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重要一“橫” 灣區城市串珠成鏈

<table> 重要一“橫” 灣區城市串珠成鏈

南沙大橋穿過海鷗島,連接廣州與東莞。 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石磊 攝

/<table>

寬闊的珠江口,兩座氣勢恢宏的橋樑跨越大沙水道、坭洲水道,勾勒出一道美麗的弧線——這便是備受關注的南沙大橋(即虎門二橋項目)。

南沙大橋全長12.89公里,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沙大橋通車後,從番禺到東莞的車程將縮短30分鐘。這座“珠江長虹”,將依傍在南中國海的城市群“串珠成鏈”,對加強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東西兩岸聯繫,強化南沙新區聯接珠江東西兩岸城市群的樞紐地位,緩解現有虎門大橋交通量將起到重要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正式通車的南沙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閉環中的重要一“橫”,與已通車的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一同架起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主心骨”。

●南方日報記者 袁佩如 李赫

破解珠江口兩岸交通困局

1997年香港迴歸前夕,珠江口首個跨江通道——虎門大橋正式通車。飛架珠江口,東起虎門威遠,西接南沙自貿片區,虎門大橋成為貫穿深圳、珠海、港澳的交通咽喉。它的建成對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和珠江三角洲的騰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正是由於虎門大橋如此重要,使它成為廣深莞及周邊地區通行的首選路道。商務往來、家庭通行、貨物速運,各大交通需求如重擔壓在虎門大橋身上,縱然以虎門大橋的龐大體量也難以承受。

從通車之初的1.84萬車次到如今16.9萬車次,“身負重任”的虎門大橋長期擁堵,南沙大橋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中橫空出世,成為解決虎門大橋交通困局的破局之路。

南沙大橋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起於廣州南沙,止於東莞沙田,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

一座尚在建設中的大橋,何以成為解決虎門大橋交通困局的破局之道?原因有二,一是位置,二是體量。

縱觀兩橋,位置均是深謀遠慮之後的上上之選。虎門大橋橫跨汪洋天塹,連接南沙自貿片區與深莞兩大粵中經濟大城,經濟連通繁榮共振,位置之優越有目共睹。

南沙大橋距離下游的虎門大橋只有10公里,由於地理位置相近,同樣連通廣深莞三城,加之南環、廣深沿江兩大高速要道傾力相助,南沙大橋的位置之卓絕不言而喻。

與虎門大橋相比,南沙大橋設計為雙向8車道,設計日均標準車流量10萬車次,將大大提升來往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交通量。

雄踞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

過去幾十年,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只有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於去年正式通車。如果說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打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任督二脈”,那麼建設“超級工程”南沙大橋則為世界級城市群打開了新的空間。

連接南沙、番禺和東莞沙田的南沙大橋,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雄踞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的核心圈層。從項目所處位置看,南沙大橋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上游距珠江黃埔大橋約20公里,下游距虎門大橋約10公里,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廣州市和東莞市的重要過江通道。南沙大橋的東湧、海鷗島、沙田3處互通立交,先後與京珠高速公路廣珠段、廣州地鐵四號線、海鷗公路(S296)、港口大道、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相交,滿足沿線交通轉換需求。

“未來,南沙將實現與廣州市中心城區和周邊城市的快速連接,構建覆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半小時交通圈,縮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方便市民便捷出行,從而推動南沙由地理幾何中心向區域交通中心的轉變。”南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珠江口的東岸,也因南沙大橋通車迎來新的機遇。從南沙大橋東莞段下來,接高速公路15分鐘即可抵達東莞濱海灣新區核心區,不到30分鐘即可抵達深圳大空港新城。這進一步拉近了分屬於廣州、東莞、深圳三大城市的南沙自貿片區、濱海灣新區、空港新城等重點片區的距離。

因交通不便,以往珠江東西兩岸的互動較少,隨著南沙大橋、深中通道等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推進,珠江西岸地區都在爭相與東岸城市進行對接。

“隨著珠江東西兩岸通道容量的加大,廣州番禺、南沙及佛山、肇慶和深圳的聯繫又多了一條通道,這些地區往來深圳的時間成本被縮短。由此帶來的虎門大橋通行量的釋放,又密切了珠江西岸中山、珠海等地與深圳的聯繫”,專家指出,廣州是門戶城市、深圳是經濟中心,南沙大橋的開通將使得深圳對珠江西岸經濟帶動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廣深對珠三角的覆蓋更加全面。

助力打造灣區優質生活圈

路通財通,南沙大橋的通車對於灣區優質生活圈的打造也有重要意義。

南沙大橋就在東莞沙田起步,南沙大橋兩座超千米級的大橋,都有一頭“站立”在海鷗島上。海鷗島風景優美,又臨近蓮花山風景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能更直接觀察到的改變或許就是這個34.61平方公里的海鷗島。

過去,從東莞沙田去隔著獅子洋相望的廣州番禺海鷗島,坐船直接過去,最多不超過20分鐘。選擇開車則要繞一個大圈,多跑近70公里路,多花1個多小時。

目前,海鷗島僅有北端的海鷗大橋飛架蓮花山水道與島外連接相通。南沙大橋在海鷗島設有互通立交,建成通車後去往海鷗島將極為便利,海鷗島將真正成為廣州的後花園,成為郊區重要的休閒旅遊區。

而從東莞沙田、虎門、厚街等地去往蓮花山景區甚至廣州長隆旅遊,都可以經由南沙大橋海鷗島互通立交,也會便利不少。

另一端,虎門大橋造就了虎門這個“天下第一鎮”,如今,南沙大橋讓東莞沙田迎來了騰飛的機遇。對於沙田而言,南沙大橋的意義不僅在於它將緩解虎門大橋的交通壓力,更為重要的是,它將成為進一步強化鎮港與南沙自貿片區、加快嵌入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圈的重要通道。能夠進一步加強打造港口城市所需要的人氣及多元化城市經濟資源,對於沙田鎮港的加快轉型升級,走向現代港口城鎮帶來更多機遇。

去年,沙田鎮一舉簽下了思貝克科技港灣新城項目、梅塞爾格里斯海姆(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氣體項目、密爾克衛東莞化工交易中心項目,3個項目總投資額達607.4億元,每年將帶來數百億元營收。

數說

●南沙大橋設計為雙向8車道,設計日均標準車流量10萬車次

●從所處位置看,南沙大橋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上游距珠江黃埔大橋約20公里,下游距虎門大橋約10公里,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廣州市和東莞市的重要過江通道

●從南沙大橋東莞段下來,接高速公路15分鐘即可抵達東莞濱海灣新區核心區,不到30分鐘即可抵達深圳大空港新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