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房產稅要從第一套房開始徵收,你怎麼看?

Jason158829455


如何判斷房價趨勢?解決高房價問題的良方。

回答這兩個問題, 首先要理清為什麼我國房價會這漲的這麼快和這麼高?

我認為是六大需求拉高了我國房價: 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財富爆炸式地增長,因此社會的購買力也大幅增長,為房價的快速上漲埋下了伏筆。那麼是什麼原因使房產價格大幅上升呢?根據經濟學原理供需關係決價格,只有需求大於供給價格才能上升。我認為有六大需求拉高我國房價。簡述。具體:一是人口最多,住房需求就多;二是我國城市化進程,增加了對商品房需求;三是流,人口增加了對商品房需求;四是老城改造拆遷增加了對商品房需求;五是投資需求,對高房價漲起了推波助浪作用:六是投機需求,對高房價起了火上澆油作用。 如何控制或降低房價?這六大需求中投資和投機需求不是剛需,即不是解決老百姓住房必須需求,應是不公平和不合理 的,其結果是有錢人有多套房,而且再用房賺錢變的更有錢,而窮人買不房變的更窮,使國人住房問題更突出。如何解決此問題?向西方國家學習,如美國房屋產權人每年都要向政府繳不菲的房產稅。如50多萬元的房產一年要繳納近1萬的房產稅。我國也可以向產權徵收房稅,但不是對有家庭收房產稅,而是向多套房或房產多的人家庭徵收房產稅。即向人均居住面積較大家庭徵房產稅,人均居住面積較小則不繳,這樣公平合理。這部分稅收用於解決困難群體家庭人員住房。這樣房價必然會下降。

判斷房價漲跌趨勢的幾個重大因素。首先看國家宏觀經濟。國家宏觀經濟向好或平穩,房價不會下降。宏觀經濟如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房價則必降。典型的佐證是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我國經濟增速出現明顯下降,結果我國房價大跌。4萬億投資後,經濟增速迅速拉起,房價跟著快速上漲。二是國家房價政策調控力度。如同時出臺房地產稅和房產空置稅房價必降;三是本地區或本市經濟發達程度。如經濟發展較快,則不易降,反之則反之;四是該地區或市流動人口較多或呈流入較大增長態勢則不易降,反之則反之。

觀看後,如覺得觀點有一定道理請點贊一下。謝!


語泉898


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近日,有關房地產稅的話題再次受到關注。

人們一直關注的焦點不外乎都在這三點上:

一、房產稅到底什麼時候出臺?

二、如果房地產稅出臺,按照什麼標準去徵收?徵收力度會有多大?

三、房地產稅出臺以後,房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有多大?

而這位朋友探討的其實是我們第二條中涉及到的問題,到底按什麼標準去徵收合適?如何徵收也是專家以及政策方一直研究去制定落實的一個難點,近期有專家建議:按全國人均住宅面積來確定房地產稅免徵額。

如果從第一套房開始籠統的去徵收,個人認為還是有失偏頗,很多面的問題都沒考慮到。首先如果落實這將會給中國很大一部分人帶來額外的費用支出壓力,面對日漸攀高的房價,目前的國人工薪階層買房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大部分都是耗費畢生積蓄,甚至還有父母的積蓄,乃至全家人的全部家當才勉強首付然後月供的一套房。如果以後再徵收個房地產稅,會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豈不是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或許對社會穩定也會產生嚴重影響。

其次個人認為徵收房地產稅按照第幾套去徵收是不合理的,按全國人均住宅面積來確定房地產稅免徵額比較合適,比如說徵收標準是人均30平米或者多少平米去定。比如一個三口之家,不管你有幾套房子,累加起來超過90平米的部分開始徵收,如果不讓一個人有一套房子,一千平米不徵稅,一個人有兩套房子,200平米徵稅。是不是就很不公平呢?

個人認為房地產稅出臺的目的是遏制炒房,讓持有多套房產的人增加持有房產的成本,減少持有房產庫存量,讓房地產更加健康,解決百姓買房難貴等問題,逐步形成“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種理念。首套房是我們每個人對住房的最基本需求,不太建議去徵收房產稅。第二套房子有可能是讓老人居住,或者是自己用這房子做一定的買賣,維持生活,也屬於需求住房,這個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不徵收房地產稅,或者只收取少量的房產稅。

具體關於房地產稅的出臺、徵收細則我們敬請期待!這些也都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默默靜靜2014


這種概率幾乎沒有,如果成真民眾負擔太大!


首先,這種猜測不太成立。即使成立,首套也會是一個非常非常低的標準。


如果把範圍定位在全國,有房的是大多數,沒房的少數。目前吐槽最嚴重的是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太高。在小城市甚至鄉鎮,房價的接受成度會好很多。很多農業人口都在鎮、縣城購置了房產。如果首套就開徵,那些年租金幾千元的房產如何徵稅?徵收多大比例?開徵之後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首先想到把房子賣掉,誰會再買?大家都賣房以後住哪兒?


