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些優秀教師的子女成績總是墊底?

薛龍955


這個問題讓老師覺著有些尷尬了!優秀的老師不一定是優秀的家長,老師最大的成功應該是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別人孩子教育的雙豐收。然而,現實中,卻很少有兩全的結果。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怪現象:老師工作越優秀,自己的孩子教育的越不好。

比如,曾經有一個特級教師的孩子,寫了很多教育著作,結果孩子因為在學校裡打老師被勸退了,不僅學習不好,品質也讓人擔憂。

為什麼優秀的老師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如果連自己的子女都教育不好,能不能教育好別人的孩子?

一、優秀教師為什麼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都說老師的孩子不好教。其實,教師是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2017年澎湃新聞曾經對40多名省級高考狀元進行過問卷調查,其中父母職業為老師的有6人,雖然不是最多,但是也佔據很大比重,這說明老師是由能力較好自己孩子的。

但是,現實中,老師的孩子優秀的並不多,越是好學校,優秀的越少,這是為什麼?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1、認真工作耽誤孩子的教育!

好學校的老師,心思和精力是放在工作上,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缺少陪伴的孩子,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和方法,從小學、初中就開始落下了,到高中,家長能幫上時可能就來不及了,

我們周圍一些生源差的學校,老師的孩子反而成績很好,就是因為這些老師在自己孩子身上用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另外,從上表中也可以看出,母親是老師狀元人數明顯多於父親,這是因為父親當老師,一般都是班主任,他們是沒有多少時間管孩子的。而母親則不一樣,他們不帶班主任,有時間陪伴孩子,也有教育教學經驗,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好學生教的太多影響了自己的判斷!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些優秀的老師,常年接觸優秀的孩子,會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他們對別人的孩子比對自己孩子更有耐心,往往是有意無意的打擊自己的孩子,不會誇自己的孩子,從而使孩子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自己孩子教育不好的老師,能不能成為優秀老師?

我覺著這並不矛盾,前面分析了,優秀老師不是沒有能力和經驗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缺少時間和陪伴,他們往往是對別人的孩子的瞭解多於對自己孩子的瞭解,他們有豐富的教育和教學經驗,這隻有很優秀的學生才能發生反應。

如果別人給你輸送的是成績差的學生,即便是優秀教師,也無能為力,即便面對的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自己的孩子教不好,不影響把別人家的孩子教好,不影響自己成為優秀的教師。

現實中,自己孩子教不好的優秀教師還真不少,你遇到過嗎?成為教師子女,尤其是優秀的教師子女,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你覺著呢?


贏在高三


我覺得提問者說反了,現如今,教師的孩子越來越棒,特別是英語老師的孩子,英語水平甩同學幾條街,普通人家的孩子拼命學也趕不上人家的步伐。我們這裡有很多孩子四年級英語剛剛過ket,人家孩子早就過了pet。我們準備考pet,人家孩子過了fce,正在考三一口語七級或八級。還有數學老師的孩子就更棒了!每年打盃賽、打聯賽,都是一等獎或二等獎,誰也追不上,語數英都很拔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剛剛五六年級就有好中學偷偷發函被點招,教師的孩子大部分都去了好初中。這才是大城市教師子女學習的真相。

提問者說老師的孩子學習反而差,別自欺欺人了,個別案例代表不了整體。不信可以上網查查,教師的孩子,公務員的孩子,領導的孩子,醫生的孩子,科研人員的孩子都是高考的佼佼者。你提到的有些優秀教師的孩子學習反而墊底太片面了,問問初中高中的家長就知道了,老師的子女學習有多厲害。

也可能您身邊老師的孩子有差生,說明不了什麼,屬於個別現象。


西里大姨666


我認識一位小學中高層管理,屬於典型的“教而優則仕”的代表。這位老師的情況就如同題主所說的這樣,孩子初中畢業普通高中都沒考上。而我還有一個朋友,是非常優秀的教師,在市裡的教學成績基本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可是自己孩子最後考大學僅僅上了一個大專……

這樣的例子現實中真的有,但是我認為這很正常!

