日子,頹廢著歲月,消磨著時光。

終於有一天,他死在了名妓趙香香家。他既無家室,也無財產,死後,陳師師等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學和情痴,湊一筆錢為他安葬。謝玉英重情重義,以妻子身份為他執幡摔瓦,東京眾妓都來為他戴孝守喪。出殯之時,東京滿城妓女都來了,半城縞素,一片哀聲。

柳永死後,謝玉英痛思柳郎,哀傷過度,兩個月後便死去。陳師師等念她情重,葬她於柳永墓旁。

柳永《彩雲歸》詞為孤調,無他首可校。汲古閣刻《樂章集》前段第七句脫一“恨”字,今從《花草粹編》增定。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其實,柳永之所以取名《彩雲歸》,是大有來歷的。

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宮中行樂詞》雲: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 化作彩雲飛。

李白《宮中行樂詞》,今存八首,是一組五律。據孟棨記載,是李白奉召為唐玄宗所作的御用詩詞。

全詩只寫宮女之嬌憨,只寫其天真無邪,對其輕歌曼舞卻不著一字。只在最後以“愁”表示作者眷念之感,以“彩雲”之絢麗飄逸傳人物之神。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此詩對後世影響也大。北宋晏幾道《臨江仙》“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即化用李白詩結句: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據晏幾道《小山詞》的自序記載:《補亡》一篇,補《樂府》所遺失之詩詞也。我(叔原)過去經常沉湎酒中,寫一些憤世譏俗的詩詞,但往往不能析酲解慍。於是,開始嘗試在南部諸位才子之後狗尾續貂,作五、七字語,聊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酒杯交錯之間的快意事。嘗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竊以謂篇中之意。昔人所留下的菁華,可惜很多遺失料,以至於現在看不到了。因此,我就以補亡的形式進行補遺。回憶當時,沈廉叔(排行第十二)、陳君龍(排行第十)家有小蓮、小鴻、小蘋、小云四位清麗的歌妓,每次酒會都要為客人品清謳雲。在座諸君每得一解,即草授諸兒,我們三人一邊品酒一邊觀看歌舞,樂在其中。而現在陳君龍重病纏身,臥床不起,沈廉叔已去世。過去的那些狂篇醉句,就留給了兩家歌兒酒使,流傳於人間。七月己巳,被高平公綴緝成編。追憶過從飲酒之人,或死或病。考其篇中所記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忤然,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也。

以“彩雲”入詩詞者比比皆是,如白居易《簡簡吟》詩云:“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李白《早發白帝城》雲:“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北宋張先《菊花新》詞雲:“長恐舞筵空,輕化作彩雲飛去。”

竊以為,《彩雲歸》這個詞調的出處大抵如上所述吧。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柳永為歌姬所創作的詞調《彩雲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