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深圳市首個植物人促醒中心在大鵬新區康復醫院設立

深圳市首個植物人促醒中心在大鵬新區康復醫院設立

高級責任護師蔣玲芝正在演示如何操作電動起立病床。

每個床位配有電動起立病床、大小便自動處理器、移位器、平板電腦……這60多套逾10萬元裝備與8名醫生、20名治療師和16名護士一同組建成新成立的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大鵬新區康復醫院(原南澳人民醫院)植物人促醒科。這是深圳市醫療系統首個植物人促醒中心,人們試圖用醫學和愛締造生命的奇蹟,促醒完全喪失認知能力和主動活動的“沉睡者”。

阿鳳(化名)是這裡誕生第一名“幸運兒”,昨日躺在病床上的她已能根據醫生指示做出眨眼、搖頭、點頭等簡單動作。近80天促醒治療使已進入持續植物狀態的她“醒”了過來,成為該科成功促醒的首位病人。儘管每天只有6次,每次6到7分鐘,但這對於她的家人來說已是如同新生般的喜悅。

一線生機也要爭取

41歲的阿鳳一直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並因此引發腎病綜合徵和腦病,並陷入昏迷狀態。根據植物狀態評分表,她只有3分,處於完全性植物狀態,加上基礎疾病太多,醫生認為她的甦醒機會只有5%。

阿鳳來自汕尾陸豐一個農村家庭,除了自己13歲的兒子外,她和丈夫還照顧起早逝的丈夫大哥的兩個孩子,生活艱辛。“她是2月19日突然昏迷,經當地醫院搶救後,2月23日又陷入第二次昏迷,才被送往深圳大醫院救治。”阿鳳的弟媳清楚地記得阿鳳昏迷的日期,因為那天是大年初四,一家人瞬間從過年的喜悅陷入煎熬中。

當時,阿鳳因腎衰竭四肢浮腫,對電刺激和疼痛刺激完全沒有反應,瞳孔反應也極差,幾乎被判了死刑,可家人始終堅持,只要有一線生機就要去爭取。當得知新區康復醫院開設了植物人促醒科,阿鳳的家人便多次懇求醫生接收阿鳳。“接收她一是盡最大努力看能不能促醒,二是希望能提高她的生活質量,讓她即使走也走得有尊嚴。”促醒科負責人劉烜瑋坦承。

阿鳳成為促醒科首批36位病人之一。開科後,促醒科病人每月增加少則兩三名,多則五六名,現在已有44名病人。究竟深圳有多少植物狀態病人,目前缺乏權威數據,因為促醒科設立前,全市醫療系統還沒有專門針對植物人的治療科室。媒體上曾報道過這樣一組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新增植物人7萬到10萬名。那麼以2000萬人口計算,深圳每年新增植物人至少在1000人以上。

“幸運兒”已恢復到康復標準臨界值

植物人是與植物生存狀態相似的特殊的人體狀態,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經反射和進行物質及能量的代謝能力外,認知能力(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知力)已完全喪失,無任何主動活動。曾在哈佛醫學院進修的劉烜瑋表示,醫學上,重度昏迷超過一個月的可稱為持續植物狀態,而三個月則為永久植物狀態。

市二醫院和新區康復醫院康復醫學帶頭人王玉龍表示,設立植物人促醒科主要是為了給植物狀態病人提供更規範化和標準化的治療,8月將有一場國際性康復論壇在大鵬新區舉行,他希望能夠牽頭建立國內植物人促醒的規範和標準,填補目前的空白。

病床上的阿鳳常常無緣無故滿身大汗,這是因為她神經受損,肌張力越來越高。配合醫生的藥物治療,治療師黃瑞香還通過治療儀,對她進行中正神經的中頻電刺激,以及精確到腦部功能區的經顱磁刺激,目前阿鳳的上肢肌張力已從4級降到了2級,下肢更降到1級。

持續不斷的努力終於有了轉機,6月中旬一天,阿鳳的家人突然發現她的眼睛竟會一路追隨家人,“那天把她兒子帶到病床前,她竟哭了起來。”阿鳳的弟弟說。近半個月以來,阿鳳體內電解質基本平衡,同時每天甦醒次數和時長也逐漸增長。

現在病人的植物狀態評分上升到8分,也就是康復標準的臨界值。”劉烜瑋表示, 由於阿鳳重度昏迷時間久,目前多數時間仍呈睜眼昏迷狀態,生活仍不能自理,若繼續治療,相信會有更加可喜的進步。

高端病房助力病人恢復

“植物人除了腦功能差外,併發症也很多。”劉烜瑋告訴記者,正常人7天不動便開始肌肉萎縮;植物人長期不動會出現肌肉萎縮、關節融合、肌腱萎縮等問題,還會引發反覆肺部和尿路感染。

感染對於植物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為了預防感染和壓瘡的出現,病人必須每兩小時翻身、拍背、吸痰等。 促醒科病房是全封閉的,防止閒雜人員出入,帶來細菌;高級責任護師蔣玲芝說,護師還會結合病人的飲食和飲水規律,結合膀胱掃描進行排尿訓練,一旦膀胱容量超過300毫升,病人就能形成條件反射自主排尿。

病房還配備了電動起立病床,病人不用動就能完成直立、側翻等動作;有大小便自動處理器,可以避免冬季因為處理大小便造成著涼;同時每個床位都有固定的平板電腦,隨時播放樂曲、聲音、圖像、視頻等,對病人進行視覺、聽覺等刺激。“為了促醒,感官刺激不止這些。”促醒治療師馬景浩告訴記者,病房裡還有空氣溫度溼度表,治療師可對病人進行皮膚感覺刺激,還可以利用醋、辣椒、黃連等進行酸甜苦辣等味覺刺激。(記者張妍 通訊員徐培光、許浩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