比如很多理工科畢業的技術人員,外面能夠解決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但是盡然教不了上小學的孩子;兒科大夫再怎麼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也不能保證孩子不生病……

比如“醫不自醫”;開導別人頭頭是道但是事關自己的時候就不能自以了;看別人家的孩子渾身都是優點,看自己的就恨不得塞回去重新加工……

還有一種原因也是我上面說的第一位朋友自己說的;可能是因為把所有的精力、耐心都用在了學生們的身上,回到家之後對待自己孩子沒有了精力更沒有了耐心,有的往往是指責……

當然了,雖然有這樣的案例存在,但是同樣的,我也認識一些教師,他們的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絕對屬於典型的學霸!

教育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取決於父母的文化水平,水平高自然有水平好的好處,但是這不是絕對的、唯一的條件。“寒門固然難再出貴子”,但是依舊再出不是嗎?這個問題的本身就已經說明了,父母的文化程度雖然有助於孩子的教育,但是真的不是說你有文化就一定能夠教好自己孩子!

至於題主說的教不好自己孩子能教好別人孩子的問題我認為沒有必要擔心———過往成績已經說明太多問題了!這還需要說太多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結合我上學一路接觸的老師、畢業後接觸的同事老師,問題中描述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但在所有老師中佔比例真的是很小。有這種狀況的的老師可能原因也不盡相同。要說共同點,那就是對孩子的關愛程度與付出不夠。

上初中時,有一個教我語文的女老師,中師畢業,人長得美,而且溫柔又有氣質,教學很好,屬於公認的優秀老師,她的老公在一廠裡上班(臨時工)),人長得很帥,脾氣很好。他們的兒子也長得很可愛,可是有一點兒,不喜歡學習。



上初中時,生物老師說孩子有一個愛好——喜歡養小動物如蚯蚓、蛇、壁虎啦。孩子媽說,孩子真的從小就喜歡小動物,那些別人看起來很瘮得慌的小動物,他卻喜歡擺弄。我想當時如果有人帶領他來研究小動物,也許這孩子還是一個奇才呢!可是,當時大家對他是一概封殺——不務正業,我覺得孩子肯定會受打擊,但那時(90年代初)沒有人會在乎一個小孩子的感受的。那時剛畢業的我記得那孩子並不愛說話,任課老師說他課堂上聽課不很專心,接受能力也不很強,成績自然不好,在班裡是倒著數。我想甚至很多時間可能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吧。



雖然那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後來去了一地級市工作,據說還幹得不錯呢,我很是為自己的老師高興,孩子有出息,孩子媽肯定跟著高興唄!

後來我遇到一個年年被學校表彰,各級榮譽證書一大抱的男老師,這位男老師可不簡單,不管多差的班級到了他的手裡,很快就會有很大的轉變,甚至會使班級成績從倒一進入正一,牛吧?每次的學校表彰大會上都能聽到他鏗鏘有力的“演講”,真的很難想象這樣優秀的老師,他的兒子竟然不愛學習。

據別的老師說,他整天靠在學校裡,哪有空管兒子?後來,我曾經和他在一個辦公室辦公,和他談起他的兒子,那時他兒子已上高中,他笑著說:“唉,那孩子,不聽話。高三啦,爺爺奶奶給他的壓歲錢他還買股票。”我跟他開玩笑說:“孩子比他爸強啊!”因為我知道這位老師不懂股票。和他交談,我還了解到他農村的父母身體不好,長年吃藥,住院是常態,一個姐姐在農村,日子也比較拮据,所以父母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他,他除了在學校裡上課,週末還要為學生輔導,整天忙於服務他人的這位老師真的不能顧上自己的孩子。這也是他家孩子學習不好的重要原因吧。後來,孩子上了專科學校。我衷心希望他的孩子能夠理解爸爸的難處,然後自己有好的發展前程。

總之,優秀老師是因為所教學生成績優秀而成就了自己的優秀,而學生是別人家的孩子,人家的家長時刻在為自己的孩子付出,大多優秀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優秀家長的有力支持,(當然,這不是說優秀老師的付出不重要,甚至在起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的優秀在一定程度上會讓老師的工作錦上添花,而“優秀”老師的孩子成績不好自然與其父母的付出不到位關係密切。記得有人說過:“把別人家孩子教好的老師不算本事,把自己的孩子教好才是能耐。”雖然這話可能有點兒偏頗,但作為家長,首先還是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做人和學習兩手都要抓),老師更不例外吧?