如果房產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消耗品,那無疑大大增加了生活成本。目前中國的整體經濟收入根本無法支撐這種如此操作。佔最大比重的農村人口如何面對後半生?真的全都回家鄉養老嗎?這與國家推動城市化進程的策略是截然相反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對首套開徵房產稅。


最大的可能是針對首套房產進行一定額度的減免,對多套房主開徵漸進式稅收。這既不傷害大眾,同時增加稅收、適當調節房價。


但也應該明確一點:房產稅不是房價的必殺技。房產稅一出,房價就斷崖式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房價中最大的佔比是土地成本,不是開發商利潤、炒客利潤!


東堂議房


房產稅的問題一直就像懸在頭上的一把劍遲遲沒動靜,為什麼呢?

一,至今未找到徵收房產稅的合乎法理的理由,因為政府已經徵收了70年的土地出讓金,就是租給你70年了,沒理由對承租者再徵收使用稅,屬於重複徵稅。

二,不徵又不行,因為土地財政的不可持續性導致的,高房價於民於經濟發展百害而無一利,房價終會迴歸,但地方財政不得不解決,房產稅是好的辦法,所以很多年前就一直在談房產稅,可能早就想好了替代土地財政的辦法的只不過想養肥了再殺而已,所以遲遲沒推出

三,房產稅又稱房地產稅,區別在於一個地字上,徵收房地產稅還是房產稅?土地已經徵收,難道徵收鋼筋混凝土稅嗎?還是使用稅,不好說!

四,怎麼徵收,是按人均居住面積徵收還是持有套數?首套免徵,還是全徵,這是個技術活,要權衡全局很難。按人均面積?又沒規定兩室一廳要住多少人。首套房免徵?同樣會有所遺漏,執行起來成本太高,已經有試點提示徵收成本太高!

五,徵收標準,美國一般徵收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不等,如果按1%算,現在房子都是100萬以上,一年就得交一萬多,恐怕難以彌補地方財政,但如果按2%-3%算一年就得交三到五萬,對於大部分人又承受不起!

很多人把房產稅當成降房價的手段而支持,但恐怕房產稅不會徵收太多太廣,因此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東水樹秋日


挑事不怕事大嗎!還是另有什麼企圖?


木子品-口


房產稅肯定是從第一套開始徵收的。

沒什麼看法,願賭服輸。作為韭菜,被割了,也別抱怨什麼。

畢竟你就是國有資產。

中國房產稅之前有2個版本,上海模式和重慶模式。

上海模式有免徵,針對存量,低稅率千6。重慶模式針對存量,高稅率,有免徵。兩種模式開始於11年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其實說簡單點,兩種模式逗沒收上錢來,宣告失敗,然後轉而房產稅立法。

所以,個人認為,房產稅就是高稅率,無免徵的,不過可能會給你打個折。

現在比較準確的版本就是,房子評估值去掉30%的折扣,然後1%_2%每年。


用戶4229976044751


這首先要看徵收房產稅的動機是什麼?是為了控制房價,讓老百姓人人都有房子住,還是為了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是為民著想,還是與民爭利。

我認為最公平的做法是,國家按照房產稅的標準,發放住房補貼,無論是有房無房,都按40平方米,同時所有的房子都徵收房產稅(房地產權改為永久)。無房戶可以用補貼的錢去租房住,小面積住戶也有利可圖,房子多的也為國家多做貢獻(因為他們獲得的是永久產權。)


老漢147189790


如果說要從第一套房增房產稅那是太不合理又不合情更不合法。自從上下五仟年來,自古以來每家也住一家(套)房。而且現在,每家的住房地皮稅,房屋交易稅和什麼稅都是統統交了的。就不能上稅了。那些買房屯積房堅決要增稅。如果你兒女長大成人,要分家結婚的就必定要住房。再申請買一套房,不論他(她)共同買一套大小不論,但不能增稅,這是自古以來的必用房。堅決增稅空置房和堅決打擊那些屯積房來抬高房價和房產開發商的爆利。給那些

農民工,低,中工薪的階層們的房奴才能解決終生不還貸的問題


葉232868363


放心一定會第一套就開始收稅的,就像以前刺激買車一樣,現在擁有車的人多了,開始拼命漲油價,只要有車的一個都倖免不了,除非你把車賣掉。同理,以後除非你把房賣得一套不剩,才不用交稅。最後群眾都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AK2018民山


我覺得無非第幾套房,論套數收費太低級了,應該價值和套數兩者條件都滿足才可以定起徵點。。。比如以第一條2套房和總價值評估超過200萬為起徵點。第二條首套房價值超過300萬,第三條3套房價值超過150,第四條4套房不論價值直接徵收。符合任何一條即可徵收房產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