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懷孕後,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胎兒不舒服,最好要及時就醫

雖說女人懷孕是一種很幸福的事,但是十月懷胎肯定有很多心酸。小寶寶在肚子裡,孕媽是看不到裡面的狀況的,如果孕媽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就需要及時就醫了,以免小寶寶出現不可控的情況。

懷孕後,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胎兒不舒服,最好要及時就醫

症狀一、出現下身腹痛

孕早期孕媽會出現生理性腹痛是正常現象,隨著子宮不斷長大,會壓迫周圍神經組織及臟器。孕媽如果突然感到下腹持續劇痛或子宮收縮持續時間比較長,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這可能是早產或子宮先兆破裂,這些異常現象,都說明胎兒在媽媽體內“非常不舒服”。因此,出現下腹持續的陣痛,孕媽要及時去醫院檢查B超看看,不可大意了。

懷孕後,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胎兒不舒服,最好要及時就醫

症狀二、局部出現皮膚瘙癢

有的孕婦在中後期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有的只是輕微的皮膚瘙癢,有的則瘙癢難忍,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痛苦不堪,嚴重者還可能把皮抓破,造成全身抓痕累累,還可能引起皮膚化膿性感染。出現這種情況孕媽就要應及時請皮膚科醫生做正確的診治後,舒服地度過整個孕期。

其實孕期出現皮膚瘙癢現象時不要輕視,這可能是膽酸增高的一種信號。有可能發生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雖然對孕婦危害不大,有可能導致胎兒早產、宮內窘迫、發育不良、慢性宮內缺氧,嚴重的甚至會發生毫無預兆的死胎。因此,孕婦一定要引起這方面的重視,出現了問題就不要怕麻煩,一定要及時就醫。

懷孕後,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胎兒不舒服,最好要及時就醫

症狀三、體燥多汗

女人懷孕後心跳加快體溫升高,這都屬正常的現象。不過這些看似正常的現象如果過度了,也會有一定的也是影響。比如說孕婦在睡覺的時候即使開著空調還是覺得身體燥熱得難受,或者睡著以後總是大汗淋漓的醒來。這些都有可能是胎兒不舒服了。因為流汗多了會導致體內缺水,而一直的燥熱很可能會體內火毒旺盛,對胎兒的健康也不好,使胎兒很不舒服。

因此,孕婦出現體燥多汗,最好是去諮詢一下醫生,及時做出調整。

懷孕後,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胎兒不舒服,最好要及時就醫

症狀四、出現下身出血症狀

在孕早期出現下身出血,就要考慮到宮外孕、葡萄胎、流產等情況。如果到了孕中期或孕晚期,孕婦下身出血或少量出血就有可能是一些較為嚴重的徵兆發生,比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在胎兒娩出前從子宮壁剝離)。或者可能是孕中期出現流產(懷孕13-28周前),又或者是出現早產現象(懷孕28-37周前),不管在哪個階段出血都應該高度重視,及時去醫院就醫保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