最後,祝福所有優秀的老師都是優秀的家長,優秀的家長都能為學校輸送優秀的學生。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優秀的自己!


學習永遠在路上


首先,必須說明,是極其少數的優秀教師。大部分老師還是非常會教育孩子的。

但是,我們也見過一個孩子,叫他小劉吧。屬於父母是老師,自己特別差的例子。我也分析過這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


首先,學齡前被父母冷落,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小劉的父母,老劉和愛人老張,都是高中老師,壓力很大,工作任務重,倆人都被教學任務壓的緊緊的。自從小劉出生,就被他們送到了老家,讓爺爺奶奶帶。

爺爺奶奶對孫子特寵愛,也非常認真地帶孩子,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了五六年。這五六年裡,老劉老張保持著一個月看望孩子一次。而且看著孩子生活的不錯,還很安心。

這就是說,孩子在學前基本沒有接受什麼教育啟蒙

上學後,孩子的各種毛病開始凸顯。

坐不下去,聽不下去,孩子的老師也感覺不可思議,各種習慣都差的離譜

老師找父母來談,他父母也感覺不好意思,但是問題來了


因為工作太忙,他們自始至終沒能拿出一大段時間來管理孩子。

他們多忙呢?每天早晨六點半就到學校,晚上十點半才回家。因為有住校生,他們都是班主任,還需要去查寢。

不是因為孩子智商差,也不是因為孩子多麼難管,而且從頭到尾,他們留給自己孩子的時間太少了太少了


Longsuixinyuan


1、在我周圍,教師在學生時代成績優秀者,他們的子女大多數成績也優秀。所謂的優秀教師、高級教師,有一些人在學生時代學習成績並不撥尖,頭腦反應也不是很靈敏。後來在教書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學生身上,中小學幼兒園的知識難度,創新思想的要求也不高,在應試教育下完全可以教好學生。但對自己的子女,可能遺傳基因的反應,其子女在學業上與他們在學生時代一樣平庸,儘管他們對其子女要求也嚴。說明人的智力是有遺傳性的。尖端的學術是需要天賦的。因為日常的生活學習需要的是熱情、投入、認真,一件事重複幾回絕大多數人也會熟練。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不代表他們智力好,只能說明他們工作成績而已。

2、社會上有許多文化程度不高之人,其子女讀書很厲害。文化不高不能說他們天智不高,只是因歷史的或環境的或性格的原因而沒有接受好的教育。但子女一旦放於一定環境便表現優秀。我歡察了許多發展好的學生,其家長都較聰明,家長若讀過書,頭腦反應也較好,接受能力較強。

3、總之,高級職稱教師+高級職稱教師不等於優秀的子女。

好智力+好心理+好環境+好品質一般產生優勢學生。


XA123


既然是“有些”,那就不能代表全部。其實,大部分的教師子女成績都蠻不錯的。那麼,為何“有些優秀教師子女成績會墊底呢?”

首先,問題出在“優秀”二字上。

據題主描述,這兩位做爸爸媽媽的,都是高級教師,還都是重點班的班主任,且教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

這樣,問題就來了。他們正是因為把時間、經歷都放到了班級,放到了“別人家的孩子”身上。他們反而忽略了對自家孩子的教育。正是對自家孩子的忽視,才會導致這樣一個令人遺憾的結果。

我自己也是一位高級教師,我也曾經因工作太忙,對自己的孩子關心太少。孩子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般。老師反映,孩子蠻聰明,就是調皮。讓我管一管,老婆也讓我管。可是,我早上5點多就起床了,晚上6點才回來。說實在的,忙了一天,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家。實在沒有精力再去教自家孩子。即使教育,也缺少耐心!

