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全真教始祖王重陽舉義師抗金,建造了一座石墓存放軍用物資,其中機關眾多,義軍失敗後,王重陽憤而隱居古墓。女俠林朝英對他一往情深,二人攜手同闖江湖,但王重陽難忘邦國之仇,無意成家,林朝英以為王重陽瞧不起她,終於在終南山與他比武決勝,以巧計贏得石墓。從此獨住在墓中,終身未曾復出,創立古墓派。王重陽則創立道教的全真派,本人及弟子則住在離此不遠的終南山,並立下教規:本派弟子終身不能結婚,永遠不踏入古墓半步。

後來,一生命運坎坷的楊過與古墓派的第二代傳人小龍女相遇,在古墓中習武修練,並和小龍女相愛,演繹出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真實的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東西綿亙190餘公里,平均海拔250--300米左右,最高峰為翠雲峰,比黃河僅高出約150米,是一處隆起的黃土丘陵地,是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算不上真正的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從洛陽城中北看,已經看不到山,行走在邙山上,也感覺不到山,感覺到的只是道路的起伏和房屋的零散,以及大片農田。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洛陽在中國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從地理位置上講,洛陽位於中原的中心,得中原州者得天下。從地形上看,洛陽它南有龍門山,北有邙山,一條洛河從城中穿過,依山傍水,地勢平緩,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成為多個朝代的都城。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邙山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歷史上發生過多次重要戰爭。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相傳老子曾在邙山煉丹,山上建有道教名觀上清宮、呂祖庵、下清宮等古建築,使邙山成為與終南山齊名的道教名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由於邙山地表以下5—15米的土層,滲水率低、粘結性能良好、土壤緊硬密實,最適於安置墓穴,而且邙山山川絢麗,風光宜人,山雖不高,但土厚水低,宜於殯葬,自東漢以來就是洛陽人的墓地,也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處所,自古就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諺語,所以邙山上有眾多古代帝王陵墓和達官貴人墓葬。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邙山古墓眾多,“無臥牛之地”,唐代詩人王建說“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而陶淵明說的更加直白,“一旦百歲後,相與歸北邙”。活生生地告訴我們,唐代的邙山竟然是“寸土寸金”,堪比現在的公墓。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邙山陵墓群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古代陵墓分佈較為集中的地區。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十幾個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在千座以上。呂不韋、蜀漢後主劉禪、南朝陳後主、南唐李後主、西晉司馬氏、漢光武帝劉秀、杜甫、顏真卿等歷代名人,都安息在這幾十裡的土嶺上,至於一般富貴人家的墓葬,更是不計其數。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小龍女與楊過隱居之處——邙山

現建有中國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改為 “古代藝術”博物館)。

邙山上大大小小的土包,不是帝王將相陵墓就是達官顯貴的墓冢,哪一座才是楊過和小龍女隱居的地方?帝王將相的雄才大略與文人墨客的儒雅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只有楊過和小龍女的故事,留給我們無限遐想。(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