直到上了初中,初一年級我把他放到別人的班級。我服從學校安排,繼續帶畢業班。可是,初一結束,孩子排名年級120多名,全年級也就200人。最尷尬的是,他的語文還特別爛!這時候,一位老教師對我說:“你得關心一下自家孩子了,不管你教書多牛逼,你自家孩子不能不管!哪怕你如此奉獻,將來別人也會說你,連自家孩子都教不好,有什麼了不起!”

真是一語警醒夢中人!於是我將孩子放入自己班級,晚上回家也陪伴他做完作業,陪他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給他鼓勵!漸漸的孩子成績上來了,初二結束,上升到年級60位。初三一學期過後,上升到年級前十。最後以高分考取省重點高中!最讓我高興的是,他中考語文是重點班第一名!數學是全校第一名!

我為自己、自己的孩子慶幸,也為題中的這位教師夫婦惋惜。惋惜他們因工作而誤了自己的孩子!


姑蘇講堂


能教好別人家的孩子,自家孩子卻不能象別人家孩子一樣優秀,這正是優秀教師個人的悲劇。

題主所說的連自家孩子都教不好,怎麼能教育好別人家的孩子,是典型的只看結果不論過程的膚淺見識。

優秀教師一心放在工作上,時間都花在了學生身上,教育教學成效卓越,故而成就了他們優秀教師的地位。他們有深恩於學生,卻因為工作寡恩於自家孩子,他們不欠學生分毫,卻獨欠自家孩子應有的公道。

當社會將教育中的一些問題都歸咎於教師時,我們的教師仍然在負辱前行,為國家培養出急需的人才。誰能否認當前我國科技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裡面沒有教師群體的一份辛勞?

作為一名教師,經我的手培養出來的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每年正月的師生聚會,我在為他們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高興的同時,也為欠自家孩子太多而揪心不已。那時那刻誰能想到我們的笑臉背後包藏了多少的心酸?



一個教育一線的小人物


我說一點胡話,純粹是胡思亂想,大家不要罵我哈。教師的子女為什麼很多不優秀?我覺得和教師的勞心費力有關,導致教師平均壽命59歲多一點。先看中年教師,也就是四十左右的,孩子處於初高中的關鍵時期。這些教師大多數都是亞健康狀態,頸椎病咽炎心臟病等發病率極高。中醫說說話傷氣,話說多了導致氣虛。教師累了一天回到家,半死不活的話都懶得說,根本沒有精力教育自己的子女。 再說說年輕教師, 教師大學畢業後都二十大幾歲了,結婚生子大都在三十歲左右,這時候年紀已經偏大了,是不是不利於優生優育。再加上前些年教師發不起工資,找的對象大都是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下崗工人原諒我的無理哈),日子過得非常困苦。這種夫妻搭配和生存環境似乎不利於培養優秀的孩子吧。不知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十個男教師中有七八個生的是女娃,而且還有不少男教師是不育患者。這種現象是不是因為上述的原因。


虹耀86128386


首先老師是是哪科老師很重要,這涉及的問題很多,很複雜,簡單來說,比如父母是物理,生物,老師,就會造成小孩頻繁接觸這類帶有某種性質的信息,在父母沒有持續灌輸自己的觀念下(簡單來說就是父母管得少),就會帶偏小孩大腦發展方向,我看過一個紀錄片,《狼孩》,這其實說明了後天教育、跟生存環境會根本性的影響一個人,怎麼說呢!孩子的大腦一邊在進行建造比如物理學思維的準備工作,一邊在學習其他科,不僅負擔很大,還會擾亂本來的腦部建設工程計劃,相當於一心幾用,在中國當下的教育環境下很可能造成丟了西瓜(頂級科學人才)撿芝麻(優秀人才),而且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很可能最後兩樣思維方式都沒有完成(一般情況人類發育有一個年齡段),當然這只是關於生理方面的問題,其他方面的問題我也沒研究過,還有各位能不能評論幾句,你們這樣默不作聲,我感到很迷惑╮(╯▽╰)╭,我哪裡不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